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X档案(第2/11页)

“这个比喻不错,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有意思,好的思路决定好的结果啊!荣家杀人事件和我们以往遇见的谋杀案完全不同,凶手为我们设立的迷局,不是一个,也不是独立的几个,而是展现出了一种系统化的倾向。这就是千行说的——阵。”

“只有破了阵法,才能引起凶手的恐慌,与他给别人造成恐慌是一样的道理。”

“对,我们可以如法炮制,反其道而行之。说起来……第四次亡灵再现的时候,林念祖确实就站在我身后,不知道那是怎样做到的。”

“不必纠结。亡灵再现事件的制造者,并不一定就是凶手。”

“怎么会那样想呢?不是凶手,又能是谁呢?”

“也有可能是别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杀人案和亡灵再现事件之间,从其华丽的手法上看起来,貌似都是为了制造恐慌情绪。但这只是从表面上看起来有相似之处而已,我们并没有十足的证据,可以证明两者是同一伙人所为,不是吗?”

“那倒是。不过……你那样想,不利于尽快破案哦。我们现在不是需要尽可能地将事件联系起来看吗?”

“那也不能因破案心切而失去了客观的视角。”

“嗯,”安力为笑道,“请继续。”

“在破解阵眼之前,我将尽快破解魔法二宗之谜。算是入阵的预演。”

“魔法二宗?”

“就是叶淑娴蒸发事件和坠亡案。在这两宗事件中,凶手都采用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精巧手法,并且构思华丽,声势浩大。”

“不错,万人瞩目的电视直播晚会上,最受关注的嘉宾在人们眼前凭空消失,接下来,人从南面破窗而出,却坠落在大楼北面的停车场。凶手就好像是施展了什么魔法。魔法二宗这个称谓,名副其实。”

“人这种动物,是会趋利避害的。推翻不在场证明,难,而我觉得破解魔法二宗,易。所以,我会从易处入手。”千行露出狡黠的笑容。

“什么?破解魔法二宗更容易?真不知你脑瓜里的细胞,究竟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安叔你又忘了。魔法二宗的其中一宗,早已被我破解了,在我们初次相遇的时候。记得不?”

“对哦。我真笨。”

“千万别说‘我真笨’,我已经在一百部推理小说里听过了。俗套得很!”

“呃……小鬼头,不可以先说吗?”安力为佯装生气。

“不可以。魔法二宗是必须同时破解的,因为此二宗,其实是一回事。绑架,是为了杀害,也是向大家宣战。”

“好吧,我辩不过你。需要几天?”

“三天之内。”

“好吧。从现在开始,刘晓伟跟着千行,一直到破解了魔法二宗为止。”

“好的,头儿。”刘晓伟应声。

“我还没有说完,”千行继续道,“我们还必须尽快查明两种毒物的来源。这也是我们应该调查的重点。”

“嗯。要想判定林念祖有罪,比起推翻不在场证明和作案手法这两点来,查明凶器来源才是最有力的证据啊!”安力为突然话题一转,“话说……千行,有一个疑问,憋在我心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就是凶手的杀人顺序。显而易见,在他的严密计划中,按照某种顺序来杀人,是非常重要的。你看,先是叶淑娴,然后吕光复,第三是荣应泰,然后是荣俊赫,此后肯定还有别人。我在想,从凶手在玲珑屋内贴出恐怖童谣的那一天起,这个顺序恐怕就是确定了的。这个顺序本身,就值得我们深思。”

“深思啥呀,这很简单,”千行不屑地一撇嘴,“我来分析给你听。首先杀死叶淑娴,因为她最笨,容易下手,这就跟我一样,是先易后难的思路;杀死光复叔则不同,我想并不在他原本的计划之中,很可能是因为光复叔对叶淑娴之死有所发现,凶手不得不先下手为强,倘若等待光复叔坐实了某些事,那就晚了;第三步杀死荣应泰,是凶手的中心目的,由于凶手认为荣应泰一定会让俊赫坐上家督的位置,这是他杀人夺权的心理起源;第四步杀死荣俊赫,则是拔除他前进路上的最后一颗大钉子,拔除了大钉子,其他的小钉子就会望风归附。”

“我觉得荣俊赫不是最后一颗钉子。从恐怖童谣就是杀人计划和宣告来看,榜上有名的,一共有八个人。”

“安叔,你真的觉得凶手是个为了完成恐怖童谣而痴迷的杀人狂,非得够数才行吗?”

“不是吗?杀了三个人,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在我看来,所谓恐怖童谣,不过是他用来蛊惑人心的工具而已。叔,别太执迷。”

“那……那个神秘的数字——π呢?也不必思考吗?”

“π不同,我们要时刻警惕。不过你注意到了吗?π只有在荣府之内才会出现。在叶淑娴蒸发的演播现场和坠亡的皇冠大厦,都没有出现过。放心吧,对于神秘的π,我会留心的。”

“咦?好像是这样。那好吧。从明天开始,我和小王一起调查林念祖有关玲珑屋的不在场证明,大龙和小郑则主要调查毒物来源。说真的,千行,三天之内,你真能破解魔法二宗?”

“又不相信,是吧?”

“嘿嘿,”安力为憨笑道,“无腿鬼影之谜说白了是个巧合,所以你破得很轻松。蒸发之谜和坠亡之谜却是实打实的案件,一桩失踪,一桩杀人,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恐怕很难完美破译吧?”

“我说了,就三天。”千行看上去自信满满。

刘晓伟半天没吭声,冷不丁冒出一句:“头儿,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第二节 凶器

在玲珑屋密室杀人事件的现场,同时发现了氰化钠和氰化钾。

两种毒物居然出现在同一个现场,这在以往的刑侦案例中颇为罕见。

凶手到底有什么必要这样干呢?杀一个人需要使用两种毒物吗,还是这意味着是两个不同的杀手所为呢?也许,其中一种氰化物是凶手所为,而另一种是荣应泰自己准备的。至于荣应泰私藏毒物的目的嘛,或许是为了杀死某个人,也或许是为某天自杀做点准备也说不定。

为此,倪大龙和小郑在开始调查两种毒物之前,专门就这个问题和安力为做过一番探讨。

安力为认为,这是出于“双重保险”的考量。这是基于凶手细致而缜密的心思,熟练而稳妥的作案手段,天衣无缝的作案布局等综合心理评定,再加上安力为多年的经验而做出的判断。这个判断,不武断,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来支撑的。

凶手,应该是一个行事极其求稳,绝不允许存在失败可能的人。而这样的人,对于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往往是超常的。那就达到了一种境界,因为周密计划,多重保证,又不怕失败,所以他真的能做到无往不利。根据安力为的分析,凶手平时做事的方式,很可能是准备两套方案。假如A计划失败,B计划便立即启动。但假如B计划也不能成功,就说明了天意如此,或者换句话说是时机并不成熟。这时候,他会选择就此隐身,像一个东瀛忍者一样藏在不容易被人发现,而同时又便于他进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