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疑踪(第2/10页)

虽说闻名不如见面,可是柳国熙和我心目中的“专家”形象还是有天壤之别。他四十出头,身材矮小,圆圆的脸孔晒得黝黑,身上的T恤衫脏兮兮的,估计有一个星期没有洗过了。陪同他一起的是他带的研究生李焱和社科院考古所的副研究员钱浩文。

我和秦思伟本打算就此告辞,可是柳国熙再三挽留,坚持让我们住一晚。盛情难却,于是我们跟着他们来到考察队的驻地——村南的一户农家。这是一个两进的小院子,前院儿的三间房租给了考察队,主人牛福来和他媳妇沈秀凤住在后院,也负责考察队的一日三餐和生活起居。我们进院的时候,沈秀凤已经把饭菜摆上了桌,招呼我们炕上坐。

晚餐是当地寻常的农家饭,有锅盖一样大的烙饼、大盆的土豆炖粉条、八分肥的肉片炒豆腐、不知道什么青菜煮的汤和油汪汪的炒土鸡蛋。除了我和谢汝辉之外,所有人的胃口都特别好。

“柳老师,你们就这么几个人,怎么挖掘遗址呢?”肚子基本上填饱以后,秦思伟的好奇心发作了。

“我们这次只是实地考察。”柳国熙说,“为下个月的挖掘工作制订方案。

“不是说挖到好东西了?”蒋应羽放下手里的筷子。

“不是我们挖到的。”柳国熙开心地说,“是牛福来前两天锄地的时候刨出来的。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拿回来给我看。你们猜怎么样?居然是一件典型的红山玉猪龙,虽然有点残。”

“哟,真的是玉猪龙?”一直一言不发的谢汝辉激动地问,“能不能让我们也开开眼啊?”

“谢老也是收藏发烧友。”蒋应羽挤眉弄眼地对我说,“他的工资有一半都给潘家园作贡献了。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过真家伙。”

谢汝辉表情尴尬地咳嗽了一声。

“您老别急,先吃饭嘛。”钱浩文给他盛了一碗汤,“柳老师已经说服福来把玉猪龙捐出来了,将来它就放在我们考古所。我们还打算开一个研讨会,您想看,机会有的是嘛。”

“为什么叫玉……猪龙呢?”秦思伟怕人家笑话他不懂行,于是贴在我耳边低声问,“到底是玉猪还是玉龙?”

“简单地说,就是猪首龙身的玉龙。据说猪在红山文化时期既代表财富,又代表勇猛,所以很受先民的崇拜。”我悄悄告诉他,“你知道华夏银行那个C形龙标志吧?那图案就是赤峰一带出土的一条红山时期的碧玉猪龙,号称中华第一龙,现收藏在国家博物馆。”

“哦……原来如此。”他点点头,“这样说来,玉猪龙应该很值钱吧?”

“当然值钱啦。”钱浩文似乎觉得秦思伟多此一问,“一件玉猪龙至少也值一百万,要是拿到国外,估计还能翻几番。”

“啊?值这么多钱啊!”秦思伟大惊小怪地说,“那牛福来把它捐献出来,岂不是亏了?”

“怎么能这么说呢?”柳国熙不快地说,“玉猪龙是文物,归国家所有。这是《文物法》规定的。而且,我们也会给捐献者一定的补偿啊。”

“那也补不了一百万嘛。”秦思伟小声嘀咕了一句。我在桌子底下踢了他一脚,让他闭嘴。我可不想在饭桌上接受普法教育。

“柳老师,我想趁天还没黑去遗址转转。”蒋应羽问柳国熙,“那里离村子不远吧?”

“不远,出了村子往东南方向大概一公里就是兴隆洼遗址。”柳国熙说,“明天去也来得及呀。”

“我带了小摄像机,想拍一组遗址黄昏时的镜头,回去剪在片子里。”

柳国熙看了看手表:“我一会儿还要去走访几个村民。让浩文带你去吧,李焱跟着我就行了。”

“那我们现在就走吧。”钱浩文对蒋应羽说,“去遗址没法开车,要走将近半个小时呢。”

他们背着摄像机出发了。谢汝辉继续缠着柳国熙要看玉猪龙,秦思伟也在一旁煽风点火,起哄要瞻仰国宝,任凭我在桌底下怎么踢他也没用。

“柳老师,就给谢老他们看看嘛。”李焱说。

柳国熙无奈地笑着,转身翻开炕头厚厚的毡垫,从最底下一层摸出一个蓝布手绢包成的小包。谢汝辉迫不及待地凑了上去。柳国熙打开手绢,露出一件小小的白色玉器。这件玉猪龙是用岫玉雕成的,身体弯曲成C形,直径不到一寸,猪头上的耳朵缺了一块,鼻子部分有黄色的沁色。

“怎么这么小啊。”秦思伟惊讶不已,“这就值上百万?”

谢汝辉则是呆呆地盯着玉猪龙,那垂涎三尺的表情就像一只饿了一个星期的猫看到了肥美的活鱼一样。这时候,沈秀凤给我们端来茶水,开始收拾餐桌。柳国熙迅速地把玉猪龙包好塞到口袋里,等沈秀凤出去了,才小心翼翼地把它重新压到毡子下面。谢汝辉恋恋不舍地扫了毡子一眼,轻轻叹了口气,显然还没看够。

喝了一杯茶,柳国熙和李焱收拾东西准备去走访村民。我和秦思伟无事可做,于是打算到村子附近转转。从牛福来家出来后,他一路走,一边不停地用脚踢着土路上的石块和土疙瘩。

“干什么呢?”我拉住他,“你不会想一脚踢出个玉猪龙吧?”

“牛福来能刨出来,我怎么就不行呢?”秦思伟继续一步一踢,像是在练习走正步。

“省省吧,要是这里真有古玉,人家村民修路的时候早就给刨走了。”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他懊恼不已。我笑了笑,没理他。

“你说牛福来多亏啊。要是他把那玉猪龙卖了,现在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后半辈子都不用种地耕田啦。”

“卖了?你说得轻巧。”我打断他,“私自倒卖文物,被抓住要坐牢的。”

“嗯,那倒也是。”秦思伟点头,“柳国熙已经知道他手里有玉猪龙,他想不捐恐怕也不行。看来牛福来是没有发财的命哟。”

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走出了村子。兴隆洼村的东南面不远处有一座小山,山的北坡下面就是兴隆洼遗址。只可惜天已经黑了,我们爬到半山腰往下看,只能看到村子里的点点灯火,其他地方都是黑漆漆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