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最难的画像(第4/5页)

“五分钟,我觉得,这一张张脸,能看全就不错了。”

“天啊!这也太难了。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张弛不为所动,凝神静气地逐一审视台上的三十人。

张弛之前只匆匆见过这个阵容一面,当时就觉眼花缭乱,毫无头绪。好在他有了心理准备,再看到这个场面,心里平稳了不少,直接排除干扰因素,进入状态,迅速地开始记录特征了。

报告厅里,这时候前所未有的寂静,前排的领导这时抬起头来,专注地盯着大荧幕。

刚到时间,张弛淡定地点头示意第一步完成。而后他被要求转身面向观众。他索性闭上双眼,调整呼吸,等待下一步指令。

“这个栏目的设置真不合理,其他两个嘉宾都是靠自己就能完成任务,张弛的这个任务不确定因素太多,观众的口头表达力、观察力,还有他们之间的默契程度,都是未知数。这不是为难他吗?”小吴压低了声音和陈庭说,为张弛打抱不平。

陈庭拍拍他,让他少安毋躁:“否则怎么争取收视率,夺人眼球呢?压轴表演啊,难度肯定比前两个要大得多。”

被抽中的观众是个年轻的男生,他开始用最简单的词描绘抽选出的嘉宾,笼统得连观众都不知所云。

他一紧张,加上聚光灯的直射,额头的汗很快就流了下来。张弛反而宽慰他:“不用急,画得像不像是我的水平问题,你只要把看到的最真实地说出来就行了。”

对方稳定了下情绪,叙述得比之前稍稍有了点条理,开始增加一些形象的描述。

“他的眉毛是稀松的还是浓密的?脸型和你比是宽还是窄?”张弛开始就细节提问。

男生仔细回忆了下,很快回答。张弛又问了好几个问题,男生还算给力,都回答上了,并没有模棱两可的表述。张弛对照着自己的笔记皱眉思考了一会儿,就结束问答,开始作画。

全场都屏息观看,生怕冷场的主持人方才还妙语连珠,这会儿也安静地站到一边,给予他足够的空间。

何萌在前两日给张弛盲画计时,最短耗时是六分钟,最长耗时是八分钟,而眼下,只有五分钟的时间。

张弛能够发挥出最好水平吗?何萌在后台双手相握为他祈祷。

镜头这时切换过去,给了张弛一个面部特写。他的眼神沉着冷静,炯炯有神地盯着画纸,好像在凝视一件艺术品。嘴里念念有词,画笔如同扫描仪般在画布上来回舞动。有一两分钟时间,他不紧不慢地停留在一个区域反复雕琢,甚至不断擦拭重画。

“时间还来得及吗?”

“这样画肯定来不及了,要挑战失败了。”

现场和报告厅里的观众都坐不住了,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

此刻镜头聚焦到画像上,众人定睛一看,都松了口气,还有一分半钟,而此刻纸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跃然纸上的人物画像。

张弛把画像递给主持人的时候,对方看了一眼就由衷感叹道:“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作出如此完美的画像,请问您平时破案时也是这种神速吗?”

张弛笑着说:“你们节目的要求比较高,公安领导虽然要求也高,不会给这么短的时间。”

报告厅里,众人听了都笑,前排的领导听了都舒心地抬头关注。

“不过,一旦需要涉及犯罪模拟画像,往往案件难度特别高,时间上非常紧迫,这时候画像就不是个简单的作画过程。模拟画像需要许多前期工作,包括了解案情、参与现场,当中涉及目击者的情绪安抚、回忆,以及画像后的校正修整。最终定稿需要今天画像时间的至少十倍。即使这样,有时候破案条件不够完备,画像的效果并不是每次都会很好。”

“我们张警官的回答很实在,公安工作的确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得多,那今天您对自己的画像有没有把握?”

张弛严肃地说:“我只能说已经尽力了,至于结果,顺其自然。”

刘队凑到顾志昌旁边小声笑言:“今天你徒弟倒是把平时的傲劲儿都收起来了,发挥也算稳定。”

“你可别说我偏爱他。我很少看错人,也极少收徒弟。但这小子的确是可造之才,聪明又不恃才傲物,机灵又肯脚踏实地。只要压力适度,机会多些,后面大案特案还是要多指望他呢。”

刘队只有笑着摇头:“行行行,说起这个徒弟,你嘴里的溢美之词永远是变着花样地蹦出来,我怕了你。”

电视上,答案快要揭晓了,大家屏息观看。

这时,刘队的手机振动起来,一看号码,他面色凝重地起身离开,快步走到报告厅外,马上接通。

“陈局长,您好,有什么指示?”

“你们这里是不是有个民警叫张弛?”

“是,刚刚调到我们队里。”

“我听朋友说电视上有我们公安民警参加真人秀。这个年轻人有点真才实干,平时表现怎么样?”

“领导,张弛这个同志算是比较勤奋,也的确有天赋,到我们这里后依靠画像破过两个案子,其中一起是连环杀人重案。”

“很好。我有个想法,建议你们考虑下。现在全国各地的案件,不少都需要他这样的人才来协助破案。如果能把他调到部里来,派到各省也相对方便点,算本职工作,不耽误。就是不知道他本人意愿如何?”

“好的,您的话我一定第一时间转告他。”

“不用,我就是和你说一声,到时候你们还要配合。下周正好我要去一趟你们市,我直接和他谈,到时候你来安排。总之,一旦到部里来任职,前景发展、福利分房这些,你让他都不用有顾虑。”

“好的,我明白了。等他回来,我会马上和您的秘书约定时间,尽早安排。请您放心。”刘队恭恭敬敬地挂了电话,在门外抽了根烟,而后悄无声息地回到座位上。

顾志昌朝他看一眼,刘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老顾啊,你做好心理准备,我们这里庙小,你的徒弟很快就要留不住了。”

顾志昌哑然失笑:“这也太快了吧?我刚才还说什么来着,这金子的光都吸引了上头了?”

“可不是?公安部刑侦局局长亲自来电,就为了调他的事。”

顾志昌侧身靠过去,关切地问:“动真格的?”

“这可不是开玩笑,话里话外,房子位子都不差,就差他过去。你这个师傅位子还没坐热,眼看着就要成光杆司令了。”

顾志昌面色有点难看,道:“这是下了死命令了?”

“死命令说不上,至少组织放行是必须的,但还是尊重他的个人意愿。可你说这么好的发展机会,高大上的平台,优厚的待遇,哪个普通的青年民警愿意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