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篇 香袋案 第一章 香袋、耳朵、卖饼郎(第2/3页)

买了药出来,他又顺路折到香染街,街上大半店铺是卖香料、染料的,一路飘散着各种香气。走了不多远,见斜对面走过来一个小伙子,担着一副挑子,因走热了,褂子都捋到后腰,露出一件破旧汗衫,是串街卖干果子的刘小肘,有气没力叫卖着:“干果、蜜果、闲嗑果,又脆又甜又香糯!”

饽哥迎着走过去:“肘子哥,我买榛子,十文钱的。”

刘小肘瘦尖脸,小弯缝眼,左臂有点畸形,比右臂短小一些,他笑眯眯放下挑子:“饽哥,今天生意可好?”

“还成。”饽哥随口应着,也支好饼笼,从腰间解下一个小布袋,里面有九串钱,是他每天一文、两文偷偷攒的。因怕弄出声响被娘和弟弟听到,就十文一串,用麻线扎得紧紧的。他取出一串,又把钱袋系回腰间。

刘小肘已揭开前面竹筐的盖布,里面一袋一袋挤满了干果,他找出榛子袋,用个木瓢舀了小半瓢,又添了一小撮,取出张油纸,包了起来,他左臂虽然有疾,手指却灵巧。

饽哥掀开他后筐的盖布看,里面挤满了竹筒,装着各色蜜煎果子:楂条、回马葡萄、西川乳糖、狮子糖、霜蜂儿、柿膏儿、橄榄、温柑、金橘、龙眼、荔枝、党梅、香药……他赞道:“你的货色更齐全了。”

刘小肘已经包好榛子,递给饽哥,仍眯眯笑着:“没法子啊,现今人的嘴一年刁似一年,随你什么新鲜吃食,吃几回就厌了。”

“可不是,去年我只卖一样油饼,倒也还好。今年吃紧,又添了三样,生意还是不如去年。”

饽哥重新扛起饼笼,两人道声别,各自前行。

走了不多远,饽哥就望见“梁家鞍马雇赁”的招牌,隔着街上路人,他一眼瞅见,牌下墙根一个穿着浅绿布衫的姑娘,正蹲在木盆边洗东西,是小韭。

一望见小韭,饽哥不由自主就笑得花儿一样。

小韭是梁家雇的女使,去年才来,因爱吃郑家油饼,常向饽哥买,一来二去,两人渐渐能言笑几句,再后来,越发亲熟。饽哥从未和女孩儿这样过,不觉动了心,空一天不见,都会觉着虚落落的难受。

只是梁家主人看管得严,不许小韭和外人多说话。饽哥和小韭除了借买饼悄悄说两句,大多时候,只能远远望一望,笑一笑。后来,饽哥有了个主意,常用私攒的钱,买些香糖果子,偷偷送给小韭。

饽哥咧嘴笑着,踏着欢步,向小韭走过去,还没走近,小韭就已经发觉了他,扭头朝他抿嘴一笑,小小尖尖的脸儿,瘦瘦巧巧的身子,配着绿衫,像春天河边柳条上的一只翠鸟。

饽哥顿时醉掉,越发笑得没了边沿儿,虽扛着饼笼,却鸟雀一样,几乎是轻跳着到了小韭近旁。

“今天要饼子不?”他跟小韭每天先说的都是这句。

小韭仍蹲在地上,搓洗着衣裳,因怕羞,也怕主人家和邻人看到,头也没敢抬,只笑着说:“今天不要了。”

“哦……”饽哥这才发现小韭戴上了他买给她的假髻,眉心也贴了花钿,越发好看了。他抬眼望向店里,主人家并不在门首,赶忙把右手的木架倚在腿边,腾出手,从怀里掏出那包榛子,扔到小韭脚边,小声说:“给你的。”

