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辕北辙奇异高空坠亡事件(第2/6页)

停在他俩身后的一辆红色布加迪威航,顷刻间被飞来的重物砸得面目全非。车窗全部粉碎,车顶被砸得深深地凹进去,扬起一阵粉尘……

天外来客?

彗星撞地球?

陨石坠落?

天塌了?

这两个几秒钟前的仇敌,现在的铜雕合铸者,脑子里瞬时闪过的念头,完全一致。

仿佛天父的突然降临,战争场面被神力化为了和平世界,使这两个同为人类的物种紧紧拥抱在一起,相互依偎,眼帘中闪着感动的泪花。

足有三分钟,他们一动不动。

“什么情况?”毕竟年长些的老赖终于微微动了一下嘴皮。

小伙子显然还没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张着大嘴直勾勾地盯着老赖,好像在问“你去看看”。

老赖使出吃奶的劲儿,从小伙子的手臂中脱身出来,颤颤巍巍地走向被砸的车子。走了几步,他回头看看小伙子。小伙子依然保持着失魂的姿态。

老赖几乎是直着两条腿挪到近前的。

他揉揉眼睛,定睛一看——

“妈呀!”

老赖顿时体如筛糠,一屁股坐在地上,失去了大脑和身体的控制能力。

图3 南辕北辙

第三节 神探亨特李VS汤姆·克鲁斯

广场派出所的民警老李是第一个接警后赶到现场的基层干警。

发生了命案,精明的保安队长还是在请示上级领导之后,才拨打了一一〇。在派出所的老李到达之前,他让手下老马和黑子将三叔送往医院急救。

据事后群众描述,这个平时令人憎恨的“车位控”,此时已经神志不清,完全丧失行动能力,唯一剩下的生理反应就是筛糠似的抽搐。

在初步断定坠落者已经死亡后,民警老李及时向上级进行了电话汇报。

六点零五,安力为正开着他的破捷达缓慢地爬行在解放路上,车上还坐着一个年轻的干警。即使是周日,解放路依然是拥堵的重灾区。

他正打算前往荣府,分析昨晚发生的怪事。按照事先和荣应泰说好的,今天他带上了警员王亮。

王亮是个农村出身的穷孩子,老家在安徽一个叫不出名儿来的山沟沟里,凭着老村长和乡亲们的凑钱资助,一路读完了公安大学。他的节俭和刻苦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能仅凭六个窝头在图书馆守一天,被校方树为优先典型。毕业后,他在派出所同样是有口皆碑,凡是别人都会犹豫一下的活,都被他二话没说抢了先。但无论在学校还是在派出所,王亮的人缘都不算好,因为他不爱说话。换当下的话说,缺乏亲和力。

或许是经历、性格相近,安力为很喜欢这个沉默而苦干的穷孩子,特意把他调到身边,有心把他培养成得力的助手。

安力为还有一个由副科长贺言成指派的助手叫刘晓伟,是个八面玲珑、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可安力为就是不很喜欢,原因就是,他是个官宦子弟。虽然小刘从未表现出官二代的恶习,并且时时有意隐瞒,比任何人都低调,可谓颇会做人,但安力为就是跟他不对付。每逢要紧事,他总是第一个想到让王亮跟着。

看到毫无动弹迹象的车流,安力为有点烦躁,点上一根烟,还递给王亮一根。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换了别人早把警笛和警灯打开了。这仿佛已经成了各类公务人员的特权。可安力为从不这么干。不单单是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警律,他是从骨子里瞧不起那些一朝权在手,芝麻大官也走哪都人五人六的扰民装逼犯。

安力为和王亮话不多,但很有默契,行动的时候,守候的时候,一个小小的眼神,就能进入完全一致的工作状态。此刻,他们索性一起望着美丽的庭湖,默默地享受这一份难得的“咖啡时光”。

手机铃声和震动猛然一道响起。安力为一看,是副科长贺言成打来的。

“贺科……在解放路……什么?好,我马上到。”安力为看了一下表,“十五分钟。”

一旁的王亮一看安力为的脸色,就明白情况很严重,立即从工具箱拿出警灯,开响警笛。

对面道上的车知趣地分别往前后稍稍避让了一点。安力为看准空当,猛打方向盘,一脚油门蹿上了对面的人行道,往来处风驰电掣地驶去。

然而,在安力为到达之前,这场离奇诡异的坠亡事件已经被一个人称神探亨特李的破了案。

神探亨特李,就是广场派出所的老李。老李是个有理想的基层民警,同时也是个正宗的推理迷。

按他自己的说法,当然那个单词是日本人提出来的,叫作本格推理迷。所谓本格,其实就是正宗、正统、本色的意思,区别于“变格”,可老李对“本格”这俩字尤其较真而迷恋,绝不允许别人随意称他为正宗、正统或本色的推理派。

他的理想,是成为中国的神探亨特。为此他花了近三十年,研究世界各国的推理小说。

和现在的孩子不同,老李接触推理小说的年代,还没有《名侦探柯南》和《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那时连电视机都没有。老李是从程小青的《霍桑探案集》开始的。在那个和世界还未接轨的年代,这甚至都不叫推理小说,而是叫侦探小说、公安小说或犯罪小说。每次反复强调这一点的时候,老李总是会将唾沫星子喷到听众的脸上,但当事人一般没有感觉,因为深深折服而沉浸在老李的气场里,只有旁听者才会看得见那飞扬在空中的闪光液滴。

如今的老李,推理水平今非昔比,因此对霍桑神探早已嗤之以鼻。十年前他已把偶像换成了吉敷竹史、汤川学和金田一耕助。

他在这个群体里也算是小有名气了,所以不仅换了偶像,就连绰号也换了。当然,绰号,是被换的。

原来他的绰号是“龅牙李”,因为他长着一口难看的龅牙。这个绰号虽然听起来很不堪,甚至带有一点侮辱的色彩,可人缘极好的老李居然欣然接受。这个曾用名在被使用了五年后,过了有效期,因为播出了一个特火的美国电视连续剧,叫《神探亨特》。

这回换绰号就不是完全被动的了,说白了其实是老李主动挑唆同事和推友们这样称呼自己的,和某外国民选的结果异曲同工。在接受了无数次的暗示之后,老李的教唆终于起到了“今年过节不收礼”的广告作用,所有人都会意地称他为“神探亨特李”。

去年有一帮文化人怀着对好警察的敬意,以北京反扒队长为原型,拍了一部电影叫《神探亨特张》,很是令老李失落了一阵,就如同被别人抢注了域名一般。好心的年轻同事纷纷以半开玩笑的口吻鼓励他“神探亨特这个大号,还是老李你更合适”,这才使他走出了失意的心理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