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刀柄上的指纹(第2/5页)

马笑中拿起圆珠笔又要扔,吓得夏流一缩脖子,老实了。

“她俩是‘拉拉’?”马笑中问。

“不是吧……也许是?嗨,我也说不准,大家就是玩玩,没人较真。”夏流说。

“玩玩?这回玩出人命来了!”马笑中厉声说,“他妈的你们这帮王八蛋还有没有点儿正事干!给我滚回家老老实实候着,随叫随到,听见没有?”

夏流跟听到特赦令似的,笑得像哭一样,站起来点头哈腰,然后蹲在地上摸索了半天,捡起一个东西要走。马笑中说:“你捡的什么玩意儿?”他不吭声。马笑中追了一句:“张开手我看看。”他才很无奈地张开手,掌心里卧着一个泥丸。郭小芬厌恶地扭过头去。马笑中没看清似的说:“手抬高点。”夏流刚刚把巴掌抬到下巴的高度,马笑中突然大吼一声,吓得他把嘴一张,说时迟那时快,马笑中在他的手背上一打,泥丸像被倒钩的球儿,不偏不倚落进了夏流的嘴里。夏流惊得嗝喽一声,泥丸就咽进了肚子。

马笑中哈哈大笑起来:“这才叫‘被窝里放屁自产自销’——滚!”

看着夏流那臃肿的背影,马笑中对郭小芬说:“这帮人怎么都跟猪肉绦虫似的,不仅奇形怪状,还他妈的一个比一个恶心。”

“你也比他好不到哪里去。”郭小芬白了他一眼。

正在这时,田跃进匆匆走进来报告:“所长,刚才司马队长打来电话,说一会儿要召开案情分析会。”

马笑中不耐烦地说:“知道了,你告诉他,我马上就到刑警队去。”

田跃进低声说:“他说他过派出所来。”

“妈的。”马笑中皱起眉头骂了一句。

郭小芬知道他为什么骂:按照本市公安系统内部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发生命案之后,案情分析会在哪里召开,要视初侦结果而定,判定为自杀,则在案发地所属派出所召开,如果判定为他杀,才在分辖的刑警队开。司马凉主动提出要来派出所开会,就是表示这案子不过是一起自杀案。

这里面又有讲究。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对杀人案件的侦破重视程度并不够高。著名作家胡平的《犯罪升级》一书中就写到,我国曾经使用过“重大案件”和“特大案件”的概念,后者比前者要高一个级别。比如,抢劫1千元、盗窃2万元是特大案件,而杀死一个人一般情况下仅仅被列为重大案件。而一个公安人员提职与否,与侦破何等级别的案件多少有直接关系,以至于警察们“不抓要命的,专抓要钱的”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那些杀人犯的嚣张气焰。

欧美发达国家则与此相反,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抢劫案、盗窃案破不了可以谅解,但一旦案件涉及人命,警方会调集全部力量侦缉,直到抓到凶手为止——这就使得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不敢轻易杀人。

于是,公安部有关领导在2004年召开的全国侦破命案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命案必破”的口号,对我国刑侦方向进行了重大调整,以侦破命案为刑侦工作的第一重点,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这一口号的提出对我国杀人罪犯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仅仅在2005年,杀人案件的发案数就比2004年下降了15.9%。

但是,几乎从口号提出的那一刻起,各种有争议的声音就没有中断过。

刑侦学上有个词叫“犯罪黑数”,是指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永远也无法侦破的案件,著名的“开膛手杰克”案件就是一例迄今未破的谜案。就算是云集了明智小五郎、金田一、古畑任三郎、御手洗洁、汤川学等著名侦探的日本,命案侦破率也才达到92%,绝对做不到“命案必破”。于是有人说,“命案必破”和“限期破案”一样,都是不实事求是的提法。

既然上级提出“命案必破”,而事实上又有一些案件确实侦破不了,侦破不了接踵而来的就是处分,公安人员该怎么应对呢?

答案就是“不破不立”。

破不了的案子,干脆说成并非刑事案件,于是不予立案,既然不予立案,就不需要进行刑事侦查,当然就不存在侦破与否的问题了。

这种现象不能说普遍,但在一些公安部门确实存在。比如2004年5月6日,人民大学女生周燕芬在江西南昌实习期间被发现缢死于出租屋内,现场存在多处疑点,但当地警方一直不予立案,并在首次尸检后将案件定性为自杀。再比如发生在2008年4月5日的谭静事件。

这两起事件引发舆论一片哗然。谭静事件震动尤大,义愤填膺的网友们纷纷发帖指出其中的种种疑点。中国四大推理咨询机构之一——无锡的“溪香舍”主动提出希望重新侦办这一案件,并且不要半文酬劳地协助警方工作,却被有关机构拒绝了。

刚刚发生的杨薇命案,看样子司马凉也想用“自杀”来不予立案。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案情分析会上彻底推翻杨薇是自杀的结论,可是,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无论马笑中还是郭小芬,心里都没有数。因为司马凉是有备而来的,今天凌晨进入现场后,他一直承担了主要的刑侦工作,肯定能拿出一箩筐的证据证明“自杀”这一结论。相较之下,马笑中只有一个上不得台面的老甫讲的“镜子的故事”。这么一想,他就像扎了钉子的自行车轮胎,泄气得很。

案情分析会在派出所的会议室里召开。会议室不大,只有20平方米左右,东头有台投影仪,西头吊着一张投影用的屏幕,墙上挂满了色泽深浅不一的锦旗,尿芥子似的。中间一条长桌,桌子上杂志、烟灰缸、一次性杯子,什么都有,几把黑色的折叠椅围着桌子歪七扭八地摆放着,凌乱如会议刚刚结束一般。

参加会议的人有司马凉、马笑中、丰奇、田跃进,昨晚跟司马凉一起勘察现场的两名刑警,还有一位姓郑的法医。

郭小芬也被马笑中拉进了会议室。司马凉一看见她就认出来了,正是曾经在分局档案室里和他起过冲突的那名记者,于是目不斜视地冒出冷冷一句:“不是我们警方的人,出去!”

马笑中装成吃惊的样子,往桌子底下看了一眼,抬起头说:“司马队长,这屋没外人呀?”

司马凉抬起胳膊,一指郭小芬。

马笑中趴在他耳边,用全屋子人都能听清楚的“低声”说:“司马队长,这女记者仗着盘儿靓没少给我气受,我他妈早就想让她滚蛋了,可是不行啊,您还记得当初为了侦破系列命案时组建的专案组吧,许局长和李书记批准她加入的,到现在了还没辞退她,她也赖着不走,所以她还真是咱们警方的人。要想把她赶出这屋,得先给许局长和李书记打招呼,我这儿有他俩的手机号码,您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