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5页)

小海:“喜鹊偷粮食还偷鸡蛋和小鸡,这下也被我们端了鸟窝。”

当地喜鹊很多,除了喜欢吃粮食,还会骚扰村里人家,尤其喜欢欺负小鸡仔。若是谁家小鸡仔在外面刨食儿,它们就会过去啄,带去窝里喂小喜鹊。

因为老太太们经常骂,所以小孩子也知道。

姜芸打手势:“小野下来,不要掏鸟蛋!”她低头对小哥俩柔声道:“咱们家有那么多鸡蛋不稀罕吃小鸟蛋。再说鸟妈妈好不容易下几个蛋孵小鸟,被我们掏走它们就孵不了小鸟了,也挺可怜的,是吧?”

她给小哥俩简单说了一番鸟类和环境共生的关系。

小海立刻点头,“以后都不掏。”

小河脑补了一番,眼睛里都含上泪花了,“对,我们不能吃小鸟,小鸟那么可爱,它们也吃害虫呢。”

黑猫歪头看着他们,最终把鸟蛋放下,又飞快地跃下来,在前面轻快地往山下跑去。

等到了山下,它朝着河湾飞奔,小哥俩喊都喊不住。

这边山下有个人工挖的大水湾,汛期的时候和其他河沟子连起来蓄水,可以灌溉周围的农田。

“小野哥,不要下河,水深!”小河大声喊着追下去。

话音未落,黑猫已经在半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抛物线咻的一下子扎入水中,溅起一簇水花。

姜芸追着小哥俩跑到河边,朝着河里看,却不见黑猫的影子。

这猫崽崽是越来越野了,自从第一次被宋占强给踹到河里去,之后就总要下河游泳抓鱼。

村边那种小河里没有大鱼,这个大水湾连着村外的大河,汛期会互通水流,里面是有大鱼的,只是水深不那么好抓。

小哥俩有些担心了,喊着“小野哥,小野哥----”他俩拿下抬筐的棍子去扒拉河水。

突然,“哗啦”破水声响起,黑猫如同一条游鱼般从水中跃出,在灿烂的阳光里矫健地跃上岸,嘴里还叼着一条挣扎的鲫鱼!

鲫鱼身子有巴掌大,头尾挣扎起来力道很大它叼得有些费劲,落地的时候踉跄了一下,没能保持住潇洒的落地姿势,“啪叽”摔在地上。

姜芸:“…………”

小哥俩哈哈笑着,拿了茅草去穿鱼鳃。

黑猫若无其事地站起来,朝着姜芸:“喵呜~~”

那小动静柔软得很,半点不见之前的孤傲和凶狠。

姜芸笑得眉眼弯弯,她用手指拨弄了一下它的耳朵,夸道:“猫崽崽真是了不起,竟然能抓到这么大的鲫鱼,晚上咱们可以喝鱼汤了呢!”

他们大队不养鱼,河里的鱼都是远处大水库那边过来的,除非水库捞鱼赶集卖,村里人不太有机会吃鱼。

黑猫立刻挺了挺胸脯,用力地抖了抖身上的河水,在阳光里溅起一蓬碎金子。

小海:“这叫一雪前耻!”

小河:“我咋觉得小野哥有点骄傲呢?”

他们对黑猫第一次吐出来那条指头大的小鱼记忆犹新呢。

小河满脸憧憬,“咱家鸡蛋吃腻歪之后,鱼也要吃腻歪啦!”

姜芸:“…………”

一条还没吃呢,就吹牛吃腻歪了,这孩子!

