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名字——藤田组伪钞事件 - 9 -(第2/3页)

“噢噢。”

“不瞒您二位,我其实有在学习谣曲,最近恰好在练习这首《熊坂》,所以我知道的只不过是从谣曲书本上的解说中看来的,现学现卖的。”

“谣曲中的熊坂长范也是个江洋大盗吧?”

“没错……说有个游方僧来到美浓国的赤坂这个地方,夜晚正通宵读经,熊坂长范的幽灵突然出现,对着僧人忏悔自己所做过的坏事,讲述了自己和手下一众喽啰夜袭住宿在这家客栈的澳洲金货商人吉次,结果却被牛若丸杀死的经过,恳求僧人替他回向(1),说完就消失了,大概是这么个情节。这首谣曲的内容来自《平家物语》和《义经记》,一直传唱到现在,我想它比起戏曲的《熊坂》应该更加有名吧。”

“看看,与赫赫有名的江洋大盗就一字之差,太容易搞混了,父母给起了这么个名字,才弄得长庵先生遭遇这意想不到的不幸啊!”

相模国爱甲郡中津村出生的老校长再次发出了叹息。

“不过,一方面,世人看到这样的名字认为他就是真正的罪犯;另一方面,当时就有不少人认为弄个名字像是戏曲里的大反派,这是警视厅编造出来的,这种传言还很有市场哩。

“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在《警视厅史》这本书中也写到了。

“可是那个尾佐竹猛却拿自己发现长庵先生担任爱甲郡中津村小学校长时所写的呼吁设立村医院的建言书这事做文章,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得意扬扬地称长庵先生不是捏造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至于长庵先生是怎么掌握伪造国币技术的,却完全不去调查。”

“您说得没错,关于这点尾佐竹猛先生一丁点也没有提及。”

安田翻看着笔记本继续说道:

“有关当时纸币印刷方面的事情,我稍稍做了一点调查,假如您二位不觉得无聊的话,我就概要地介绍一下?”说着,将目光投向伊田和神冈两人。

“那样就有帮助了,您快说说!”

“应该很有趣,您就说给我们听听吧。”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

“那好。您二位先看看这个——可能你们也知道吧,这是明治五年至三十二年流通的日本纸币。”

安田从提包里取出一帧彩色照片递到伊田的手上。

“嗯,我以前只见过照片,但是彩色照片还是第一次见。嗯嗯,上半部分是两只凤凰站立两旁,围着正中的‘金贰圆’这几个字;下半部分两边各有一条龙,中间是‘明治通宝’红字。对了,整体是用青色色调印制的,怪不得被称作‘青纸币’呢。哎,这最上面还有骑缝章的‘納頭’两个字呢。”

伊田凝视着照片喃喃道。

“这是骑缝章‘出納頭’的下半部分,您再看背面。”

伊田将照片翻转过来。

“这面整个是浅褐色的。上面和下面都有大大的圆,圆内是‘贰’字,还有‘TWO YEN’的字样分成两行排列在‘贰’字的上下。票面中央是‘大日本帝国政府大藏卿’的朱印。哦,上面和下面的大圆四周装饰着蜻蜓图案,一、二、三……一共是六只蜻蜓。据说这蜻蜓的脚如果少一对,只有三对的话,就是伪钞,对吧?”

“那只不过是世间一般的说法。事实上,蜻蜓的脚排列得很杂乱,根本看不清有几对。如果用四百倍的放大镜看的话,画面又过大了,什么也看不到了。”

“是啊,蜻蜓少一对脚之类的只不过是世间以讹传讹不负责任的说辞而已。哦,这左上方蓝色的……嗯,这是篆体字,看不太清,好像是‘錄’吧,只印着‘錄頭’两个字。”

“那是骑缝章‘記錄頭’的下半部分。”

“这么看的话,无论是正面还是背面,这图案还有底纹都非常精致呢。”

“菊花纹章、‘金贰圆’、凤凰和龙这些图案是手工雕刻的,其余那些极其复杂的底纹全都是机器雕出来的。这就是明治政府委托德国东福瑙曼印刷公司印制的日本纸币,俗称‘日耳曼纸币’。”

伊田将照片拿给神冈,神冈接过来凑近仔细地观看起来。

“确实制作非常精致,对于之前只见过印制粗陋的藩币、太政币以及大藏省兑换券的普通百姓来说,也难怪要惊得瞪大眼睛了。这套纸币从最高面值的一百元到最低面值的拾钱一共是九种面值,中间的贰圆半改成了贰圆。”

“明治政府推出这套新纸币,是‘废藩置县’(2)之后,全国开始走向统一的缘故。”

“是的,国币推出后将全国各藩随意印制的藩币统统兑换回收了,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范出现伪造,所以才设计制作了如此精致的图案和底纹,照理说,这样精致的纸币再也伪造不出来了啊。”

“是呀,这么精致的纸币伪造起来真的很难啊。”

“政府为防范伪钞真的费尽心思了呢。之前的藩币就有很多伪造的,大藏省兑换券则随着货币价值升高,不光是国内,连国际伪造集团也在暗中纷纷蠢动,就是因为纹样过于简单了。而这套‘日耳曼纸币’的纹样简直复杂到了眼花缭乱的地步,就是防止再有人仿造。还不只这些,政府还让东福瑙曼公司在每一枚纸币上印上编码,正面的‘明治通宝’几个朱红色的字是纸币运送回日本后,大藏省印钞局请来一批书法精湛的能人一枚一枚当场手工书写的。当然这只限于一开始那阵子,后来实在无法持续,才改为雕成铜版文字印上去。”

“什么,一开始是手写的?!纸币的数量那么庞大,那写起来不得要命啊!”

“是要命,但这样做都是为了防范伪造,是看到外国纸币上都印有银行行长的签名,跟外国学的。还有骑缝章‘出納頭’、背面的‘大日本帝国政府大藏卿’的朱印以及骑缝章‘記錄頭’,这些一开始也都是由工人手工盖上去的。”

“这么麻烦怎么跟得上实际需要啊?”

“从明治十年第三批纸币由日本在国内印制开始,之后的票面上‘明治通宝’以及两个骑缝章都改为雕刻成铜版后直接印上去,前者是一个叫武川希贤的雕刻师雕刻的,后者是聘请了一个叫金德尔的英国人雕刻的。不仅这样,从那时开始,明治政府还从德国东福瑙曼公司那里拿到了铜版印版,大藏省印钞局开始自己印制了。”

“从德国那里弄回铜版自己印制,是不是意味着整套印刷机械也都是从德国弄进来的?”

“印刷机械是在那之前两年(明治七年)就向东福瑙曼公司订购的,并且在大藏省印钞局安装调试完毕,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当时的纸币头,就是后来担任大藏省印钞局局长的得能良介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认为日本的纸币在外国印制有损国威,所以一直坚持要在日本国内印制,当然这必须拿到德国雕刻的铜版印版才能做到。得能良介在鹿儿岛出生,与大久保利通、西乡从道等人关系非常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