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棺木囚车(第3/3页)

硃安世知道马车跑不快,很快将被追到,绕过一段弯路后,用力抽动辔绳,让马跑得更快,随即弃了辔绳,回身到木笼后面,抱起驩儿,说声“小心”,纵身一跃,跳下马车,滚进路边草丛。这里一带都是一丈多高的陡斜江岸,根本无法停住,两人径直滚向江中,紧急之中,硃安世腾出左手,迅疾抓住一把野草,才止住落势。大半个身子已经泡在水中,江水湍急,身子随即被冲斜。

秋草已经枯黄,承受不住两人重量,硃安世忙将驩儿托起来:“抓紧草根!”驩儿忙伸手死死攥紧两把野草,硃安世这才腾出手,换了两丛草抓紧,两人紧紧贴在陡坡上。

这时,三个刺客已经追了过来,马不停蹄,疾奔而过。很快,校尉率士卒也紧随而至。等追兵全都奔过后,硃安世才小声说:“爬上去。”

两人爬到坡顶,硃安世从囚衣上撕下几条布带,栓作一条绳子,让驩儿趴到自己背上,用布绳紧紧捆好,这才又溜下陡坡,探到水中,伸臂蹬脚,向对岸游去。

江水湍急,他手脚都被铁链铐着,腿臂不能大张,使不上太多力气,加上铁链及驩儿的重量,游得越发吃力,根本无法抵抗水流,不断被冲向下游,只能拼力划水,斜斜向对岸一点点挪近。手臂渐渐酸软,几次沉下水去,险些被江水吞没,驩儿也被水呛得不住剧咳。他咬紧牙关,拼死挺住,才终于游到对岸。趴到岸上时,筋疲力尽,瘫在石板上动弹不得。

没过多久,斜对岸隐隐传来马蹄声和呼叫声,看来追兵已经追到了囚车,发现硃安世半路跳车,又沿路找了回来。

硃安世不敢逗留,喘息片刻,强挣着爬起来。他一动,手脚上的铁链便哐啷作响,幸好响声不大,他轻手解开布绳,放下驩儿,将布绳一头系在脚链中央,一头用手提着,避免铁链碰地,这才伸手牵着驩儿向山上爬去。

爬了一阵,马蹄声已经来到了正对岸,回头一望,几根火把在岸边晃动。这时夜静山空,对岸的话语听得异常清楚:“这一路都没有山洞、树丛,那贼人没地方可躲,这边峭壁又陡,也爬不上去。”

“他一定是跳进江水里了,难道游到对岸去了?”

“江水这么急,他就是手脚没被锁,也难游过去。”

“那他能去哪里?”

“该不是被江水冲走,淹死了?”

“休要罗嗦,仔细查找!”

士卒们不再说话,火把慢慢向南边移动,只听见马蹄声和兵刃撞击石头的声音。

硃安世松了口气,牵着驩儿继续登山。山势越来越陡,不但驩儿越走越慢,硃安世也气喘吁吁。一夜走走停停,天快亮时,才终于爬到山顶。硃安世怕对岸看见,牵着驩儿向山里又赶了一段,找了处茂密草丛,这才一起躺倒。

虽然夜寒露重,两人疲乏已极,很快呼呼睡着。

  1. 梓潼: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广汉郡,辖13县。治所设在梓潼(今四川梓潼县)。
  2. 赭衣:囚衣,用赤土染成赭(zhě)色(红褐色),无领,不缝边,以区别于常服。
  3. 钳钛:秦汉时期拘押重罪犯用铁质刑具。钳是颈部铁圈,钛是脚镣。
  4. 丝锯:据《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安家瑶),商、周时期玉石加工已采用了青铜制作的丝锯工具。另据考古发现,战国铁器盛行,玉器加工已使用铁丝丝锯,战国到汉代的一些玉器上能够看见锯料时留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