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码(第2/13页)

“你在咱们旗里也是大名鼎鼎喽,怎么能说不争气。”郑校长充满慈爱地说,“时间过得真快啊。我还记得你二十多年前的那副熊样子,动不动就跟人家打架。呵呵,现在,你家闺女都快上中学了吧?”

“快了,快了,明年就小升初。”老顾高声说,“我想让她以后也考咱们实验高中,做您的学生。就是不知道她能不能考上啊。”

“恐怕不行喽。”郑校长的脸上飘过一阵阴云,“到年底我就该退休了。唉,算起来我教书教了将近三十年喽,该歇歇啦。”

“不过您……也算是功成身退呀。”陈信业的圆脸此刻已经红得像熟透了的樱桃,“培养出了一个高考状元,咱们实验高中这下真的抖起来啦。”

“校长,听说教育局要安排您给旗里其他学校传授经验?”孙亮有几分谄媚地说,“说是旗里好几个中学都想推行咱们的军事化管理?”

“我看也是病急乱投医。”尹玉芬不冷不热地说,“要是剪剪头发、换换衣服就可以培养出高考状元,那倒是简单了。我们也不用挖空心思研究教法、教案什么的了。”郑校长抬头看看她那始终紧绷的面孔,似乎想说什么,犹豫了一下,只是兀自摇了摇头,没有开口。

“我吃饱了,出去走走。”一直保持沉默的任旭玲放下筷子,朝大家礼节性地点点头,转身离开了餐厅。

“这孩子最近怎么了?”尹玉芬看着任旭玲的背影,“所有人众星捧月似的围着她转,她倒是一点都不领情嘛。”

“这孩子本来就内向。”李海霞低头挑拣着碗里的羊杂,“再说啦,小小年纪,天天被一群莫名其妙的人围着,换谁也不舒服。”

“一夜成名不习惯啦?”尹玉芬不以为然地说,“不过她这次发挥得还不错。之前历次摸底,虽然她一直在自治区排名前几位,但是不稳定。”

“凭任旭玲的实力,考个一流的重点大学一点问题都没有,无非就是能不能拿到自治区第一。”陈信业斜着眼问她,“尹老师,我记得您儿子和她一个班吧?最后录到哪儿了?”

“我也吃好了。”尹玉芬皱着眉推开碗筷,扭头走了。

李海霞推了推陈信业:“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呢?她儿子只上了大专线,正跟着下一届复读呢。你这不是捣乱吗?”

“哦,我不知道啊,随口问问嘛。”陈信业满不在乎地夹起一块风干肉塞到嘴里,“我说她怎么老看任旭玲不顺眼呢,忌妒人家嘛。小气!”

“你少说两句会死啊。”孙亮隔着桌子瞪了陈信业一眼,“明知道她那个人就那副德行。唉,说不定明年上面要提她做校长呢,到时候不给你小鞋穿才怪。”

“老校长还没退呢,轮得到她唧唧歪歪吗?”陈信业撇着嘴,“再说,提不提她还不一定呢。说不定到时候领导们改主意了,提孙老师你也不一定嘛。”

“好啦,好啦,别说这些啦。”郑校长出来打圆场了。老顾不失时机地劝大家再喝一杯。我推说喝多了头疼,想透透气,逃离了酒气熏天的餐厅。

外面阳光灿烂,我走到院子里,深吸了几口新鲜空气,感觉脑子里的眩晕劲儿在慢慢消退。这“闷倒驴”实在是酒如其名,驴都能被放倒,喝多了不知道会不会出人命。唉,这哪里是饮料,分明就是杀人工具!咦?难道我真的喝晕了?怎么看见花坛边站着两个任旭玲?我晃了晃脑袋,定睛细看,原来是任旭玲正在和一个跟她年纪相仿的女孩儿说话。两个女孩儿高矮胖瘦差不多,都长着圆圆的脸,戴着框架眼镜。再加上整齐划一的齐耳短发和白T恤、豆绿色百褶裙,一眼望去,很容易看成是一个人。仔细看才发现,其实不一样。

这时,两个女孩儿刚好转过身,看到了我。任旭玲微笑着冲我挥挥手,另外那个女孩儿贴在她耳边嘀咕了几句,低头匆匆从我身边跑过,钻进了宾馆。

“一个同学。”任旭玲告诉我,“高二的学妹,来这里打工的。”

“原来是同学啊。看起来好像啊,我差点把你们弄混了。”

“哦,我们学校的女生看起来都差不多。”她唇边浮现出一丝苦笑,“这就是郑校长军事化管理的结果。所有学生只能穿校服,还要求女生必须剪这种头发。我们都习惯了。”

“男生呢?都剃秃头?”

“男生要剃成寸头,很短的那种。”她第一次露出开心的笑,“所以我们学校的学生,不仔细看基本上都一个样。”

“上了大学就好了。”我说,“你想留多长的头发都没人管。”

“小玲……”郑校长和孙亮出现在大厅台阶上,“看见尹老师没有?”

任旭玲摇摇头:“我刚才遇到葛瑶了,和她聊了一会儿。没看见尹老师啊。”

“葛瑶?她在这里做什么?”郑校长吃惊地问,“高二的学生现在应该在上补习班啊。”

“她来打工的。”任旭玲惴惴不安地说,“葛瑶……应该不用补习了吧?”

孙亮点点头:“也是,葛瑶上不上补习班都没关系。”

郑校长心事重重地问任旭玲:“你中午没吃什么东西啊,不舒服吗?”

“没有,我已经吃得很饱了。”任旭玲低下头,扯着衣角。

“是不是我们这么多人,又要喝酒抽烟,你不习惯啊。”郑校长追问,“你要是觉得无聊,晚上可以让服务员把饭送到房间去吃。”

“不用,我没关系。”任旭玲的头垂得更低了。

“嗯,吃不惯住不惯就跟我说,别老一个人闷着。”郑校长说,“累了吧?回房间休息吧,下午还要去温泉。”任旭玲似乎一直在等他这句话,飞快地跟我们说了声“再见”,便向楼上跑去。

“唉,我们小地方的孩子,不太懂场面上的事情。”郑校长没话找话地对我说,“以后小玲去北京读书,还请你们有空多关照啊。”

“您太客气了。”我说,“老顾和秦思伟呢?不会还在喝吧?”

“哎呀,别提了,顾宁喝多了,小秦扶他回房间啦。”郑校长带着几分责备的语调,“唉,四十多岁的人了,就是爱喝酒,逢酒必喝,逢喝必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