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鳐鱼 七(第2/5页)

“贵客?!”男子高声喊道,菜肴纷纷从嘴里撒了出来,“他可是走过来的?”

“自蛭子泉后方上岸。”

“是吗?”男子拨开朝自己嘴边伸过来的筷子,起身说道,“是吗?他是走过来的?那么,他就是贵客了。而且是本公这代的第一位贵客。”

他踩着坐垫,一脚踢开低头跪拜的男子,手撩棉袍走到了百介面前。“本公乃戎岛岛主,戎家第七代当主,戎甲兵卫。”粗野嗓音一如其扮相。

“我名叫山冈百介,来自江户京桥。”话毕,百介行了个叩首礼。

“欢迎欢迎,欢迎山冈先生莅临本地。自从本公懂事以来,先生是首位来访的贵客。吟藏,是不是?吟藏——”

“主公所言无误。”被喊了几次后,吟藏,即将百介领到此处的男子没抬起贴在榻榻米上的脑袋,只是将身子转了个方向回答。

“是吗?本公果然没记错。那么,山冈先生,就请先生在此地好好地待下去吧。”

“好好地待下去,请问此言何意?”

好好待下去就是好好待下去,甲兵卫略带怒气地说道,接着转了个身,跨着大步走向坐垫坐了回去。

一切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甲兵卫一张口,菜肴又仿佛理所当然地送进了他的嘴里。没有人吭声。除了甲兵卫粗鲁咀嚼饭菜的声响,四下鸦雀无声。这奇妙的光景持续了好一会儿。其间,吟藏一直保持着屈身叩首的姿势。最后,吟藏头也没抬地往后退,然后才缓缓抬起头来。甲兵卫依旧咀嚼着饭菜。每当汁液要从他嘴角溢出,女官便持布为其擦拭。

吟藏朝百介望了一眼,接着静悄悄地站了起来。看来,这场面会结束了。百介这才赫然发现,自己一直忘了呼吸。

在吟藏的带领下,百介来到了另一个房间。这房间十分宽敞。

“方才那位甲兵卫大人,可就是统治这座岛屿的岛主?”百介问道。

吟藏的表情首度起了点变化。但除了眼中闪过一丝狐疑,变化的幅度可说是微乎其微。

“统治,此言何意?”

“这……就是统领本岛之意……”

“本岛的一切均为甲兵卫大人所有。先生口中的统治,恕小的听不明了。”

“本岛的……一切?”

“没错,一切均为主公所有。”吟藏面不改色地回答道,并保持着同样的姿势在廊下继续前进。

“您方才说,我是个贵客?”

“先生的确是贵客。”

“这……我虽知极少有人造访此岛,来客真有如此罕见?”

吟藏停下了脚步。“自从与海之彼岸断绝交通之后,据说已有百余年未有贵客造访了。”

“百余年?”

“据说交通断绝前,每月一度有商人或和尚造访本岛。从前,戎岛地势较低,相对地,海中小径则较目前高。环流本岛之海潮至为强劲,故若非经由该条小径,均无法抵达本岛。”

“交通之所以断绝,原来是因岛屿隆起,小径遭淹没使然?”

那海潮的确让船只无法航行,除非是小径浮出海面,否则船只必定会被冲走。如此说来——

“如此说来,岛上居民已有百余年未与外界接触了?”

没错,吟藏说着拉开了纸拉门。

房内有个打扮华丽的女子,还有一个孩童。这孩童一如甲兵卫,也是坐在坐垫上。

“贵客前来谒见第八代岛主。”吟藏跪坐在廊下,在门槛前叩了个首。

孩童默默无语地注视着百介。

“此为戎家第八代岛主亥兵卫大人,身旁的则为亥兵卫大人生母寿美。”

恭迎贵客大驾光临,女子彬彬有礼地叩首致意道。

百介也鞠躬回礼。

孩童依然毫无反应。鞠躬时,百介微微抬头观望,只见这孩童仿佛人偶般动也不动,两眼根本没瞧见百介似的。

想到似乎该问候几句,百介抬起头来,但话还没出口,便听到吟藏说了句“奴才告退”,旋即拉上了纸门。直到纸门完全合上为止,寿美连头也没敢抬,举止如此卑微谦逊,看起来丝毫不像方才那傲慢岛主的妻子。而且生母这个称谓,听起来也颇为古怪,显得她不像妻子,反而像仆人。但百介还没来得及询问个中详情,吟藏便表示将引领他走访村庄。

与其说是宝殿,这栋建筑或许更接近神社。虽称不上纤细,但施工质量良好,细节堪称细致。也不知是因岁月还是气候使然,油漆剥落颇为严重,处处可见刮损。称不上美观,倒是维持得颇为洁净,看得出经过悉心打扫,就连地板也擦拭得闪闪发亮。随处可见惠比寿的雕饰,并挂有惠比寿的御币。在约十名女官并列的玄关口换上新鞋后,百介战战兢兢地步出殿外。

宝殿坐落于岛屿边缘,位于接近本土的一侧,背向入道崎而建。这就是说,百介透过石窟中的鸟居望见的戎之净土,其实是宝殿的背面。

门上饰有硕大的惠比寿脸孔的雕饰。一跨出门,便是一座高台,百介终于得以望见岛屿全貌。全岛一周约有十六里,背向本土的一侧是辽阔的海湾。岛屿呈磨钵状,海湾外围可见几个旋涡。环流岛屿的海流似乎就是经过这些旋涡旋流入海湾,再从海湾流向大海。同时,还能听见阵阵不祥轰声。听来不似浪涛声,但此声的确发自大海。同时也闻得到海潮的阵阵香气。

此时,百介注意到了一件事。此处气候颇为温暖,暖得让人难以相信自己正身处北国秋日。或许是因为如此,让人感觉不到一丝凉爽寒意,这多少也和古怪的浑浊天色有关。可能这座岛上空从来没放晴过吧。

朝下没走多久,便见到几栋简陋的小屋。吟藏解释这些屋子称为匠小屋,住在里面的人们称为工匠众,生产供戎家宝殿使用的大小器具,修缮建筑物。看来百介穿的木屐也是这些人制作的。不过,这些人似乎不从事任何买卖。只负责制作供甲兵卫使用的器物。

沿途随处祭祀着惠比寿的雕像。再朝下走,可望见海边。此处又有一座村落。散布其中的,是仅在柱子上披着草席,连小屋都称不上的简陋住所。屋内只见神情恍惚的老人和浑身龌龊的孩童。住民们的衣着也十分褴褛,个个几乎半裸着身子。每个人都面无表情,别说是笑声,就连半点谈话声甚至咳嗽声都听不见。总之是一片静寂。

“彼等为黑锹众。”吟藏说道。

黑锹指的是农民,应该代表此处是庄稼汉的聚落。在住所后面,果然看得到荒芜的农田。不过,此处为何如此贫穷?江户也有不少贫民,亦有身份低贱备受歧视者,当然也不乏贫民窟。周游诸藩期间,百介甚至目睹了许多在更艰困的环境下营生的百姓。饥馑或旱灾肆虐后的农村,景况更是悲惨。不过,此处住民为何如此有气无力?从这座岛屿的温暖气候来看,简朴的住所和衣着都不难理解。但这儿未免也太贫穷了吧?与戎家宝殿的落差实在太强烈了。按常理,领民若是生活困顿,领主亦难逃贫困。不管如何竭力榨取,毕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如何威胁恐吓,终究还是自己的子民。但这儿究竟是怎么回事?放眼所见,岛民悉数骨瘦如柴,每个看来都像冤魂亡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