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密室山(第3/3页)

就在这时,甲子婆深深叹了一口气,随即两手拨弄着念珠诵起经来。现场的众人都效仿她,向遗体合掌。

然后,一行人来到了马头观音祠。意外的是确认无头尸的身分竟大费了一番周折。因为甲子婆没有进行明确的断言。

“怎么样?请您好好看看。”

高屋敷把她叫到被席子掩住头部的尸体旁,请她说明有什么地方可做确认。

尸体虽是男性,但肌肤白皙,体态也很纤细,怎么也看不出是二十三岁的男人,至少不是一个体力劳动者的身体。所以要说村里有谁符合条件,显然只有长寿郎一个。而且最重要的是,鉴于案发时媛首山的状况,也能明白成为被害者的男性除了他不会另有其人。

所以甲子婆只是从尸体的颈部到脚尖扫了一眼:

“是长寿郎少爷。”

她的话一出口,高屋敷只是在心里默念了一句“果然如此”,满以为身分已经确认完毕。

“没错是吧。”

这不过是一种形式主义性质的询问。回答当然会是“是”,因此高屋敷并不在意对方会有什么回应。

然而不知为何,甲子婆突然用毫无自信的语气应道:

“我想……是。”

“哎?怎么回事?这具遗体是长寿郎君没错吧?”

“啊……所以说嘛,恐怕是——”

“请、请等一下,藏田婆婆您是说他可能不是长寿郎君?”

“不,我可没那么说……”

“但也不能断定就是长寿郎君……是这意思吗?”

“唉……巡警先生,毕竟没有头。”

“不、不会吧,正因为这样才请您来细看遗体,确定是不是他啊。”

“嗯,我看了。”

“那结果呢?”

“我想是长寿郎少爷。”

“也就是说,确认这具遗体是秘守长寿郎,没错吧?”

“嗯……我想是,不过……”

这样的对话重复了无数次。陷入困境的高屋敷向兵堂求助,兵堂却说甲子婆不能确定的事他也无能为力。再问佥鸟郁子,但她也犹疑不决无法断言,只是说看起来像是长寿郎。

(就算这两位不行——)

甲子婆又为什么拒绝进行彻底确认呢?高屋敷实在不能理解。像什么黑痣的数目和位置之类的身体特征,曾经当过长寿郎乳母的她应该很了解啊。

(也许是因为她不想承认长寿郎已死?)

这一点他也考虑过,但看看甲子婆此刻的模样,总觉得她已彻底进入达观境界。至少可以感觉到,她完全接受了长寿郎已死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

就算继续追问甲子婆,也只会演变成相声似的对话。如此判断的高屋敷决定返回一守家。

“诸位辛苦了。”

他表示要打道回府。甲子婆的脸上明显浮现了安心的表情,一副想要尽快离开的架势。

(究竟是怎么回事?)

本以为祠堂的尸体辨认会比中婚舍更易完成,谁知进程完全出人意料,所以高屋敷感到束手无策。他甚至想还不如说不是长寿郎呢,这样反倒明明白白。

然而,甲子婆为什么不彻底证实无头尸就是长寿郎的惊人理由,他很快就会知道。那实在是令人震惊、怎么也难以置信的怪理由……

只是当时的高屋敷事务繁忙。他决定维持现状,姑且把身分确认工作放一放。回到一守家后,他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询问相关人员的情况。在搜查组到达前,他想整理出婚舍集会进程中各主要人物的行动和时间对照表,记录下来。

最后,时间表完成如下。

婚舍集会中相关人员的动向

两点二守家的竹子和三守家的华子到达一守家。

高屋敷在北鸟居口、入间在东鸟居口、佐伯在南鸟居口,开始了各自的巡逻。

两点半古里家的毬子到达一守家。

两点四十五分三位新娘候选人进入祭祀堂。

三点十五分穿戴藏青头巾与和服的竹子离开祭祀堂前往媛神堂。

三点二十分穿戴灰色头巾与和服的华子离开祭祀堂前往媛神堂。

三点二十五分穿戴茶色头巾与和服的毬子离开祭祀堂前往媛神堂。

三点半纮弍出现在东鸟居口,被入间逐回。

三点四十五分长寿郎离开祭祀堂前往媛神堂。

三点五十分斧高进入媛首山。

四点长寿郎进入媛神堂。

江川兰子在铁路终点站滑万尾站下车。

四点十分长寿郎进入后婚舍,为竹子泡茶。

四点二十分长寿郎进入前婚舍,为华子泡茶。

四点三十分姑且认为长寿郎进入了中婚舍。

四点四十分毬子遇害,头被砍下,可以认为正是发生在这一刻前后。

江川兰子在木炭巴士终点站喉佛口下车。从那里进入媛首村的东大门,向媛首山的东鸟居口进发。

五点前斧高和高屋敷会合。

五点入间在东鸟居口见到了江川兰子。

五点过后竹子进入中婚舍,发现了一具全裸无头女尸。

当时她为寻找长寿郎,从荣螺塔走到媛神堂,但没有见到任何人的身影。

五点十分竹子在前婚舍和华子会合,两人进入了中婚舍。

五点十五分长寿郎遇害,头被砍下,可以认为正是发生在这一刻前后。

江川兰子在马头观音祠前,感到前方似乎有人活动。

五点二十分竹子和华子从媛神堂出来。

五点二十五分江川兰子到达媛神堂,遇到了竹子和华子。

高屋敷和斧高在那里和她们会合。

五点四十分高屋敷查过媛神堂和荣螺塔后,在中婚舍见到了全裸无头女尸。

五点五十分高屋敷在通往东鸟居口的参道中途的马头观音祠中,发现了一具全裸无头男尸。

之后,等待终下市警署搜查组抵达的高屋敷,遵照大江田队长的指示,在青年团的协助下,继续对媛首山的三个出入口严加监视直至翌日早晨。在此基础上,一早就决然展开了搜山行动,但并未发现可疑人物,还确认了三条参道的两侧都没有人通行的痕迹。向西延伸通往日阴岭的道路也是如此。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凶手从日阴岭进入媛首山,沿西路成功侵入媛神堂杀害了毬子,再奔赴马头观音祠杀掉长寿郎,最后沿来路返回。

但是对岭中的险峻地形和来去的整个行程进行讨论后,决定目前先把这种可能剔除,因为工作量实在太大,何况凶手从祠堂折回的时候,竹子和华子或江川兰子按理会发现他的行踪才对。而山岭附近完全看不到有人通过的痕迹,也起了推动作用。

换言之,案发当时媛首山又一次成了巨大的密室,就像十年前的十三夜参礼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