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获鸟之绊(第4/7页)

通过和老人的谈话,我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老人对岳悦腹中的孩子有多么深的期待,从她的眼神里就能看出来,她盼着这个孩子出生已经等了好久了。我难以想象,在岳悦怀胎十个月还没生产之后的这六个月老人是如何熬过来的。

老人和我聊了一会儿,就进里屋去看望岳悦了。王伟搀扶母亲进屋后又很快返回了。

“不好意思,我母亲缠着你讲了这么多有的没的。”王伟有些抱歉地说。

“没关系……对了,她老人家看起来身体还不错,挺硬朗的。”

“我母亲很早前就独自一个人带着我过日子,种地打鱼,什么活都干过。所以身体比你们城里的老太太要硬朗很多,不过最近几年明显衰老了很多,耳朵也不太好使了。”王伟有些落寞地说。

就这样,终于打破僵局的我和王伟聊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李明和林芸出来了,告诉王伟他妻子一切正常,不过根据检查,现在岳悦的身体状况似乎有一些要分娩迹象,所以这段时间让他多留心,一有特殊情况就马上来通知他。王伟满口答应,然后万分感谢的给我们送到门口,王伟的母亲也跟着送到门口,李明示意他们不用远送了,但是他们还是送出了我们很远,才转身回家。

我望着渐渐远去的王伟和他母亲的背影,脑海里突然划过一道闪电,一个念头浮现出来。这可能是岳悦怀孕十四个月的真相,于是我边走边对李明和林芸说出了我的想法:

“岳悦因为和王伟一直没有孩子,所以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后来岳悦终于怀孕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缓解了很多。我想这对王伟的母亲来说也是件天大的喜事,不只是儿子他们两口子关系和好了,而且还有了传宗接代的香火。岳悦就这样一直怀孕了几个月,我想应该是五、六个月吧,这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意外,可能是不小心摔倒了之类的,孩子意外流产了……”说到这里,我注意到李明似乎想要说什么,但是欲言又止,我等了一会儿,不见他开口,于是接着说道,“岳悦和王伟虽然心情很难受,但是他们除了自己之外,还将面临更严峻的问题,就是如何向母亲告知这件事,王伟的母亲年纪很大了,本来以为很快就要抱上孙子或则孙女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可能会让她接受不了,伤心难过是次要的,如果因此引发了脑溢血之类的老年病,那可就不得了了。因此,王伟和岳悦经过商量,决定隐瞒孩子流产这件事,平时在老人面前继续假装还在怀孕,然后找个合适的机会再把这件事情告之老人。就这样,他们隐瞒了一段时间,可能是一两个月吧,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把孩子流产的事情告诉母亲,就在他们焦急万分的时候,他们惊喜地发现,岳悦再次怀孕了,这可真是天赐的良机啊,这下他们终于不用再继续伪装下去了,也不用担心不知该如何告之老人孩子流产这件事。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好好养胎,顺顺利利地把孩子生下来。”

“哦,原来如此,我怎么没想到啊。”听完我的推理,林芸兴奋的重重拍了我后背一下,“这样他们两口子就不用再继续隐瞒或则欺骗老人了,虽然在外人看来孩子是怀孕了十四个月还没生产,但是早晚孩子会有出生的那天,只要孩子出生后平安无事,健康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慢慢就会把这个小插曲忘怀。”

“你的推理理论上是没错了……”李明也对我的推论表示赞同,但是他突然话锋一转,“不过……”

“不过什么?”我很诧异地问道。

“这件事刚才我就想和你说了,但是看你讲得那么起劲,我就没有开口。其实……”

李明说到这,看了我一眼,“怀孕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虽然理论上,女性在流产后的下一个排卵期就有再次怀孕的可能。但是一般女性在流产后,因为身体虚弱,起码需要静养至少一两个月。而且在这期间,夫妻也是不能同房的,因此我觉得你说的岳悦流产后马上又怀孕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这一年多里,我每个月都会来帮岳悦检查至少一次,每次我都清楚地听到了胎动,再有就是隆起的肚子也确实是真的,完全看不出有流产的迹象。”

“啊……”听了李明的话让我大吃一惊,本来以为我这个推理已经是天衣无缝了,但是没想到却从一开始的根基就崩塌了。

就这样,我这场糟糕的推理秀就这样谢幕了。

[五]

下午李明又出诊去了,林芸百无聊赖地用李明的电脑玩着‘连连看’,我也觉得很无聊,唯一的电脑又被林芸霸占了,早知道我就带几本书来好了。

想到这,我决定去岛上转转,看看有没有书店或报亭之类的,买几本小说或杂志消磨下时间也好,于是我简单收拾下就出了门。

昨天李明曾告诉过我,出了诊所沿着大路一直走就是集市,也就是岛上的商业中心。我走了大概五分钟左右,就来到了集市,这个所谓的‘商业中心’不过是一条不足百米的马路两边分布了几家商店,饭店,杂货店以及一些卖蔬菜和水果的摊床。

我向一个卖水果的摊主打听这里是否有书店或报摊,岛上的居民彼此之间似乎都认识,所以对方看到我这个生面孔时感到很诧异。我连忙说我是李明的朋友,这次是特地来看他的。

这一招果然见效,看来李明的威望在这里还真不是盖的,听完我的介绍,摊主立刻好像俨然和我认识多年的老友一般拉住我,非要请我吃苹果,我连忙谢绝了,然后继续向对方询问这里是否有书店之类的地方。

“书店?”听到这个词,摊主挠了挠脑袋,似乎在努力搜索自己的大脑数据库。

“报亭也可以……”我连忙补充句。

“哦,就是卖杂志的地方吧……”摊主终于从大脑的数据库里找到了合适的答案,说着伸手指向身后不远处的一个地方。

我顺着他指示的方向望去,那是夹杂在一家饭店和一家商店中间的一个不起眼的门脸,上面有一个简陋的牌子“小唐音像社”。

我走进这家音像社才发现,这里就是早年很常见的那种出租录像带和VCD的小店,如今在大城市已经濒临绝种了。但是这个岛因为地处偏僻,电视信号不好,又没什么娱乐设施,所以这种小店在这里应该还是很受欢迎的。我简单打量了下四周,墙边的架子上摆满了供出租的录像带和VCD,靠近门口有一张桌子,上面放了几本杂志,似乎是对外出售的。

我走近放着杂志的桌子,发现上面摆的并不是我想像中的期刊,而是一些封面很黄很暴力的杂志,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民工文学。说实话,对于这类的杂志我并不是很反感,因为在我刚从事写作的头几年里,为了糊口我也曾一度写过很多这种题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