小韭睃了一眼店门,忙伸手抓起纸包,迅即塞进怀里,斜仰起脸儿,朝饽哥笑了一下,眼里闪着欢喜感激,清亮亮,灵闪闪,比露珠还动人心。

店里忽传来咳嗽声,两人忙各自躲开目光,饽哥装作无事,转身走开。一边走一边回想小韭那一笑,心里甜过霜蜂儿糖。有几个路人看他独自傻笑,也都望着他笑。

穿出香染街,就回到汴河大街了。

街上正热闹,出城进城的人像水里的蝌蚪一样,黑麻麻,涌来涌去。街角上,一群人围在查老儿杂燠店口,里面传出一个爽朗朗的声音:“那天公将军张角大喝一声,头顶的肉瘤伸出一尺多长……”饽哥朝里望了一眼,是说书人彭嘴儿,身形胖壮,一双圆鼓鼓的大眼,一脸浓乱胡须,头顶扎了个髻,灰袍子外披了一领深褐披风,扮得似道非道,正瞪圆了眼,说得起兴。

饽哥没有停步,扛着饼笼继续向东。身后忽然有人唤他的大名“孙勃”,他听得出来是幼时同学赵墨儿,但他一直不太愿意见赵墨儿,现在更没心思和人说话,便装作没听见,快步出了东水门,向虹桥走去。

虹桥桥头街南口是温家茶食店,紧挨着店,靠街边两顶大伞,伞下挂着个“饮子”小招牌,是饽哥他娘摆的水饮摊子。因天气转暖,出城踏青的人多,他娘让他每晚煮些漉梨浆、卤梅水、甘草水,趁过节摆在桥头,好卖些钱。

“娘。”饽哥走到水摊边,轻声叫道。

他娘尹氏,四十多岁,双眼已盲了十来年,但面容端洁,仍可见当年之标致。她生性要强,极爱整洁,衣衫虽然全都旧了,却每天都要换干净。当然,都是由饽哥来洗。

这时,他娘正侧着脸,跟旁边伞下一个喝水的客人说话。那人在大讲林灵素、神仙、祥瑞什么的。听到饽哥的声音,他娘忙回过脸,脸上顿时露出慈爱:“勃儿啊,跑了这一上午,渴了吧,赶紧歇一歇,喝碗梨浆。”他娘说着,伸手去摸小桌边的木勺和碗,要给他舀水。

饽哥忙道:“娘,我不渴。”

他娘仍满脸慈爱,柔声问道:“噢,那好,等渴了再喝。对了,东西取到了吗?”

“取到了。”

“那你扶娘进屋里去。”

“好,娘,你慢点。”

旁边那客人羡叹道:“母慈子孝,难得!”

他们家就在温家茶食店后边,饽哥将木架挎在臂弯,腾出手扶着娘回到家里,开门进去后,他娘尹氏照常收起慈笑:“把门关起来!”

饽哥放下饼笼,关好了门。

“东西给我!”

饽哥打开饼笼,用两根指头捻起那个香袋,放到尹氏张开的手掌中,尹氏仔细捏摸了一番,而后道:“成了,你去卖饼吧。”

“娘,那个姓康的说有人绑走了他的妻儿。这香袋——”

尹氏神色微变,但随即冷冷道:“不用管那么多,你走吧。”

饽哥只得答应了一声,扛起饼笼开门出去了。

听着饽哥的脚步声出了门,混入街上谈笑、吆喝、驴牛、车轮的嘈杂声海之中,再辨不出,尹氏仔细闩好门,仍侧耳静待了片刻,确信屋里没人后,才慢慢走进自己卧房。

她来到床边的柜子前,从脖颈上取下钥匙串,摸寻着打开柜锁,手伸到下层最角落,从一摞衣服下取出一个小楠木盒,又从钥匙串中摸到一把小钥匙,打开盒盖,用手指一一摸着清点里面的东西:螺钿小首饰盒里一副金耳环、三枚玛瑙戒指、一个银镯子、三根银钗、一卷房屋田产文书、三块小银饼——一块三两,两块一两。一样不缺,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