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名字——藤田组伪钞事件 - 5 -(第2/2页)

当时,佐藤发现的伪钞计有:大阪府十八张、堺县八张、滋贺县六张、和歌山县一张、爱知县两张、高知县三张、冈山县五张、广岛县十三张、神奈川县四张、三重县一张,总计六十一张,全部都是贰圆纸币。经调查,除了爱知县发现的两张伪钞是从神奈川县流入的,其余统统来自大阪地方的客商。

奥村和本田两人的收获远不及佐藤,分别只发现了若干张伪钞,而其中大部分也是从大阪地方流入的。

根据三人的调查结果分析,估算还有为数成百的伪钞在全国范围内流通,按照佐藤的推定,其源头应该就在大阪地方。

经过大半年的调查,关于伪钞案的侦查进展仅止于此,无异于原地踏步,这让安藤中警视非常焦虑。

贰圆纸币正面的图案,正中央上半部是两只凤凰振翅相向合围着一个长条状的六边框,框内满血反白印着“金贰圆”几个粗字;凤凰的下面是两条龙面对面地拱抱着一个由五个半圆相连而成的长葫芦,葫芦内印有菱形底纹,菱形之上则以朱红色行书体叠压着“明治通宝”的字样。这是正面中央的主图案。正中央的凤凰上方还印有十六瓣菊花图案,菊花的左右各有四个饰物边复杂的圆环,环内从左至右印有篆书体的“大日本政府大藏省”;圆环下则是腰带状的装饰图案分垂两侧,再往下连接着菊花与桐花交错的图案,一直与龙尾相交。中心图案的四隅是四个以锯齿状花边围饰的勋章似的圆徽,圆徽内印有“贰”字,同时还有反白的英文字“TWO YEN”分拆成两部分见缝插针地挤在“贰”字的上下,汉字及英文字母下分别衬印着底纹,整个设计显得十分复杂繁琐。纸币正面的颜色是近乎黑色的深青色。在票面左上方还有半枚“出納頭”骑缝印,骑缝印以较整个票面稍淡的浅青色印刷,印的框边以连续的菱形图案串联而成,矩形中间密布着非常细小的“2”和“贰”字。由于贰圆钞整体呈青色,所以一般俗称其为“青币”。

纸币的背面图案是整体浅褐的底色。中间部分从上到下排列着几个大大的圆形,圆形呈连环状串在一起,环内共八朵菊花合围着“贰”和“TWO YEN”的文字,圆环外则是用“金圆”的文字以及贝壳组成的花环图案,贝壳的设计灵感似乎来源于它在中国古代就是一种通货。

中间部分的左右两个圆形中,各有一只孔雀开着满屏,相向而峙。在这个主图案的外面,还有一些复杂的纹样将中间的图案围抱着,内侧是文鸟,外侧则是六只蜻蜓张开翅膀停立着,蜻蜓的足几乎看不见。

票面中央有一方椭圆形朱印,内印篆书体的“大日本帝国政府大藏卿”几个字,排成两行,朱印内外分别以蔓藤纹样和“卍”字纹样的图案点缀、环绕,两行篆字的左右另有菊花图案充填,菊花的十六瓣花瓣略有些肥厚,看上去仿佛菊花瓣浮在圆形底纹上似的。

票面左上部露着一方深青色小圆骑缝印“記錄頭”的下半部,可以看出“錄頭”两字及其周边的装饰花纹。票面上下方各有由“はて5725”等日文假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成的编号。

这是使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东福瑙曼印刷公司制作的贰圆钞铜版,由大藏省印钞局自己印制的纸币。明治政府委托该公司印制日本纸币是从明治三年(1870)闰十月开始的,印制完成的纸币从德国运回日本,所以也被称为“日耳曼纸币”。日耳曼是德国的意思。初时壹圆、贰圆、拾圆的纸币统统是由德国印制并运返日本的,后来因“西南战争”爆发,纸币的需求量猛增,于是由东福瑙曼公司制作同样的铜版送到日本,大藏省印钞局也开始印制纸币了。

然而,真钞和伪钞究竟何处有细微差异?鉴别伪钞的要点又是什么?对于这一点,尾佐竹猛所著的《明治秘史·疑狱难狱》以及《世外井上公传》都没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