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零章 三皇相会,天帝问心(第2/2页)

“是!”孔丘看了伏羲一眼,表情沉静,语气坚定道:“在陛下和人族之间,臣忠于陛下。在人族和臣之间,臣忠于人族。”

“和禹一样的答案,不过原因不同。”东王公语气淡淡,听不出喜怒:“禹忠于朕,一方面是朕一手栽培提拔了他,一方面也是大势裹挟。而你忠于朕是发自本心,但更深一层来说,其实忠于的是自己的道。”

“甚好,甚好!朕希望儒家学问能一直是这种真挚的,积极的状态,弘扬君子儒。而不是虚伪的,迂腐的,蝇营狗苟的小人儒。”

“如果你心中忠于的是人族,或者只忠于自己的利益,说明你之儒学,如诸子百家一般,不过是你达成目的的工具,非是心之所向、道之所在,而践行不辍。”

“诸子百家之中,除了儒家和法家之外,都是众仙家为了在人族大运中分一杯羹而开创,目的不纯、道之不存,非是践行己道,故有其形而无其神,故难以包容承载人道。只有你我,当时开创学派之时,记忆未复,乃遵循本心而行,实则正是道之所系。”

“朕之所问,非是为难你,实则是问你之道心,是非和儒家精神一致。所谓的浩然之气,是否真的至大至刚,纯粹浩瀚。”

孔丘额头上大汗淋漓,无声无息之间经过了一场考验,或许关乎到自己能否顺利成圣,所幸自己过关了。

果然,只听得天帝的声音又传来:“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你表里如一,坦坦荡荡,践行着儒家提倡、坚守的道,是真正的君子儒。这样的儒学,倒也有资格与法家并列。”

“朕也相信,忠于自己道的人,一定不会容许自己的道所延伸的理念,被扭曲败坏。”

伏羲心神一松,既松了口气,又隐隐失落,如打翻五味瓶一般,情绪复杂。

孔丘践行自己的道,忠于自己的道,毫不动摇,在人族和天帝陛下之间遵循己道选择了后者,让他这人皇产生失落感。

但正因他忠于自己的道,豪无虚伪,体现出真正的儒家精神,才在天帝这里过了一关,打通了后续成圣之途中最难的一个关节,让伏羲松了一口气。

否则的话,天帝不认可儒家和孔丘,想发扬儒学,立教成圣可就难如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