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第3/3页)

“要我弄茶喝吗?”我从书中抽身出来问道。

没有回答。

我还是泡了茶,并放了一杯在他身旁的桌上。

一小时后,那杯茶原封不动地冷了。我泡了一壶新茶,又挨着他放了一个热气腾腾的杯子在桌上。他对我的每一个动作都毫无知觉。

我轻轻地抬起他手中的书,看它的封面。那是维达·温特的第四本书。我把书恢复原位,仔细端详我父亲的脸。他不能听到我,也不能看见我。他正身处另一个世界,我好像是一个鬼魂。

这是我对温特的第一个记忆。

第二则细节是一幅肖像。一幅侧面肖像,明暗对比强烈,巨大的肖像居高临下,使得在它下面等车的上下班旅客都显得很矮小。那只是一张糊在地铁站内的招贴板上的宣传照,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它所刻画的形象却携着一股子庄严和神圣,犹如被遗忘已久的女王和远古文明所雕刻的石像。凝视肖像上眼睛的优美弧度,颧骨明晰流畅的轮廓,鼻子完美无瑕的线条及比例,你会大感惊讶,人类变化的偶然结果却能创造出一件类似肖像中的形象这样完美到不可思议的东西。这样的骨骼,若被未来的考古学家发现,会被视为一件工艺品,不是自然的粗糙产物,而是代表了艺术探索的最高峰。装饰这些骨骼的皮肤像雪花石膏一样泛着一种凝脂般的光泽,与之相比,那头精心设计的金铜色卷发更为光彩夺目,它们恰到好处地散落在漂亮的太阳穴和纤直、优美的颈项上。

仿佛还嫌美得不够,上帝又为她添上了一对非凡的眼眸。在摄影师娴熟的技术下,它们呈现出一种超人类的绿,绿得犹如教堂的玻璃窗,又像是翡翠或绿色的硬糖,它们不动声色地注视着下面上下班旅客的脑袋。我不知道那天其他行人是否对这幅图片有着和我一样的感觉;他们读过温特的书,所以他们或许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对我而言,望着那双又大又绿的眼睛,我禁不住想起那句俗话:“眼睛是通向心灵的大门。”可当我凝视她那双不动声色的绿色眼睛,我记得自己认为这个女人没有灵魂。

这些就是我收到信的那个晚上对维达·温特的所有了解。我对她知道得不多。尽管仔细想一想,或许别人也只知道这些。因为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维达·温特——知道她的名字、她的脸、她写的书——但是与此同时,没有人了解她。她的秘密和她的故事一样有名,她全然是一个谜。

好吧,假如这封信是可信的,那么维达·温特是想说出有关她自己的真相。这本来就够奇怪的了,但是我想到的第二件事情更为奇怪:为什么她要把真相说给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