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附近的厂都是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让唤林自己选,他就选了个食品厂,平时出入比较严格,杨堪则在电器厂

工厂的工作模式,加班多工资就高,没日没夜的做,只要身体受得了,就能赚得比别人多。

但杨堪那句“不能一直给别人”总是在唤林脑子里回荡,其实他开那么久的小卖部,别的没琢磨透,有一点他很清楚。

做买卖你得干在别人前面,所谓的干在别人前面,就像是他当初那个小店,为什么能在码头上生存下来。

有两点原因,码头上的街坊偷点懒,不愿意再往前面多走一截路,还有一点,杨堪帮他进了不少本地买不到的东西。

就拿烟草这类来说,他那个不起眼的小店,外来烟草是最多的,要卖就得卖别人没有的,人人都有的话,他就失去了竞争力。

这片地方,电子厂和食品厂居多,这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门又不方便,平时连买件衣服都没地方。

他见过晚上出来摆地摊的人,撑着电筒,铺着块儿布,布上摊着各式各样的小东西,可卖发卡首饰类的居多。

这里离小饰品厂近,好进货,可不好脱手,唤林当天晚上便和杨堪说了他的想法。

杨堪不置可否,拉着唤林坐下,“你卖男装还是女装?”

不管是做没做过服装生意的人都知道,女装比男装好卖,拿唤林自己来说,一大老爷们一两套衣服能穿一个季度,可女人不一样,爱好几乎是不分年龄段的。

唤林答道,“女装吧…”

“女装吧?”杨堪有点想笑,唤林进步挺大的,至少会去观察,会有自己的想法,“你买过女装吗?懂女装吗?你知道买什么样式的好卖吗?还有一个,知道货源在哪吗?”

唤林被问蒙住了,拂开杨堪的手,双腿蜷缩到床上,背对着杨堪不知道在想什么。

杨堪扒拉了一下唤林的肩头,“生气了?”

“没…”这有什么可生气的,遇到点困难就跟杨堪发脾气,他脾气有这么古怪嘛。

杨堪凑了上去,从身后搂着唤林的腰,“不是会看嘛,找个机会跟你厂里的姑娘去街上逛逛,看她们买的什么样的,货源的话…”

“停!”允唤林一转身,捂住杨堪的嘴,“我自己去看。”

跟着一个班的姑娘去逛街确实是个好法子,她们一开始还好奇唤林给谁买,唤林咕噜道,“给妹妹买,还有阿姨…”

来打工的人,消费的地方肯定不会高,不是高档的百货商场,是同是经营批发和零售的地方。

让唤林吃惊的是他自己的审美,他想象中的女装和流行女装大相径庭,他陪着几个姑娘从上午逛到下午,女生腿脚都逛酸痛了,唤林还招呼她们往前走。

“唤林,你真是来买东西的吗?”只看到唤林伸长了脖子张望,摸过面料,看过款式,询问价格,就是不见他给钱买东西。

唤林已经把这茬给忘了,“我…不知道合不合身…”

摸清路线,将女装看了大概,唤林觉得自己没问对人,回去后刚好碰上杨堪下班回来。

见唤林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杨堪也摆谱不起头,让唤林主动开口。

两人目光你来我往,杨堪也就在喜欢允唤林这件事上有耐心,沉得住,其他的事情上,都能对着允唤林妥协。

杨堪败下阵来,说道,“说吧,想说什么?”

“你去帮我看看。”允唤林扯了扯杨堪的衣角。

“看什么?”杨堪没明白。

“女装啊,以前老去上海,那边又是大城市,那边女人的穿着还是风向标吧,你肯定见过不少。”

这倒也是,家里妹妹老妈的衣服,都是他在买,确实比一些女人还有发言权,杨堪挑了挑眉峰,“也行,你还想挺多的。”

哪料唤林脸色一沉,酸溜溜道,“你还真看过啊?”求着杨堪帮他,还无理取闹,可唤林就是看不得杨堪不假思索的样子。

杨堪一梗,哪跟哪啊,旋即又觉得得意,“你说衣服还是人啊?”

“衣服和人都是啊,你还看过不少。”醋得有些没道理了。

衣角都快被唤林扯出褶子来了,杨堪掰开唤林的手握住,“买给我妹妹她们的,这你还不知道吗?”

杨堪手上用力,话锋一转,“唤林你是不是吃醋了?”

唤林有些哆嗦,挣开杨堪的手,“你有病,有病才吃你的醋。”

别看是摆地摊的小生意,都得有启动资金,杨堪不顾唤林的别扭,继续凑上去,“手上现金没多少,明天我先去把钱取出来。”

“不用。”唤林拒绝道,“你别动阿姨给你的钱了,你不是还要自己做吗?给我了你到时候怎么办,我还有点钱。”

“有多少?”杨堪问道。

之前存折里的钱用的七七八八,好歹还剩一些,唤林答道,“不多,但是够这次进货的,反正也进不了多少。”

杨堪没和唤林客气,“行。”唤林要自己伸手的时候,再帮忙也不迟。

两人第二天请着假去的商场,有杨堪帮忙把把关,唤林当天便进了货。

排好上班的时间,刨去人工费,唤林在算账这方面比杨堪精明,一件衣服得多少的利润才有得赚,又不会让买的人觉得不如自己上街去买。

唤林这个小地摊在这片很快做了起来,不止是周围工厂的打工女性,就连附近的当地人都会来逛。

比起唤林,杨堪的动作要慢很多,他从电器厂的车间做起,无非是一些机械重复的工作,检查占了大头。

车间一待就是小半年,唤林小地摊赚得远比工厂的工资高。杨堪从车间转到了销售科,他一个才进去的新人,只有拿出销售成绩,才有说话的地方。

眼看着晋升的机会在眼前,这些新人里,好像只有杨堪有往上爬的意思。

用其他新人的话来说,“有自知之明,才来做销售没多久,没人脉,没客源,拿什么跟老员工竞争。”

杨堪拿着产品介绍书,坐车到交房不久的小区。

这片小区,他陪着允唤林进货途中来来回回经过好几次,眼看着它竣工,一个前门,一个后门,前后门各有多少门市,杨堪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今天来不是为别的,为的是帮一对老夫妇装三大件,深圳不知道甩他们那个小县城多少条街,彩电、冰箱、洗衣机几乎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家电。

这对老夫妇是退休教授,儿女都在国外工作,老太太帮杨堪倒了杯水,问道,“听你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啊。”

“过来打工的。”在车间干了半年,组装拆卸这块儿,杨堪摸得门门清。

“那不容易啊,一个人来的啊?”

“跟我弟弟。”

杨堪他们厂,一般和批发接轨,少有和顾客一对一的进行零售,再则,卖出去的东西,商场不负责安装,顾客还得再请安装师傅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