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南洋怨杯》第01章 观音墓(第2/2页)

最后,让这个传说成为真实,是因为一座观音墓的发现。先说在1966年北京第一次文物普查中保存下来的6843处文物古迹中,有4922处被毁掉,其中大多数被毁于1966年8、9月间。在破“四旧”的名义下,红卫兵们把古字画烧毁,把古瓷器砸碎,把古铜器熔掉。

在一次意外下,有人发现北京郊外有座荒墓,里面竟有十多座白玉观音像,就连棺木里都藏了一尊黄金观音像。一开始,有人迷信地说那是观音娘娘的化为凡人时留下的墓,到后来一查,才发现那是某位收藏家偷偷将自家宝贝藏进了墓室,因为他不舍得宝贝被毁掉。可是,就在那座观音墓里,有人发现了一个茶杯,在那个茶杯的杯上身,描画了月泉古城的模样。

因为茶杯不起眼,而数座观音像又太鲜艳,所以茶杯才没被收走。收藏家因为私藏古董的关系,最后就没了下落,不知道是被批斗死掉了,还是被关到哪里去了。那个神秘的茶杯几经展转,从香港流到了南洋商人的手中。经过他们鉴定,茶杯是晋代之物,晋代茶杯早在《红楼梦》里就提到过,书中的妙玉珍藏了晋代豪门富室王恺的茶杯。

如果茶杯是晋代之物,那么月泉古城至少是从晋代流传下来的,比唐朝还早了几百年。这个茶杯据说是被祖父收藏了,当他们找到了茗岭里的丹池后,肯定也发现了古城模型,自然更相信月泉古城以及阳赤山藏茶的传说。那些茶叶如果找到,价值是难以估计的,人心是贪婪的,我想到这里,不禁觉得祖父不是那么慈祥了,居然也为了世俗之物卖命。

可那些茶叶又怎么能说是世俗之物,全是茶人们辛苦制造而来,甚至花掉了几代人的心血啊。如果就这么在历史的尘埃中消失,那制造的它们的茶人肯定也不甘心。祖父那种变态一样的追求,换个角度来想,也能体会出来。要么你别给我知道,给我知道了就一定要找到,但天不遂人愿,祖父到死都没找到,就连父亲也是一样的命运。

木清香在勐海帮了我们这么多忙,还一直提醒我曼笼寨会有灾难发生,敢情她不是平白无故做的,全因她认识我,也认识我父亲。木清香仍看着窗外,我问她为什么要找我,以及试探我是否能胜任寻找古城的任务。木清香告诉我,1971年祖父回国组织的那两批人中,有一批去了茗岭,另一批去找月泉古城。可是,我父亲去了茗岭,但1岁的我则和祖父与大伯父去找古城了。

那批去找月泉古城的人不知道去了哪里,又出了什么事,总之好像只有大伯父一个人找到了古城的下落,就连祖父都没有看见。我既然曾经接进古城,或许若干年后,会有机缘再见一次,因此木清香才想到要和我一起找。我想了想,大伯父后来的生意做得那么大,比祖父的还要大,搞不好真的是从月泉古城里偷了点东西出来。大伯父贪婪自私,当然不肯跟人家说找到了古城,肯定想一人独吞了。

听了这些故事后,我不由得唏嘘,执着到不要命的程度,和要钱不要命有什么两样,商人的性子真可怕。但这些事应该很少人知道了,就算有人知道,那这个人肯定老得走不动了。木清香这么年轻,排队也轮不到她,我都一直被蒙在鼓里。和我想的完全一样,问木清香为什么知道这些事,是不是她的奶奶告诉她的,可她却仍旧回答没有为什么,因为她本来就知道。

我走了几步,也来到窗边,问木清香:“那你也是想找那些东西吗?”

木清香转头看了我一眼,简单地说:“不是。”

“那是什么?难道还有比那些东西更宝贵的?”我很好奇。

木清香先是沉默,然后才说:“找到了你就知道了,现在谈还为时过早。”

这一晚,我把所有的疑问都问了,喘了一口气,我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那你到底我给我爸看了什么东西,他才又跟你去找古城,我想他那时已经快放弃了吧?毕竟过了那么多年,不但没找到,还真的把家产耗尽了。”

木清香转过头,不再看窗外,她一言不发地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件东西,然后递给我。我好奇地接过来,借着房间里的日光灯,我不禁地睁大了眼睛,结巴道:“这……这东西你打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