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疑凶绘像(第3/10页)



"是的,的确是这样。真正很薄的肉片并不多……"黄杰远不用看照片,所有的场景和细节早已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脑海里,"其他的肉片,普通人想要切出来也并不是很难。嗯,只要是经常做饭的家庭主妇,应该都能做到。"

"但是那一小部分很薄的肉片,已经可以引导警方的思维,让警方觉得:凶手一定是个刀功非常细致精湛的人——进而会对这个人的职业范围进行初步的划定。"

罗飞的语意已经非常明显,黄杰远愕然道:"你是说,那个家伙在残害尸体发泄欲望的时候,故意用切肉机处理了一部分的肉块,目的就是要让警方做出错误的判断?"

"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罗飞保持着严谨的措辞,"因为这些肉片的切割水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黄杰远却难以甘心:"这也许和凶犯作案时的心情有关吧。有的时候压力大,水平就发挥的差一点;或者说每次刚开始的时候做得很细心,渐渐的就会失去耐心,动作越来越粗糙呢?"

"这也是合理的猜测。"罗飞先是点点头,然后又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道,"不过十年前警方就锁定了医生、屠夫等相关人群进行了重点排查,此后你又数年如一日地布下了精心设计的陷阱,而这些工作却没有任何收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应该改变一下思路——或许当初在第一步划定侦查范围的时候便已经出现了偏差?"

黄杰远沉默了。确实,既然存在着不同的可能性,那么把"用刀技巧"作为甄别凶犯的标竿显然是不合适的。良久之后,他才苦笑着自叹道:"难道我从一开始就错了吗?"

"至少从现在看来,我们应该把搜索的范围在扩大一些,不仅仅是医生、屠夫、厨师这些特定的人群,也不仅仅是技术高超的刀手。"

曾日华接着罗飞的话茬说道:"老黄啊,你就不该在酒吧里设置那个检验刀功的道具呢。如果没有那个东西作怪,或许你早就把一一二案件的凶手抓出来了。"

黄杰远却又无奈地摇摇头:"如果不设那个道具,那值得怀疑的对象实在太多了。我已经不是警察的身份,根本没有能力对所有的人展开调查。"

"这倒也是……"曾日华推推眼镜片,自觉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儿。

"凶嫌的范围还是必须要界定的——侦破这样的无头案,这是警方必须要面对的首要任务。只是现在我们得从其他方面重新考虑界定的方法。"说到这里,罗飞便用目光扫视着在座的众人,"有谁愿意提出些见解吗?"

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主动去接罗飞的眼神。大家都在沉思着,毕竟一个贯彻了多年的思路刚刚被推翻,要想建立起令人信服的新体系是需要时间的。

片刻之后却听尹剑说道:"我觉得老黄关于重金属音乐的那套理论很有意思,也许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再深挖一下。"

罗飞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显得并不兴奋。因为这本不算什么新的观点,而且黄杰远在这个方向上已经探询了近十年,能挖的东西只怕早已挖遍了吧?

"慕老师,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这和犯罪心理有关,我们都想听听你的的分析。"尹剑又转头对慕剑云说道。作为会议现场的秘书,他似乎有意识地想挑动一下沉闷的气氛。罗飞暗自赞许:思路是需要互相激发的,如果能形成热烈讨论的氛围,那效果会比众人各自独思要好得多。

"在这一点上,我赞同老黄的分析——"慕剑云被成功地逗开了口,"——另类的音乐很可能便是联系凶犯和死者的纽带。因为这是死者生前的爱好,而这爱好又恰恰和死亡、暴力及性有关。根据这一点,再加上当年其他人对死者的描述,我们可以大致揣摩出死者生前的性格特征:她应该是个敏感的女孩,思维的复杂性要超过同龄人。这使得她在学校里显得有些孤僻,因为她觉得其他同学很难与自己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于是她把交际的目光放到了校外,凶手和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相识的吧。"

"等等。"曾日华忽然摆了摆手,"我们会不会想复杂了呢?情况也可能很简单:那个变态的凶手和受害人之间只是偶然相遇,而并非一种社交性的犯罪。如果这样的话,那爱好和纽带之类的分析不仅多余,甚至会误导我们的思路呢。"

"不可能是偶发案件的。"黄杰远立刻提出了反驳,"因为凶犯能够对死者尸体进行如此细致的残害,说明案发现场一定是个私密性非常好的空间。而以死者那种敏感而又内向的性格,决不会跟随一个陌生人进入这样的空间。所以凶犯在作案之前,必须先通过某种方式打动死者的内心世界,获得对方的信任才行。"

曾日华恍然地"哦"了一声,不再说什么。罗飞也点点头,同时吩咐身旁的尹剑:"这里有一个推论,凶犯在作案时应该有一个独居的住所,这个住所具备分尸的基本条件——你把这条先记下来。"

尹剑依言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记录到:

"凶犯特征:

1、独居,居处隐秘,能提供分尸场所。"

罗飞这时又看向慕剑云:"慕老师,请你接着往下说。"

慕剑云便继续说道:"现在我们可以尝试一下,站在受害者的角度上分析凶犯会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刚才说了,死者性情敏感,思维的成熟性要超出一般的女孩,所以同龄人很难博得她的青睐。凶犯要想获得死者的认可,从心理年龄上来说至少要比死者超出五岁以上。"

"案发时死者接近二十岁,那就是说,凶犯的年龄至少在二十五岁以上?"尹剑快速盘算了一下,问道,"要不要把这条记下来?"

"你如果要记的话,先写二十八岁。因为我刚才说的是心理年龄,而对于二十到三十岁的男女来说,女生的心理年龄普遍是要超过男生,这个差距大约在三岁左右。这样折算下来,凶犯的实际年龄应该比死者超出八岁以上——除非你们认为凶犯会是一个女性。"

"女性?那怎么可能?"尹剑摇摇头,在笔记本上写下了第二条凶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