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之章(二):认识他们的人所说的话(第4/5页)

我实在不太明白,您到底有何贵干?不,我也曾听说警方为了办案,会彻底调查案犯的过去,但是我和野野口来往都已经是高中时候的事了。

什么?您从小学时代开始调查?这实在是……不,我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有这个必要吗?

野野口跟一般人没啥两样,是个很普通的高中生。他和我都喜欢书和电影,我们经常聊这方面的事。嗯,我也知道他想成为作家。他那时就已经宣布,将来打算从事写作。他还曾把写在笔记本上的小小说拿给我看,内容我不记得了,多半是科幻小说。很有趣,至少当时的我从中得到了乐趣。

野野口选读我们学校的原因?那当然是因为他的成绩刚好可以进这里。

不,等一下,我想起来了,野野口好像曾经说过,其实附近还有一所同等级的高中,但他就是不想去那里。同样的话他不知重复了多少次,所以我还记得。嗯,他肯定讲过好几遍,我才一直放在心里。

他讨厌那所高中的理由?我不记得他是否清楚地说过,不过大抵是环境不好、学生素质差之类的原因,因为他经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就连提到母校也一样。

嗯,他的母校指的是小学、初中读的学校。说到那个学校的缺点,他可是经常挂在嘴边。

不,我很少听他讲初中时代的朋友。就算听过,应该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因为我没有印象。我也从未听他提起日高邦彦这个人,他有这么一位童年故交,我也是案发后才知道的。

他经常抱怨学校和居住地,住在那个乡镇的人如何低级,那种地方的学校如何缺乏水准。他总是唠叨个没完,我都有点烦了。他平常还好好的,只要一讲到这个就会动气。我当时还想,他真是个怪人。不管是谁,都会觉得自己生长的地方是最好的。

他说:“我家原本不该在那种地方,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我们被迫住在那里,所以我想住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搬家,住在那里只是暂时的。因此我们不需跟邻居套交情,我也不跟附近的小孩玩。”

他住在哪里对我来讲根本就无所谓,可是他再三强调这点,简直就是莫名其妙。但他和我来往的期间,好像也没搬成家。

说到搬家,我想起来了,他还讲过这样的话:

“小学的时候,我曾有过一次转学的机会,因为我怎样都无法适应当时的环境,我父母没有办法,只好作出最坏的打算。可是,最后那件事还是不了了之。详情我不清楚,不过看来好像是我又肯去上学给搞砸的。真是过分,我每天可是难过得要死。有个爱管闲事的邻居,每天都来找我,我没办法,只好去上学,都快给他烦死了。”

对我来说,有一个这么亲切的邻居是件好事。但野野口这么说,应该有他的道理。

高中毕业后,我就再也没见过野野口了。不,好像碰见过一次,可是仅此而已,我们没再来往。

日高邦彦的小说?说老实话,我以前没有读过。我读的都是推理小说,即所谓的侦探故事,我比较喜欢那个。太过严肃的作品总让我敬而远之。

但这次不是出事了吗?抱着姑且一看的心理,我读了一本。因为听说真正的作者是野野口,我总忍不住感到好奇。

那本书叫《萤火虫》,写的是因妻子红杏出墙而苦恼的艺术家。艰深的道理我不懂,但我在读的时候,好几次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有一些地方会让我感慨:“啊,这就是野野口的作品。”我可以感到他的个性充斥在字里行间。个性这种东西是不会改变的。

哦?什么?《萤火虫》是日高邦彦的作品?哦,啊,是吗?

哎呀,这下脸可丢大了。嗯,也罢,外行人本来就不懂。

就谈到这里好吗?因为我还有会要开。

藤村康志的话

没错,我是修的舅舅,修的母亲是我的姐姐。

诉请归还利益?那没什么。钱?不是单纯为了钱,站在我们的立场,总希望事情有个合理的交代,大家能把话讲清楚。

修杀害日高先生确实不可原谅,我也觉得他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修自己也是这么想,才会招供的吧。

不过正因如此,我们才觉得必须先把话讲清楚。就算是修的不对,他也不是毫无缘由就做出那样的事。我听说他和日高之间有很多恩怨情仇,所谓的影子作家,不就是替日高写小说吗?他忍受不了才爆发。

我的意思是说,他们那边也有错,不是只有修有错。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修一个人受到惩罚,不是太不公平了吗?那位先生的过错该怎么算呢?

我是不太清楚,不过日高邦彦不是赫赫有名的畅销书作家吗?听说在缴税名单里名列前十呢。那是谁赚的钱?那不是卖掉修写的小说赚来的钱吗?而那些钱就这么原封不动地摆着,只有修一个人受到处罚,这不是有点奇怪吗?我实在不懂,要是我就会把那种钱归还。这是应该的,不是吗?

嗯,当然,我也知道他们有话要说。所以后续的事情我也委托律师了,希望事情能够有个圆满的解决。我只是想拉修一把,并不是想要钱。因为不管他们还回多少,也不会变成我的钱,那理所当然属于修。

话说回来,您今天到我家来是为什么事?我们的争端顶多扯上民法,跟刑警先生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哦,您真正想谈的不是这个?

我姐的事?嗯,没错,那个地方是修出生不久后才搬进去的。买房子嘛,当时姐夫的亲戚正好有块地要低价出让,他们就在那里盖了房子。

我姐对那个地方?嗯,正如您所说,她不是很喜欢。她好像曾经抱怨过,早知道是这种地方,绝对不会把房子盖在这里。她好像一打算住下后,就对周围的环境作了很多调查。这就是她的感想。

她对那地方哪一点不满意?这个我不知道。每次只要一提到这个,姐的心情就不好,所以我总是尽量避免去谈。

警察先生,您为何要问这些?这些和这次的案件有何关联?

虽然有必要详加调查,可是连我姐的事都问,会不会太夸张了?算了,不管您怎么问,这些都已经是过往云烟,也无所谓了。

中冢昭夫的话

野野口?那是谁?我不认识。

初中时代的同班同学?嗯,大概是吧,我忘了。

报纸?我不看报纸。作家被杀的事?我不知道。

哦?作家和凶手都是我的同班同学?那又怎样,跟我又没有关系。你到底想说什么?我现在正失业,必须赶快出去找工作,希望你不要打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