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来自读者投稿的推理(第3/4页)

“抱歉,说实在的,我也不太清楚。我想没什么关系吧。不过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态持续投稿的呢?一想到这……”

“是啊,不,得知刀城先生您的感受和我一样,我也稍稍松了口气。虽说我这样有点自说自话。”

“哪、哪里哪里,对了,秘守家后来……”

“嗯,斧高的出走成了一守家触霉头的开端,后来他们万事不顺,走上了衰落的不归路。二守家和三守家也一样,但是详细情况我并不清楚……讽刺的是,只有古里家延续至今,反倒是十分兴旺……”

“是嘛——”

我再度转身,背对着唏嘘不已的刀城先生,专心地沏起茶来:

“粗茶而已,请慢用。不凑巧的是点心刚吃完——”

“哪、哪里,请别再费心了,我才应该携带礼品登门啊。有失礼数,还请您见谅。”

互相致歉鞠躬之后,我和刀城先生再次相对而坐。

“那我就直奔主题了——”

沉默哪怕延续片刻也会让我恐惧,

“读者来信里那些令人惊恐的内容,还有我那些莫名其妙的怪异经历,刀城先生怎么想?当、当然,我和很多读者都认为那是心理作用……”

“事实上,不仅是脖子,连手腕和脚踝都出现了异常情况,不是很奇怪吗?”

“是,是的……”

“不过,我想这些现象要解释毕竟太难,所以应该暂时放到一边,先解开案件之谜比较好。”

“但、但是,不就是因为和案子扯上了关系才……”

“嗯,我想是。”

“哎?既然如此——”

“换言之,只要解开案中之谜、真相大白,那些异象就会自然停止,我是这么想的。幸运……这样说也许不太好,幸运的是,本案的相关人员大多已经不在村子里了。”

“原、原来是这样……”

“引发异象之物,叫破其名往往会立刻消失。这一次,我觉得破解本案就等于叫破其名。”

“我懂了,那么您打算如何进行?”

我提心吊胆地问,暗地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就在这时,正要从长方形的箱包中往外取什么的刀城先生,露出了奇怪的表情,就像在说“啊,忘带啦!”。

“对、对不起,有没有什么可以写……不不,是说纸什么的。”

于是我里里外外翻遍书房,找出一本全新的笔记本交给了先生。

“我就这性子,最后,如果不这样把所有的谜和问题用笔写下来,就无论如何也不能继续思考了。”

刀城言耶先生一边解释,一边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书写内容如下:

(关于十三夜参礼事件)

一、斧高最初以为是妃女子的第一个女子(或首无)是谁?

二、那女子(或首无),为什么会出现在十三夜参礼中?

三、前往媛神堂的妃女子拿在左手、形似人头的东西是什么?

四、妃女子从密室状态的媛神堂中消失,方法和原因是什么?

五、在井中发现的全裸尸体,真的是妃女子吗?

六、如果被害者是妃女子,那么杀人现场是媛神堂、井边,还是别的地方?

七、井中的尸体没有头,这个传言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为什么要把头砍下来?

八、在井中和周围发现的大量毛发,是尸体的毛发吗?

九、凶手是谁,杀人动机是什么?特别是,如果被害者是妃女子,那凶手为什么非杀害她不可?

十、兵堂为什么不让佣人看井中的尸体?

十一、一守家为什么匆匆为井中的尸体送葬?为什么要火葬?

十二、当初知道富贵生下女孩后,兵堂为什么非常高兴?

十三、兵堂和二守家的笛子私通后,生下的是纮弌还是纮弍?这和一守家的继承人问题有什么关系?

十四、斧高在浴室外看到的首无,就是在十三夜参礼中遭遇的首无吗?如果是,为什么首无又出现了?

十五、十三夜参礼事件后,甲子婆为什么要去不启仓送饭?

十六、十三夜参礼事件后,二守家的纮弍为什么会来接近长寿郎?

(关于媛首山连环杀人案)

一、古里毬子为什么被杀?

二、为什么她会被砍下头并且全身赤裸,衣服被抛撒在森林里?

三、头被砍下并且全身赤裸,为什么偏偏只有小腹被包袱布盖着?

四、为什么需要清洗她的头?

五、在她被杀、头被砍下的期间,长寿郎在哪里?

六、本来就对婚舍集会不感兴趣的长寿郎,为什么单单欢迎古里毬子参加?

七、一守家的长寿郎为什么被杀?

八、为什么他会被砍下头并且全身赤裸,衣服被抛撒在森林里?

九、为什么作案现场是马头观音祠?

十、为什么不用斧子做杀人凶器?杀人凶器又是什么?

十一、如果斧子不在现场,那罪犯是怎样在祠堂和中婚舍之间往返的呢?

十二、为什么要拿走侦探小说,还特地丢进森林里?

十三、毬子和长寿郎的两颗人头被藏在哪里了?

十四、二守家的纮弍为什么被杀?

十五、为什么他会被砍下头并且全身赤裸,头和衣服被抛弃在森林里?

十六、为什么只有他的尸体状况乱糟糟?

十七、现场为什么出现了长寿郎的头?

十八、判明斧高是一守家继承人对本案有什么影响?

十九、媛首山连环斩首杀人案的凶手是谁?

二十、江川兰子所做的“无头尸分类”中,本案的斩首理由是否包含在内?

二十一、当初淡媛为什么会被斩首?

“请允许我省略了敬称。”

我浏览了笔记本上的内容后,把本子放在桌上摊开:

“的确有那么几项看起来可以推测真相,但只有这些还是不能接近案件核心的吧,或者说,仍然无法把握全局不是吗?”

“我认为基于兰子老师的’无头尸分类‘进行考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不过一上来就想把本案往那些分类里套,是行不通的。真不愧是兰子老师啊,框架完成得如此出色。但是最关键的内部——我是指案子本身——却搞得蒙昧不清,没能把所有信息整理好,所以无论如何试图嵌入框架,都会轻易从框架中滑脱。这种时候啊,必须先确认内侧的中心在哪里,内部的核心是什么,再探讨其中是否有矛盾点存在。只要能发现矛盾之处——”

“请、请等一下,内侧的中心?内部的核心?发现矛盾点……?”

“啊,我的表达实在是太抽象了。其实只要发现一个事实,就那么一个,我在笔记本中列举的所有谜题都能迎刃而解。”

“就那么一个!”

我不禁大叫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刀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