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2(第2/3页)

我咬着嘴唇,心里很清楚这回事。高三二班的一个女生问我由希子送没送过我什么礼物,我随口回答圣诞节收到过一条围巾。因为那时我忽然意识到,既然我们交往了一年多,要是连件像样的礼物都没有交换过,未免太不自然。但这个回答确实太草率了。我理应想到这事会传开。而这个冬天我戴的围巾并非由希子所送。

见我不语,绯絽子慢慢向前走去。“算了,不追究这种事了。我先走了。”

“等一下!”我喊住她。

“还有什么事?”她回过头来。

踌躇片刻,我开口道:“由希子是被我连累的。”

“什么意思?”

“那个时候我破罐子破摔,等到冷静下来,由希子已经躺在我身边了。事情就是这样。”

“哦……”绯絽子微微歪了歪头,“看来由希子是喜欢你的呀。”

“可能吧。”

“原来是这样啊,果然和我猜想的一致,这样我就全明白了。”说完,绯絽子紧紧盯着我的眼睛深处,“你为什么要和我说这些?”

“关于围巾的事,”我说,“麻烦你不要多嘴。”

“你觉得我会那么做吗?”

“我不知道,所以现在才拜托你。今后别再提那件事了。”

“我不会跟任何人讲的。”绯絽子快速转过身,正打算迈开步子,又扭过头来,“不知道你打算去哪儿,但如果你不是直接回家,我建议你还是小心为妙。如今虽没有先前那么严格,老师们的监视也没有完全撤掉。”

“会当心的。”我做出投降状。

我边走边意识到心里已踏实不少。说到底,我还是希望绯絽子能够明白,我并非对由希子动了真情。这么想着,一股自我厌恶的情绪又向胸口涌来。

到达篠田指定的咖啡馆比约定时间提早了五分钟,但那小子已坐在角落的一张桌子旁。说不定他倒是个一板一眼的男人。

“你说媒体已经有所察觉,此话当真?”落座后点了一杯咖啡,我直入主题。

“我也是道听途说的。”篠田说,“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察觉的,据说有杂志社打电话到学校,问能不能告知详细情况。当然了,校方只是装疯卖傻。”

既然学校内部已掀起如此轩然大波,经学生之口走漏消息也没什么不可思议,甚至可以说理所当然。

“这件事你是听谁说的?”

“我去教员室的时候,教导主任他们正在小声谈论,不过还是传到我耳朵里几句。”“哦?然后呢?”

“然后……”篠田从书包中取出香烟,用一次性打火机点燃,深吸了一口。“来一根?”他向我劝道。

“不,我就不必了。”

“别客气嘛。”

“不是客气,我不会。给我讲讲之后的事吧。”

“嗯……”篠田把烟盒放回桌上,“媒体呢……因为媒体有所察觉,老师们也焦虑不安。要是被曝光了,再手忙脚乱地召开记者招待会什么的可就来不及了。”

“的确如此。”

“因此,有人建议提早采取措施。你知道他们打算怎么做吗?”

“不知道,怎么做?”

“让你们退出夏季的地区预选赛。”

“什么?!”我整张脸都气歪了,“为什么要把棒球社搬出来?”

“这是个障眼法!照现在的情况看,如果这次的事件被媒体披露出来,矛头肯定会指向校方对学生的指导方法。但是,如果先使出禁止棒球社出场这一招,就容易造成事件责任在棒球社成员一方的假象。也就是说,他们企图将世人的目光转移到学生不正当的异性交往上。讨论的焦点将变成造成女生怀孕是不是一个严重得要禁赛的罪名。这么一来,御崎那个老太婆就无人问津啦。”

原来如此,我禁不住咂咂嘴。

“他们要是真这么干,我一定把御崎这个死老太婆干的好事捅给媒体!”

“即使你不说,应该也会有人揭发。可是,那时不已经于事无补了吗?在他们交了退赛申请之后。”

“是啊……”

“你说,这是不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说完,篠田起身朝厕所走去。桌上的烟灰缸里放着他未掐灭的香烟。望着袅袅升起的烟雾,我反复琢磨他的话。在我看来,学校虽不至于故意公开此事,但假如丑事败露,也不是没有采取权宜之计的可能。

退出地区预选赛一事,我一定要设法阻止。尽管不是什么强队,但毕竟我们为了此次比赛坚持不懈地努力至今,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牺牲掉大家的努力。

而且,还有春美。

春美一直把观看我们的比赛视为最大的乐趣。如果她得知我们无法参赛,不知会有多难过。这种打击说不定比我们自身承受的还要严重得多。

篠田擦着手回到座位。“怎么样,想出什么主意了吗?”

“没有。”我摇摇头,“你说的话有多少可信度?”

“这我也说不准。毕竟只偷听到了一星半点儿。总之,我也不能确定他们是不是要动真格的。估计学校也不太想把学生不正当交往的实情向外界公布。”

“有这种可能……”我看着再次把手伸向香烟的篠田,“不管怎么说,你给我们提供了重要情报。多谢了。”

“要是对你们有帮助就再好不过了。我对他们那一套也早就受够了,只盼着赶快毕业!”篠田看似很享受地吐出一个烟圈。

篠田这番话令我担心不已。万一学校真在考虑退出地区预选赛之类可怕的事,我必须有所行动。但具体应该采取何种策略,我毫无头绪,这比第九局遭遇对方无人出局满垒还要糟糕。

再来看一下学生方面的动态:高一学生仍致力呼吁学校改革的签名活动,高二学生则全力以赴地破坏校规校纪。骑着摩托车上学的学生被老师发现,学校正门口险些上演群殴。一旁观战的学生甚至对闻讯赶来的灰藤他们多次大喊:“滚蛋!”

绝大多数高三学生则似乎都忘却了由希子的死。或许是尽管还记得,却抱着“那种事情忘了也无所谓”的心态。教室里弥漫着一股“与其记这种事,还不如多记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氛围。只有以楢崎薰为代表的一部分女生,仍耐着性子对御崎藤江穷追猛打。

我对灰藤他们何时会如篠田所言那样展开行动始终忐忑不安,同时也对自己是否应该提前提交退社申请犹豫不决。如果我退出棒球社,肯定会对春美造成另一种形式的打击。

究竟该怎么办?我得不到任何答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流逝。

正值我每天都处于这种煎熬的时候,又一起案件发生了。这件事远比宫前由希子之死更令人震惊,而且暗含着将诸多人物卷入混乱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