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篇 骷髅案 第一章 龙船、天子(第2/3页)

梁兴自然十分好奇,仔细盯着。那个手执火锥的兵卒刚要去烙那火球,郭深忽然急摆着手,喝了一声,那兵卒忙停住了手。郭深快步走到炮架边,俯身看了看,随即招手,让几个在一旁候命的士卒过去,一起拔动支撑炮架的铜杆,向下移了几格,让仰斜的铜架降了几分。郭深又弯腰反复看了一阵,这才扬了扬手,喝了一声。梁兴这回听清楚,他喝的是“烙!”。

那个手执火锥的兵卒刚将火锥放回到铁炉中炙烧,听到喝令,忙抽出火锥,转过身,将火锥尖对准铜杆尾端的火球,用力刺下。郭深随即又高喝一声:“放!”炮架前的十几个士卒随即一起发力,猛然向下急拽绳索,铜杆随之急转,尾端翘起,弹出了火球。火球凌空飞起,划了一道圆弧,飞向池中央。岸上船中众人一起仰脖,正在惊呼,那火球在半空中猛然爆裂,发出一声巨响,如同惊天霹雳,冒出一团黑烟。震得所有人都浑身一颤,胆小的齐齐尖叫起来。随即,裂作几瓣的炮壳先后落进水中,激起几阵水花。有两片险些砸中在前头牵拽大龙船的虎头船。

郭深在那船上随即又振臂指挥,让几个士卒再次放低炮架,这才下令安放火球,火锥手烙刺后,又连着放了两炮。众人都已经见识了一回,伴随火炮霹雳巨响,惊吓尖叫声少了许多,喝彩声、山呼万岁声如雷轰鸣。

梁兴仰头看着,心里却震惊大过赞叹。这火炮如此威力,若是射向敌人,纵有万般武艺,也只能顷刻毙命。再想到自己“斗绝”的名号,在这火炮面前,更只如水泡、尘屑一般。他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心里震荡、惊悸、愧憾、怅失……混作一股说不清的滋味。再看虎翼营指挥郭深,也用手臂擦掉额头的汗,下令士卒划动船桨,让船退到了一旁。郭深擦冷汗,不知是由于重负压身,还是也被这火炮威力震慑?

梁兴正在出神,耳边又响起山呼之声,大龙船加快了行速,向这边威威赫赫地驶来。船上层楼台观叠构,朱漆泥金、紫缦青帷,天宫神宇一般。朱槛之内安设着御座,天子端坐于座上。由于青帷遮掩,加之清风撩动,仰望过去,只能隐约瞧见他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大龙船驶过梁兴这边时,他看得略清楚了一些,青帷之内,官家面白如玉、神形超逸。虽并不如何威严神圣,却也让他心中油然生出屏息敬畏之情,这从未有过。

龙头上一名锦袍殿值舞动龙旗,船身左右水棚里伸出六只巨桨,齐齐掀动,宛若飞腾。大龙船快速行至水殿边,稳稳停靠住。大臣和侍卫早已迎候于岸边,恭迎天子登上水殿。

梁兴忙回身望向身后的那些龙标班军卒,他们和其他船上的人一样,都扭头出神望着官家登楼。梁兴忙轻击了两掌,那些士卒听到,这才回过头。梁兴抬手捏了捏拳,这是准备手势。最前面的锣鼓手和石守威立即握紧了手里锣鼓槌和旗杆。桨手们忙各自抓起身边的船桨,船尾的舵手扶稳了舵把手,众人凝肃待命。

须臾,一位军校走到水殿前的水棚中,手里举着一杆红旗,周遭顿时安静下来。那军校静立片刻,而后举起红旗,连挥三挥。梁兴忙抬臂一挥,大喝一声:“启!”石守威将手中龙标旗在空中挥了一个大圈,锣手和鼓手同时敲响锣鼓。二十名士卒立即划动船桨,船身迅即驶动。这时,东西两大船阵同时划动。梁兴指挥着自己的船紧紧跟随阵首的龙船,划向前方,其他船一只接一只,鱼贯而行,在水上连成半个圆弧,西边那个船阵的船只也连成了另一半圆弧。两个圆弧很快拼成一个圆阵,在水面上急速旋转,称作“旋罗”,之前已演练过许多遭。两岸士民看到,顿时传来暴雷般的喝彩声。

梁兴在船头丝毫不敢大意,不住挥动双臂,指引船向。旋罗阵转了几圈后,水殿前那位军校又振臂挥动红旗,梁兴看到,忙又高喝一声“归!”石守威在身后忙将旗子挥了一个小圈。虎头船跟随阵首龙船,转回最初水域。东西两阵随即分开,各自拼为一个小圆阵,急速旋转,叫作“海眼”。

水殿前军校第三次挥动红旗,梁兴高叫一声“交!”船头随即转向东面,和本阵其他船只排成五列,一起向东齐整划去。东阵的船只也分作五列,相向驶来。两阵船队交错对驶,叫作“交头”。东阵变作西阵,西阵变作东阵。

水殿前军校等两阵交毕,又一次挥动旗帜。众船齐齐转头,驶到池中心五殿东面,面朝水殿排成两行,静待候命。整一年,等的便是这一刻。梁兴挺立船头,不用回身,也知道身后二十三人已经整肃凝神,听候号令。

过去两年多,他一边潜心细读兵书,一边将龙标班当作小军阵,来全力演练。他见《三略》上言:“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他向几位曾赢过金明池争标的老军校请教时,那些人也都说,要想赢到银碗,先得让二十人如一人。因此,他两次立威、折服众心后,便尽力与那些军健交好。他生性坦诚、为人快性、不爱计较得失,又自小受父母教导,与人结交从来不是难事。在得到“斗绝”名号前,人都亲呼他“梁小哥”。那些军健一来被他武艺折服,二来见他这般为人,不久便都忘记前嫌,渐渐与他亲善起来。

他又见《孙子》云:“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譬如骄子,不可用也。”只一心交好,远远不够。何况这些人都是从殿前司几十万军卒中精选,个个都是万里挑一。禁军“十刀八棍、六箭七枪”,龙标班就占了两刀、三棍、一箭、一枪。这些人尽都是骄子,哪个是肯服人管束的?常日交往时,这些军健与他大都嬉笑如弟兄,一旦开始训练,却都东扭西拐、你叫我嚷,没人肯听号令,将一只船划得甚而不如新船工。

为此,梁兴费尽了苦心,他读到《尉缭子》中一句,“令者,一众心也。”心中明白必须严明号令,才能让这些军健心结为一。只是这些军健骄纵惯了,虽有号令,却从不愿听从。他仔细思量孙子所言的为将五德,“智、信、仁、勇、严”。仁以结心,勇以振气,智以诱敌,剩下的两德,信和严,都是关于军法号令。严以行号令,信以明赏罚。

如何能让这些骄兵听从号令、而不怨拒?他又细细翻阅那些兵书,读到《三略》中一句:“强者抑之,敌者残之,贪者丰之,欲者使之。”他心中一亮,不由得笑了起来。自己之所以始终没法约束这些骄兵,是由于一直想强扭强制,没能顺着他们的心意。既然是骄兵,便该从“骄”字下手。这些军健性情本事各个不同,却有一点共通之处——贪胜、欲赢,不愿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