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俑(第3/4页)

勇造说:“没看见。”

“请等一下,刚才好像有女人的叫声吧?”

对方继续逼问勇造。勇造的眼里布满血丝,呼吸急促,对方观察着他的神色和语气,似乎觉察到了什么。

“没听见。”

勇造想离开,可是对方突然使劲推了他一下。

“你等等!我们一起到那边看看吧!”对方命令勇造,准备寻向那堆积着落叶的树丛深处。

勇造起初并没有杀意,可现在他必须制止对方的行动,因为一旦他发现倒在落叶中的女子就全完了。

勇造向对方的背后猛地扑了过去。

现在有两具尸体倒在落叶中,尸体旁有明显的拖拽痕迹。逃走的时候,勇造的目光又停在那帆布背包上。包有些鼓起,他产生了打开包的好奇心。

打开背包,勇造愣住了。里面是一堆深褐色的破碎陶片,还有黏着泥土的短锹和小铲子。

背包里还有一个口袋,似乎装着什么坚硬的东西。他打开袋子,里面有两三个用报纸小心翼翼包裹着的东西。

撕开报纸一看,原来是暗红色的陶俑,模样都很奇怪,眼睛特别大,相貌丑陋,并且居然是裸体,肚子像妊娠一样鼓着,乳房的造型还很奇怪。头部、躯干、下肢都破裂分散,那些陶片应该是腰部以下的部分,总之看上去令人不快,如果把这些东西粘合起来的话,应该有五厘米的长度。

看着陶俑那大大的眼睛,勇造顿时觉得死者的魂魄仿佛就附在陶俑上,此刻正审视着自己,那怪诞的容貌令人产生一种难以言状的恶心感。勇造抓起陶俑,走出树丛,狠狠地摔在路边的石头上。

陶俑碎了一地,勇造践踏着碎片,仓皇离去。

03

十二年过去了。

现在的时村勇造已经成了一家综合商社的总经理,十二年前发生在东北温泉乡的往事已经像梦一样,早被他忘在了脑后。

对他来说,一对年轻男女生命的凋零已经像小说中的场景一样失去了现实感。话虽如此,在他的记忆里,那段恐怖的经历还是足足折磨了他三年时间。

在那三年里,勇造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哪天会有便衣警察找上门来。谢天谢地,当时英子没有觉察到什么,旅馆的人也没有留意到他苍白的面孔。勇造本打算马上退房,又担心自己惊慌失措的模样反而会引起怀疑,只好勉强又住了一夜。

勇造开始还以为,发生在山路上的谋杀案很快会传遍整个温泉乡,当地警察会不遗余力地进行大规模调查,可是偏僻的乡镇却像什么也没发生似的,直到他们离开,也没有任何关于此事的传闻。

看来在人迹罕至的丛林深处,两具掩盖在落叶之下的尸体很难被人发现。即使走在山路上,也很少会有人注意到土崖的下面有异常。只要不涉足那里,就没有人会发现尸体。

当然,世上没有包得住的火,尸体迟早会被人发现,只不过到那时,尸体已经化为白骨,或者高度腐烂,以致无法判断死因。但是东京的报纸上始终没有刊登相关消息。

勇造认为这一切都是那女人不好,如果当时她不那么大声呼救,自己也决不会对她产生杀意。一个女子在偏僻的山路上孤身行走,突然见到穿皮夹克的男人上来搭话,一定会对此产生误解。然而,就是因为这女人的呼救,最后落得两个人殒命黄泉。

他们很可能是一对恋人,只是,那帆布背包里的陶俑又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深入偏僻的乡村搜集那种东西呢?那可能是什么考古标本吧?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每次只要想到那陶俑,勇造就感到恶心。

可能是因为尸体很久后才被发现的缘故,警察一直没找上勇造。当地警方对温泉旅馆进行了地毯式的反复排查,却一点没怀疑这对从东京来的富有男女。身边有女人陪伴成为勇造的有利条件,使他被排除在嫌疑人的范围之外,而且当初旅馆也没有登记他们的名字。

但这并不说明他就此可以舒一口气,真正使他放心的是,一年后他与英子分手了。英子找到过去的恋人,离开了他,现在早已不知去向。也就是说,案件的重要相关人也离开了。

他的生意越发兴隆,手下的雇员已经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人,他本人也金盆洗手,完全脱离了黑市买卖,开展正常的商业业务。因为以前经营金属制品,所以他现在做起了一家钢铁巨头的特约经销商,在大阪设立了分公司。他会去九州出差,每个月都要乘飞机到大阪或九州去一次。

他的资产不断增多,社会地位也在提高。他在幽静的地方建起别墅,开豪华的外国轿车,过去发生在温泉乡的意外已经成为他的一场梦。警察迟迟未展开对该案件的搜查工作,报纸也没有作相关报道,他会忘记此事也很自然。

后来,开始有画商和古玩商出入勇造的家。这种买卖一般需要人脉关系,所以总有人拿着介绍信来找他,诱导他投资不受货币价格波动影响的东西来理财。

勇造此前对艺术品一窍不通,但由于他的财产和地位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所以拥有了摆弄这类东西的资格。勇造没有选择投资绘画,而是收集茶碗、磁盘、日本的古陶器,还收集中国和西洋的古玩。有趣的是,勇造对这类东西天生有着鉴赏眼光,引得古玩商都拿着东西来找他。

有一天,热情的古玩商修美堂掌柜拎着一个精致的桐木小箱上门,里面装着上古时代西方的古董。当时,勇造已经收藏了好几个西方的彩纹陶器,正对中国唐三彩产生浓厚的兴趣。

“瞧!看看这个,”掌柜掀开桐木箱盖,“这里有A先生的签名。”

A先生是研究西方古代文化的大家。

桐木箱里铺着紫色的垫子,上面放着一个五厘米大小的陶俑。勇造一看,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这个陶俑的眼睛特别大,鼓着肚子。

“这是以匈牙利为中心的多瑙河文化第二期的陶器,在日本极其罕见,我想它一定合乎您的审美趣味,就把它拿来了。”

正如掌柜所说,箱盖上有A先生撰写的说明。这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物,与勇造之前收藏的彩纹陶器属同一时代,在地中海沿岸的南欧,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时而会出土这样的陶器。

勇造盯着陶俑,十二年前的记忆开始在他脑中复苏,他这才知道从前那帆布背包中奇怪的陶俑是什么东西。这个西方陶俑的外形和日本的存在很大差异。日本的陶俑短小粗胖,西方陶俑的腰部及下肢发达,并且雕刻得非常仔细。不过,两种陶俑面部的容貌却有一些共同之处。

陶俑是根据人的形态制作出来的陶器,属于日本绳文时代的文物,从北海道到九州各地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及关东。考古学家目前还不清楚古人制作陶俑的目的,人类学者鸟居龙藏曾将之与欧洲新石器时代陶俑作对比,认为它是女神像,也就是象征生殖、丰收和繁荣的地母神信仰的崇拜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