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混乱的动机(第2/3页)

傍晚6点半,骆松带着萧紫菡来到了第三监狱,经过向监狱方申请得以与高川见面,和往常一样,监狱给他们安排了一间安静的房间。骆松刚一坐定,立即点了一支烟。

高川看着吞云吐雾的骆松,问道:“你不是早戒了吗?什么时候又开始抽烟了?”

萧紫菡插嘴道:“川哥你是不知道,师父他现在烟瘾可大了。”

骆松狠狠地瞪了萧紫菡一眼:“就你话多!”

萧紫菡一愣,这才意识到自己所说的话分明是在揭高川的伤疤,吐了下舌头,冲高川尴尬地笑了笑。

高川面无表情地摆了摆手说:“没事没事,别废话了,说正事吧。”

骆松将案件发生和警方介入调查的始末、自己之前的所有推测,以及在调查中所遇到的难题,尽可能详细地告诉了高川。高川静静地听着,直到骆松提及对程云浩的怀疑时,他打断了骆松。

“不可能!我不相信!他可是程叔叔的儿子!”

“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也不相信云浩会杀人,但目前的情况看来,他确实有嫌疑,不仅是杀人动机的问题,很多事他在故意瞒着我!”因为案情发展还没有讲完就被高川打断,骆松显得有些不耐烦。

“他人现在在什么地方?你们对他采取行动了吗?”

“下午他去了西郊公墓,明天是程老师的忌日,他打算明天一早去扫墓。”

高川的神情顿时黯淡下来,不再说话,骆松能从他的呼吸声中感受到他此时的痛苦。但长时间的沉默使骆松丧失了耐性,他强调道:“我再说一遍,我并没有认定云浩就是凶手,他现在充其量只是嫌疑人之一。有关案子的事情我还没有讲完,你还要不要听了?”

“好吧,你接着说。”

“我说到哪儿了?”骆松气恼地问。

“说到今天上午的事了。”萧紫菡提醒道。

“又出了新案子?”高川的语气依旧平静,听不出一丝惊讶。

“是的。”骆松烦躁地挠了挠头发,“《H城市周刊》的主编刘永昌今天中午被杀了,被杀地点就在他的单位。”

“这就对了。”

“哦?”骆松一下来了精神,“你是说,你一早就料到他会被杀?”

“具体是谁被杀我当然预料不到,但我料到被杀的一定是他们编辑部的。对不起,又打断你了,你接着往下说吧。”

骆松叹了一口气,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语言,接着将今天白天发生的事情从头到尾地向高川讲述了一遍。

……

“这么说,那个新人记者也有可能已经遇害了?”高川听完骆松的讲述后问道。

“只是联络不上,尸体尚未发现,但目前我也只能往最坏的方面去想了。”骆松无奈地说,“对了,和他一起搭档的林旭也有好几天没去上班了。”

“就算报的是普通的失踪案,他们的家人至少也应该上他们单位找去吧,怎么之前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点我们确认过了,徐铭和林旭都不是本市人,平时每个月和老家的父母联系一两次,家人早就习惯了。再加上他们是新来的又是跑外勤的,和坐班的编辑不太熟,直属上司王昭又遇害了,所以这几天他们没去上班,根本不会有人想到他们是失踪。”

“你说徐铭也收到了相同的杀人预告信?”

“是的,在他抽屉里发现的。这也是我觉得奇怪的地方,他和林旭与五年前的那件事无关。”

“猥亵女童案的进展怎么样了?”高川突然问了一个好像与杀人案无关的问题。

骆松没有计较高川突然转移话题,他知道高川的每一个问题都不会是随便问出的,一定是他经过思考后才产生的,于是耐心地说道:“最近没有再发生新的案子,但线索也就随之中断了。我分析过了,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罪犯自己遇到了什么突发事件,二嘛,也许是因为媒体报道的热度下去了。最近有个明星被传出劈腿,媒体报道和社会舆论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件事上,也就是所谓的‘上头条’,我猜罪犯是觉得没法跟这个明星抢头条,想等这个话题的热度降下去了再出手。”

“资讯爆炸的时代,社会热点的更迭速度实在太快了,今天这个明星传出绯闻,明天那个城市发生群体事件,都是老百姓感兴趣的、茶余饭后喜欢谈论的话题,但只要一有新的八卦新闻传出,大众之前还在热议的话题很快就会被新的热点话题取代。媒体只是在消费热点,一旦一个话题被新话题所取代,原先的话题也就失去了报道的价值。在一波又一波新资讯的来袭之下,比如猥亵女童案,当初骂你们骂得最凶的那些网民,现在对那件事恐怕早就淡忘了。”高川语气凝重地说道。

“唯有受害者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饱受着罪犯带给她们的身体和心灵上的痛苦,其实……”骆松顿了一下,语气黯然地说,“网民们骂得对,一想到那些小女孩,我就为自己到现在还没抓到那个畜生感到羞耻。”这时骆松突然两眼一亮,“你是不是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太新也谈不上,就是想说说女童案和连环杀人案之间的联系。”高川终于进入了正题,“今天上午我又重新查阅了近几个月来有关猥亵女童案的媒体报道,有一条引起了我的关注,就是受害女童跳楼自杀事件。”

“是的,我知道,是一个名叫王璐璐的孩子。最先找去她家做采访的,就是《H城市周刊》的记者。”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徐铭和林旭就是去她家做采访的记者。”

“没错,这点我已经确认过了。”骆松的口气有些不以为然,似乎对高川所谓的“新想法”有些失望。

“我认为徐铭和林旭已经死了。”

“嗯。”骆松淡淡地回了一个字。

“你情绪不高啊。”高川笑了笑,问,“你是不是觉得,他们二人即使被杀了,也并非本案的关键人物?”

“不然呢?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凶手的杀人动机与五年前程老师一家被杀有关了,可是徐铭和林旭与五年前的那件事无关啊。”

“我所认为的,与你所想的恰恰相反。”高川清了清嗓子,说出了自己的推断,“我认为,杀徐铭和林旭的动机,正是这场屠杀的导火索。”

“为什么?”骆松的语气并非单纯地提出疑问和不解,更多的是质疑。

“徐铭和林旭在针对猥亵女童案的报道中,完全不考虑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感受,最终导致一名小女孩自杀,同时,媒体的大量报道,助涨了罪犯的嚣张气焰,引发了后来的一阵密集的犯案。杀人预告信的内容,大体与我说的这一点对应上了,凶手一定是认为城市周刊的记者和编辑们没有对五年前程枫华被灭门案进行反思,变本加厉导致悲剧再次发生。凶手幻想自己为正义之化身,以自己认为正义的理由,对城市周刊的事件关联人员进行所谓的‘制裁’,刘永昌作为主编,被杀是符合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