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4/5页)

他的眼睛里闪现出愉悦的光芒,虽然很微弱,但在丹斯看来已经够明显的了;在她看来,即使是直白的奉承,詹姆斯·奇尔顿也是很受用。

“但是问题在于,所有那些贴帖子攻击特拉维斯的人都有可能成为被袭击的靶子。人数每小时还在不断增加。”

“‘奇尔顿报道’是在当地点击率最高的网站之一。在加州它是阅读次数最高的博客。”

“我不奇怪。我很喜欢这个结果。”丹斯拿捏着自己煞有介事的神情,不能让自己的口是心非露馅。

“谢谢你。”奇尔顿的眼睛整个眯起来,笑开了花。

“不过,我们还有一些问题要面对:每次要是有人跟‘路边十字架’的帖子链,他们就有可能成为潜在的靶子。其中有些人是匿名的,也有些不在这个地区。但是有些就住在附近。所以我们担心特拉维斯会把他们的身份找出来,然后跟踪他们。”

“噢,”奇尔顿应了一声,笑容消失了,他的脑子快速转动,“那你来这里是为了他们的网络地址。”

“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

“我不会把地址泄露出去的。”

“但这些人都处在危险之中。”

“这个国家的治国原则是媒体和政体要分离。”似乎这种轻飘飘的引经据典给她的借口当头一棒。

“那个女孩被扔在后备箱里差点淹死。特拉维斯目前有可能在计划下一次袭击。”

奇尔顿举起一根手指,像老师一样示意她不要讲话,“这可是会搞砸的事情。丹斯探长,你是在为谁工作?你的顶头上司是谁?”

“总检察长。”

“那好,假如今天我把在‘路边十字架’帖子链上跟帖人的地址告诉你,那么下个月你会又来要一个被总检察长定了骚扰罪名的告密者的地址。或是你也许会想要一个贴评论批评州长的人的地址。或是一个批评总统的。或是——这样一个你看怎样——一个说了基地组织好话的人的地址又会怎样呢?你会这样对我说:‘既然你上次给了我信息,这次为什么不给了呢?’”

“不会有第二次。”

“你是这么说,但……”好像政府雇员喘口气都是在说谎,“那男孩知道你在找他吗?”

“知道。”

“那他跑到某个地方去了,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地方?他不会再去袭击人来暴露自己。因为警察在找他所以他不会。”他的话音听起来郑重其事。

她慢慢地有理有节地继续讲道:“可是,你知道,奇尔顿先生,有时生活就是彼此让步。”

她把自己的这句评论拉得长长的。

“要是你能把地址给我们——就把那些贴过帖子,用最恶毒的话攻击过特拉维斯的本地人的地址给我们——我们会不胜感激。或许……你看,或许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帮帮你,如果你真的需要什么帮助的话。”

“比如说呢?”

她又想了想博林的建议,说道:“我们会很高兴就你的合作发表声明。这可是难得的宣传机会。”

奇尔顿想想这句话,但又皱起了眉头,“不好。如果我帮了你们,最好也不要宣扬出去。”

她高兴起来;他是在谈判。“好吧,我明白这点。不过我们或许会做其他事情。”

“真的吗?什么事?”

她又想了想教授提出的另外一个建议,说道:“或许,你看,如果你想在加州的执法部门有人可以联络……一些消息来源,都是高层的。”

他前倾着身子,眼睛放着光芒,“看来你是想贿赂我。我早已料到了会这样。只不过是想让你多暴露一会儿。逮住你了,丹斯探长。”

她坐了回去,像是挨了一记耳光。

奇尔顿继续说下去:“迎合我的公益精神是一回事。这……”他朝她摆摆手,“……让人倒胃口。这就是腐败,如果你问我用什么词的话。我每天在博客上所要揭露的就是这种伎俩。”

当然,他可能会做的另一件事是把你的请求当作是对新闻伦理的侵犯。在这种情况下,他会让你直接吃闭门羹。

“塔米·福斯特差点儿被杀掉,还会有其他人可能被杀。”

“这我无可奈何。但‘奇尔顿报道’太重要了,不能冒这个险。如果人们认为他们不能匿名贴帖子的话,整个博客的信誉就会受到影响。”

“我希望你再考虑考虑。”

博主咄咄逼人的表情减弱了,“你知道你刚来的时候我会见的那个人是谁吗?”

她摇摇头。

“他是格雷格·阿什顿。”他把这个名字说得很重,当人们提及对他们来讲重要但对你来讲不重要的人物时都会这样。奇尔顿注意到了她表情漠然。他又继续说道:“他在准备开办由一个博客和网站组成的新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之一。其中我是旗舰级的。他要花几百万美元来推动这个工程。”

这个问题博林曾经向她解释过。奇尔顿在“我们走向世界”这个帖子里提到的聚合新闻服务源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这个叫阿什顿的人。

“那会以几何级数扩大‘奇尔顿报道’的范围。世界范围的问题我都可以触及:非洲的艾滋病、喀什米尔的暴行,还有巴西的环境灾难。但是万一我将贴客的网络地址泄露出去,‘奇尔顿报道’的神圣性将会受到威胁。”

丹斯有些不安,她以前做过新闻记者,从某种程度上讲也理解此事。奇尔顿并非是出于贪心或自私而拒绝她,而是出于一种对他的读者的真诚和热情。

但这却不能帮助解决她的问题。

“有人会丧命的。”她坚持说道。

“这个问题以前就已经出现过,丹斯探长,那是博主的责任问题。”他的语气变得稍微强硬了一些,“几年前,我发现有个知名作家从另外一位小说家那里剽窃了几个段落,我就此事贴帖子作了专门报道。他声称他是无意为之,恳求我不要报道这件事。我没有管他还是登了出来。他开始酗酒,生活也垮了。那难道是我的目标吗?上帝啊,不是的。要么有规则要么没有规则。他骗人为什么可以逃脱,而你我就不行呢?

“我曾经写过一个博客,讲的是一位来自旧金山的教会执事。他是反同性恋运动的头目——可结果却是,他自己就是未出柜的同性恋。我必须揭穿这种虚伪。”他直视着丹斯的眼睛,“后来这个人自杀了,就是因为我写的博客。自己杀死了自己。我每天都在想这件事。但我做得对不对呢?当然做得对。要是特拉维斯又对另外的人下手,我也会感到很难过的。但我们关心的是更重要的事情,丹斯探长。”   “我以前也当过记者。”她说。

“你也当过?”

“犯罪新闻记者。我也坚决反对遏制言论自由。我们说的并不是一回事。我不是让你去改动你的帖子。我只是想知道贴帖子的人的名字,这样我们就可以保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