第十三章 变态杀人狂魔(第3/3页)

随着时间的流逝,折腾死尸已经不能满足吉恩内心中病态的欲望,他开始转移自己的目标,就在这时,他开始频繁光顾霍根酒馆。霍根酒馆是当地的一家小酒馆,很多打猎归来的人都喜欢到这儿喝上一杯,用酒精放松一下自己的身体。霍根酒馆的老板娘叫玛丽·霍根,她性格放荡,她粗俗的言语正好符合这些猎人的口味,猎人们还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作“血腥玛丽”。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吉恩之所以会选择玛丽,完全是因为玛丽粗鲁的言行,当他看到玛丽的时候,他应该想起了自己母亲奇怪又黑暗的某种形象,这种相似的感觉驱使吉恩将她杀死,并将她的尸体带回农场,让她永远待在那里陪伴自己。

1954年12月8日下午,一位卡车司机来到霍根酒馆,他想给自己的女儿买一支冰激凌,但酒馆内的情况让他感到恐惧。酒馆内的地板上有大片大片的血迹,桌椅板凳散落得到处都是,地板上还散落着很多钱币,而玛丽却不见了。这名司机赶紧报了案,但由于当时警方侦破凶案的手段十分有限,玛丽本人又消失不见了,警方根本无从下手,所以这起案子就被归为悬案。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吉恩其实是想让玛丽变成自己家庭里的一员,而杀死她就是他将“新娘”带回家的方式。在吉恩看来,只有不会说话也不会逃跑的尸体才能永远地陪伴着他,而他也不用费尽心思和尸体交流,因为他并不善于沟通。

1958年1月6日,警方以吉恩谋杀柏妮丝·沃顿将其告上法庭,但为吉恩进行精神诊断的医生认为吉恩患有精神分裂症。吉恩经常将自己幻想成上帝的使者,他认为自己拥有一种能够将死尸复活的能力。吉恩还会用非常平淡的语气说起一些极其恐怖的事情,这种变态的行为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吉恩变成现在这副样子,主要是受到他母亲的影响,一方面,吉恩是想让母亲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但另一方面,吉恩又有着亵渎尸体的罪恶念头,也正是这两种想法的糅合才使得吉恩做出了杀死女人并亵渎死者尸体的行为。

在举行听证会的那一天,记者伦纳德就坐在艾德·吉恩身边,当时吉恩表现得非常恐惧、紧张,他的样子完全就是一个病态的“小男人”。吉恩曾与伦纳德交流,他多次询问伦纳德法庭会怎么处置他,在听证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吉恩甚至一把抓住了伦纳德的手,就好像伦纳德是陪伴他的母亲一样,伦纳德还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吉恩正在颤抖。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吉恩的种种表现都证实了他们的猜测,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吉恩是不具备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当天下午,法官宣布艾德·吉恩在法律意义上是无辜的,他不符合接受审判的条件,吉恩将会被送到美国专门收纳患有精神疾病的罪犯的地方,他将在那里接受关押及治疗。

1958年3月30日,平原镇将举行一场拍卖会,这次拍卖会进行竞拍的商品就是艾德·吉恩的房子和农场,但就在竞拍当天的早上,吉恩家被一把大火付之一炬,所有“有意思”的事物都消失了。平原镇的居民们很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将尘埃落定,他们再也不用面对吉恩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了。

在精神病院,吉恩表现得很正常,他很安静,并不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但每当满月的时候,他就会谈论女人以及他想对女人做的事情。在谈论的时候,吉恩的眼睛里还会闪现出一种奇怪的光芒,但满月的时间一旦过去,吉恩就会再次恢复正常。

1968年,医生认为吉恩已经具备了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在经过为期9天的审判以后,法庭宣判吉恩有罪,62岁的吉恩将在精神病院接受关押,直至死亡。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陪伴吉恩的只有幻想、孤独和精神疾病,这造就了他奇特的精神状态,他也因此跨越了道德底线,成为一名杀人凶手。1984年6月26日,艾德·吉恩死于呼吸衰竭,终年77岁。

【背景知识】

天生邪恶?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研究发现,很多杀手在孩童时代都被暴力因素所影响着,在那个时候,暴力已经成为他们的选择。这些杀手在孩童时代,都会表现出欺凌比他们更小的孩子或者攻击、杀死小动物的行为,有些还会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情绪,比如频繁爆发的愤怒。纵火、尿床和伤害小动物是犯罪的最初形式,很多杀手在幼年的时候就会通过这些行为来获得他人或者社会的关注。

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莱肯认为,在所有的犯罪者中,仅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天生具备反社会特质的,大部分的违法犯罪者,尤其是青少年违法犯罪者大都是在模仿年长亲属的行为或者受到其他成年人影响才犯罪的,有些青少年犯罪者则是因为将自我克制视为缺点,才最终导致了犯罪行为的出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具备反社会行为的犯罪者,在幼年的时候都会具有非同寻常的无惧、无畏等情绪,并且这些人的自我控制能力非常差。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其实与父母管教不良或者过于严苛、长期虐待孩子、忽视孩子的感受等种种行为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