她拿了手帕给黑猫擦擦身上的水,天气暖和起来,它身体强壮并不怕冷。而它在阳光下抖了几次,身上几乎半干了。

现在天长,他们回到家太阳还没落山。

福爷爷和姜芸二大娘在院门外说话,另外还有俩老婆子,都是来送或者带走抱窝鸡的。

姜芸请她们院里说话,福爷爷把布票给了姜芸然后继续编蒲席去。

小哥俩先把鸡蛋收了记账,又把治好的母鸡给一个老大娘抓过来,绑住腿,让她拎回去。

那俩老婆子看他们还会记账,笑道:“弄得怪板正的,还记账呢。”

等那俩老婆子走了以后,二大娘从自己的箢子里掏出一小条二两肉给姜芸,“你爹救了个人,人家凑了一斤半肉感谢他,他分了大半,给你这块最肥。”

姜芸眼眶一下子酸了,默默地抹了抹眼泪,“大娘,我爹要过生日了。”

她想去,但是不能不打招呼直接去,万一到时候大嫂不高兴,那不是把喜事变成坏事了?她想让二大娘帮着说合一下。

二大娘知道她的意思,安慰她:“别担心啊,我试试你大嫂的口风,到时候告诉你。”

口风自然试探过,而且试过很多次,可那边大嫂很抵触根本不想说姜芸的事儿,所以二大娘不敢打包票,却也不想让姜芸失望。

听她愿意为自己说合,姜芸挺高兴的,她去端了装鸡蛋的笸箩过来,往二大娘箢子里装鸡蛋,“你和我爹娘一人一半。”

二大娘赶紧拦着:“十个就行啦,大娘养鸡有鸡蛋,你不用给我。”

漫说她和丁桂梅是妯娌,就算没这层关系,就姜晟给他们治病、丁桂梅帮他们主事儿,二大娘也乐意帮衬。

姜芸还是往里装了二十个,又去割上一捆韭菜、菠菜,还拔了一些葱装上,“我家的菜还嫩着呢。”

这会儿不少人家的韭菜和菠菜都开始老了,如果不留着打籽儿过些天就得挖掉栽别的,但是姜芸家的依然肥嫩鲜美,好吃得很。

小哥俩在外面和福爷爷说黑猫抓鱼的事儿呢,福爷爷也参观了那条鲫鱼,他对姜芸道:“让你大娘带回去,给孩子姥爷当个下酒菜。”

小哥俩也非常乐意。

小河:“反正我们有小野哥,它还会抓的。”

二大娘听说黑猫抓鱼,也惊讶得不行,她看了看趴在窗台上的黑猫,这会儿长大了一圈,毛色光滑跟黑缎子似的,威风凛凛看着特别气派,再也不是一开始那瘦骨嶙峋的样子。

“啧啧,真是个好猫!”二大娘连声夸赞,“都说积善积德之家,那牲口鸡鸭猫猫狗狗的都格外通人性。”

她又把姜芸几个夸了一通,然后告辞。

小海就把那条鱼递到二大娘手里,“二姥娘,你别忘了告诉我姥爷姥娘小野哥会抓鱼啊。”

小河:“对对,让他们来参观啊,我小野哥厉害着呢。”

二大娘应承下来,笑着走了。

送走二大娘,姜芸回来,从兜里掏出那些布票,对福爷爷道:“老爹,布票你拿着赶集去扯布吧。”

福爷爷:“我不缺衣裳,这是大队奖励你育苗有功的,你去扯自己喜欢的做身新衣裳穿。”

小海:“娘,明天我们要去卖鸡蛋,帮你扯布吧。”

姜芸笑了笑,就把布票交给他。别看他还小,可仔细小心呢,拿着布票绝对不会丢了的。

小河:“帮娘扯国防绿!”

这时候乡下卖的布有两种,社员们自己织的土布,还有供销社卖的机器布。

土布一般用来缝被褥、口袋等,非常结实耐磨。

机器化纤布就买来做衣服,黑色、蓝色、灰蓝色、白色的多,再就是仿造军装的国防绿。这时候能买身国防绿做衣服是非常时髦的,城里青年都时兴,知青们以此为荣。不过乡下人很少穿的,因为国防绿比其他布一尺贵将近一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