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风光回村

就在崔小强鬼哭狼嚎,林刚呆若木鸡的时候,那抬头的大字,它居然还动了!

还动了!

崔小强指着屏幕,哆哆嗦嗦地大叫,“刚子,快,快关机!”

不然下一步,万一从电脑屏幕里爬出一个什么东西来,岂不是要把他们两个宅男吓死?

林刚抖着手说,“不,先,先看看它都写点什么东西!”

理论上,世界上是没鬼的,虽然说他跟着整个村子都穿越了也不是什么科学能解释的事儿吧,但他坚信,这个乱码应该不是什么鬼,而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黑客。

但据他所知,全村除了他这个码农,最懂计算机的应该是村长了,但村长带着两个人去探路去了,根本不在村里。

那,那就是村子里还有隐藏的老手?

“不要怕,我是华国XX部直属机关的特殊情况研究人员,目前,朝圩村异常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为此国内特别成立了539工程指挥部。请问你们现在在什么地方?”

随着这一行字在页面上刷新出来,两个宅男的眼睛都快瞪出了眶,呼吸都要静止了。

然而在看到最后的问句时,崔小强尖叫了起来。

“嗷嗷嗷嗷!”

“国家爸爸没有放弃我们!他们要来救我们回去啦!”

“我们整个村子都穿越到了古代啊!外头还在闹着灾荒,还有匪徒想闯进村啊啊!”

“警察叔叔,兵哥哥,你们快来呀!”

林刚本来也正激动得要哭,但崔小强就像个上了发条的青蛙一样在那儿乱蹦乱跳,吵得他实在忍不住了。

“闭嘴吧小强!”

“你在那儿发疯一样乱叫,能把信息传过去吗?你以为那边为什么用网页传信息码过来?”

他们整个村子都穿越了,一定是受到时空里某个黑洞什么的影响,时空的距离,自然会阻断信息的传输,隔了这么长时间,在现代的研究人员才能把信息正确地传过来,那之前的乱码,一定都是失败的传输了。

想想也知道,传播的介质都不一样了,中间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变形和误码,才能传过来这么几句完整的话,可见这个类似的“带宽”一定是非常有限的,说不定就像是几十年前用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那个老牛破车的网速!

能传过来些字符就很不容易了,什么声音和视频那是不可能的。

崔小强被骂了一顿,一点也没伤自尊,反而还两眼放光,狗腿地在林刚身后跳起了海草舞。

“行,行行,我不吵你,你赶快,给现代那边等着营救咱们的大佬们回信息,回信息!”

林刚虽然嫌崔小强吵,但他一边打字,一边自己嘴里也没闲着。

“收到来自祖国的消息,实在是太好了!我,我们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时空,应该是平行世界,文明程度相当于……呃,相当于……”

崔小强摇摆着身体,无缝提词,“宋,宋朝,北宋初期,赵祖祖才打下天下没几年!”

林刚打着字,编辑了页面,就点了保存刷新。

可怜两个世界沟涌困难,交流的带宽极有限,只能通过编辑同一个网页来交流,实在是码农之殇啊。

两个宅男发出了这条信息,就满怀期待地守在屏幕前,仿佛两只等待投喂的大狗狗。

然而网页第三次动了之后,多出来的,又成了乱码!

林刚和崔小强两人相互望望,忍不住抱头痛哭……

风和日丽,湖面上波平如镜。

一条小船悠悠从天际飘荡而来。

王大军和孔金顺两个人奋力地划着船,眼看着就要回村,劲头都是暴涨。

坐在船舱里的周小兰好奇地看着湖上的风景。

她从小在省城内的贫民坊市长大,还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地方,简直就像是仙境一般。

“咱们很快就能到家了!”

小船靠岸,孔金顺先跳下船,勤快地伸手扶自己未婚妻。

周小兰嗯了一声,心里倒开始紧张起来。

三个人把船上的东西一样样地拿到岸上,最后把小船也拖了上来。

周小兰只顾着规整东西,都没看到王大军从哪里找出了一个像是炮仗的东西。

王大军一手占着,另只手掏出了个指肚大小的物件,轻巧一弹就打着了火,他把引线点着,刷地就往高处抛去。

没错,这是一只窜天猴!

声音特征明显,就是得碰运气。

当初说好了,让治安队的没事就在崖边上转悠转悠,谁知道那些家伙有没有偷懒呢?

等了几分钟,没听到崖上有啥动静,王大军就准备再浪费第二只窜天猴……这东西也是用一支少一支,朝圩村的科研水平,还产不了这个。

“村长!队长!你们回来啦!等等嗷,马上放电梯!”

还好在第二只窜天猴被点着之前,崖上传来了不咋清晰的遥遥回应。

所谓的电梯,是治安大队的土发明,在崖上安装了个类似滑轮的东西,用几十米的绳子吊了个四轮车斗,旁边的人扯着绳子把车斗拉起放下,就被戏称为电梯了。

守在崖边的几个村民还议论呢。

“站在金顺边上的是村长吗?怎么感觉好像人矮了?”

“不是村长是谁啊?”

“呀,好像带回来不少东西呀!”

“乖乖,这是挣了多少钱啊,还挺沉!”

村民们先拉上来的是一车斗的布匹,几小口袋的种子。

不过布都被装在麻袋里,有那好奇的就伸手去摸两下,顿时惊喜。

“布,是布哟!”

其实穿越几个月,不到半年,村里人家家都有新的旧的衣裳,不至于说就这点时间,就没了衣服穿。

但资源充足,想买就买和拿着钱也没地方买的感觉,那真是全然不同。

平时想扔就扔的抹布,穿破了的袜子,这会儿都要洗洗接着用,缝补了接着穿。

早就退出村民家庭储备的布料,这会儿又被中老年妇女们惦记上了。

有几位上了年岁的老太倒是从杂物房里翻出了早就弃置不用的织机和纺车,拿去让会木工的村民们给修好了……可没有棉花啊!

全村唯一一家种棉花的村民才种了半亩地,最近的确是收了……九十斤棉。

人家种棉花,本来是在城里的闺女要出嫁,给闺女做新被子用的。

去了籽,只剩八十来斤,就这,五六十岁以下的妇女们只能看着干瞪眼。

纺线,不会,织布,也不会……

这时候那几位村宝级老太可算是得了意了。

斯条慢理地给这些“年轻人”们上起了手工课。

但即使把织机和纺车都用上,也织不出多少布来……更何况那布还是粗得拉手的本色布。

好多村民们心里就直嘀咕啊。

莫非等十几年后,大伙的衣裳都穿烂得不能再穿了,就都得换成这种老粗布衣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