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利朋在行动(第2/3页)

“啊,真有福气!不过,经历了这次的不幸,他的旅行热会大减的。他会把自己闷在家里不见人吧,你说呢,弗兰索。”

“主人并没有什么改变。他还是无法在家里安静的呆着。这次旅行是事故发生后的第二次了。”

“噢,真是令人惊讶!我不该这么大惊小怪的。我可以猜出他第一次的旅行地和目的。我们来赌拿破仑金币。他一定是去看威尔森测验了。我猜的对不对?”

“威尔森测验是什么?”

“你没听说过?威尔森是一家大型抽水机制造公司的老板。他每年提供一万法郎的奖金,征求抽水功力比他的产品大的抽水机的制造者。今年的活动就在上周三进行的。波瓦拉是这一行当里的人,他该会很关心的。”

“我真的很同情你。不过,你得给我拿破仑金币了。主人是周三出的门,但他去的是贝尔基。”

“啊,这……”利朋边笑边说,“真是的,早知道不赌就好了。可是,”他又像是抓住了什么证据,“说不定是我赢呢!从贝尔基也可到达伦敦,伦敦不也可以到贝尔基吗?真是长途旅行啊!”

“不可能那么远的,只去了周三周四两天。”

“这才好呢!我就跟别人不同,越是没人看好的注,我越是爱下。”两人就输赢问题争来争去的。波瓦拉很快就要到家,管家最后不得不离开。

波瓦拉七点左右回的。

“抱歉打扰你。”利朋说,“还有两三个问题想要请教你。不知你什么时候有空。”

“我想现在就可以。只是我要换身衣服,吃了饭。你可能要等一个小时左右。你吃饭了吗?”

“吃了过来的。我想就在这里等吧。”

“那还是请你去书房。你可以在那里看看书。”

波瓦拉进到书房时,暖炉上的钟指向八点半。在安乐椅上一落座,他就说:“我们可以开始了。” ※棒槌学堂 の 精校E书※

“有几个不得不说的事。”利朋说,“你被我们列入了嫌疑人名单。但这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像这种事情,我们必须首先清楚丈夫的立场。我想你应该能够理解。这不过是案件调查的必备程序。我也不想履行这种不愉快的形式主义行动。但休威先生有指示,不做不行。”

“你不必如此拐弯抹角,你就直说是我杀死她好了!”

“我绝不是这个意思!这类案件,只要跟死者有关系,都得列入调查对象。这是我们的日常任务,我不过是奉命行事。”

“好,那你就问吧!既然是你的任务,我也没办法。”

“厅长希望你能亲口告诉我,晚宴之后到周四晚上,你是如何打发的。”

波瓦拉表情沉痛,嘴唇紧闭,有一会没出声。他严肃地说:“从那以后,我就不太愿意回想当时的情形。实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当时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疯了。”

“我理解你的痛苦。但是请你坚强一些。”

“好吧。不管当时是多么的狂乱无形,至少是慢慢地有些平静了,找回些自己的感觉了。

“她私奔之后,我像梦游人一般,反应迟钝,跟原来判然有别。周一我照常上班,按时回家。晚饭后我打开桶子,还是兴味索然。第二天,也就是周二早上,我按时上班。但只在那里呆了一个小时就熬不下去了,根本无心工作。强装若无其事的样子让我的情绪变得很紧张。我想放松一下自己,单独呆一会儿。于是。我梦游一般地走出公司大门,走上人行道,又走下地铁。在那里,我看见墙上‘往维桑鲁’方向指示。忽然想,或许维桑鲁森林才是我的避难所。我不必担心会遇到熟人,可以安心散步。我坐上地铁去了。我选择行人不多的小路漫步,在那里度过了整个上午。筋骨运动了,虽稍感疲劳,但情绪有了缓解。我想回到生活本来的样子。我意识到我得找个人好好说说,解解心里的闷。要不我会真的疯了去。这时,我想到了我弟弟阿鲁曼。他一定能理解我的心情。尽管他远在贝尔基,我还是决定前往。

“在夏兰顿一家小咖啡馆用过中餐,我给公司和家里打电话说,我要去贝尔基,过两天才回去。我去买了些日常必需品,将手提袋寄存在火车站。午餐时我就想过,最早的火车是四点五分,到那里是半夜了。我决定坐夜行火车,第二天一早就能见着我弟弟了。存好包后,就沿着塞纳河在散步。又坐了站站停的公车去了里约车站,在巴士第的一家咖啡馆吃晚饭。之后,回到火车站,取了手提袋,坐上了十一点二十分开往布里歇的火车。

“车上我昏昏欲睡。到达布里歇之后,我在北广场的一家咖啡店吃早餐。十一点向马里鲁出发。马里鲁距我弟弟家还有四英里远。我居然想,可趁机锻炼身体,不妨徒步前往。到了才发现,他家没人。这时,我才想起他带了夫人外出了。我竟忘得一干二净了。我恼怒极了。一边朝马里鲁的方向慢慢走着,一边在想要不要晚上就赶回巴黎。这时,我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一天了。顶着午后的太阳,我并不急着赶路。再到布里歇时,已经六点了。我在安葩绣大道的一家咖啡馆吃的晚餐,心情亮堂了许多。我打算到剧场去看看。先打电话去马克饭店预约房间,再去莫里剧院观看贝里欧的《特洛伊人》。回到饭店时大约是十一点了。那晚我睡得很香,第二天心情好多了。在布里歇我坐十二点二十的火车,回到巴黎时差不多五点了。想着这次的出行,恍恍惚惚的,像是梦游一般。但同时,又感觉到了独处对心灵的疗效。”

波瓦拉说完,沉默在两人之间持续了一会。波瓦拉讲述的时候,利朋一直在精心地核对着、考察着他的言行的真伪。他没再想要做其他问讯了。至今为止,他找不到这位绅士的有罪证据。最好不要惊动了他,让他有戒备反倒不好了。他说的看起来很合理,没有明显的疑点。

“谢谢,波瓦拉先生。还想请你稍做补充。周二你是几点从公司出来的?”

“九点半左右。”

“在夏兰顿的哪家咖啡馆吃的午餐?”

“不记得了。它是在车站与栈桥中间的那条街上。店的正面是木头装饰的。”

“那时是几点了?”

“一点半左右吧!”

“往家和公司打电话是在哪里?”

“同一家咖啡馆。”

“几点?”

“一个小时后。两点半左右。”

“巴士第广场又是哪家咖啡店?”

“也不记得了。在圣安德瓦鲁的拐角处,面对里约大道。”

“几点去的?”

“差不多八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