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帝国裂变(51)上(第3/3页)

十万匈奴大军和十万大汉步兵隔着一道城门彼此相对,城外还有二十万汉军严阵以待。城墙上的兵士毫无停歇地重复上弦、前进、扣动扳机、后退这一动作。他们时不时还向下投掷石灰粉和燃烧着的木块,想要尽可能得使这一部队减员以减轻友军的压力。

可是下头的人太多,匈奴骑兵在发现弓矢自上而下之后立刻寻找了各种物事顶在头部。

他们人员基数大,下头的环境又不够宽敞,如此组成的防御网竟也挡住了六七成的弩箭。而且今日风大,箭矢落在半空中被卸去了部分力道,杀伤力有限。而下头的匈奴兵却也无法做出有效反击,他们若是放下遮挡物那么定然会中箭。

此时匈奴单于已经冷静了下来,他全身穿着最牢固的甲胄,自然不惧怕这样的箭雨。他指挥人向后突围,军臣单于认为前方定有准备,而后方只是将他们困住而不是自外杀入两头绞杀,就说明汉人其实没有那么充足的准备。

他一声令下,众人自是照做。为突围,兵士们放下防御,双手将之前使用的攻城锤传到后方,随后开始攻门。此处队列靠近后端,是匈奴本部王帐和精英将士所在,他们承担了原本奴隶的工作,每一轮箭雨都有人倒下,这里每一个倒下的人都是王帐勇士。

君臣单于眼睛充满血色,他禁不住咆哮,“狡猾的汉人——”

而几乎是同时,冲出来的匈奴兵士们愕然发现身边猛然间燃起了大火。

“怎么回事?哪来的火?”他们心头不由生出这一疑问,然而求生的本能让他们立刻向两头逃去,忽而他们听到同族的怒吼,“是那些汉人,那些人在放火!”

入城时候堆在两旁的“尸体”不知何时已经起来了。被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接连打碎了若干个瓮坛,见匈人注意到了这些角落他们哈哈大笑,更有几个兵士干脆举起酒坛往匈奴身上砸。没有封口的酒坛在空中洒出一片酒液,然后他们就在匈人惊恐的眼神中向着人群投掷出了火把。

匈人的衣服全都是动物毛皮制成,保暖却怕火,沾到了酒液的衣服接触到一点火星就开始燃烧,有聪明的匈奴人当下趴到想要依靠滚动来灭火,然而他发现火非但没被灭掉,反而越烧越大。

这是怎么回事!

“地上也有酒!汉人在地上撒了酒!”——这便是冲天酒气的由来。

当下有匈奴人眯起眼举弓冲着四处点火活动的汉人射去,可是此时已经为时已晚,火势越来越大。

“你们疯了吗?”匈奴人骂着那几个还活着的汉人,现在他们才知道这些人都是装作睡着其实埋伏在这儿的,“火烧起来你们自己也逃不掉!”

他们的话汉人兵士其实听不懂,但此时他却接口一句:“爷爷本来就是死罪,现在上峰给了我们个机会用匈奴兵的尸体给爷爷我铺路,爷爷不要太爽啊!”

箭雨射过,汉人兵士拼着最后的力气将火把丢到了一个木箱子里头。然后,他倒了下去,倒下去前刻意让脸朝着天,他想要看到这些匈奴人的结局。

匈奴兵没有在意那个木箱,更没有注意到那箱子底下慢慢渗出的粘稠液体。他们竭力冲撞着两头的门,想要从这个燃起火的瓮城中逃脱。

然而,他们的战马在这个时候却给他们捣乱——汉军一下又一下地发出兽吼已经令马群躁动不安,地上的火光、密集的环境更是让马匹没办法保持冷静。马群的骚动带动了兵士们的情绪,匈奴骑兵不得不纷纷下马。

伊稚斜心知情况不妙,他当场斩杀了几个捣乱的匈奴兵士,又亲自加入撞门的队列,才让兵士的心思稍定。不知不觉间匈奴兵士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不自觉地跟着伊稚斜来行动。

军臣单于眯起了眼睛看着这一幕,他被保护得非常好,一点擦伤都没有。他此时的眼神落在了伊稚斜身上,从这位异母弟弟的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祖父的身影。

这是成王的气量。

而这种气量,不应当在一个左谷蠡王身上出现。

而此时城门的松动更是引得兵士们欣喜不已,加入撞门的人越来越多,又连撞百余下后,木器碎裂的声音终于出现。军臣单于眯了眯眼,他翻身上马,举起了自己的骨刀,“勇士们,骑上你们的战马,拿起你们的武器,准备随我冲!”

他的突然冒头引来了大片箭雨,军臣单于全然无惧,他横刀接连劈砍,竟是将射来的弩箭斩断,男人哈哈一笑,“我们是大草原的猛士,别忘了我们才是玩弓的行家,现在,小子们,让我们来教一下汉人究竟应该怎么用弓。”

说罢,他弯弓向天,拉弓至满月,只听嗖然一响弓矢破空而出,以雷霆之势冲向天际,随后越过城墙刻意砌出阻挡下方弓矢的防护刺入了一个汉军的眉心。

此惊天一射引得匈奴军气势大盛,当下一个个举起弓对着上方反射而去,汉军当下躬身寻找掩护,此一举当下令匈奴受到的压制小了许多,此后汉军每次冒头均会有箭雨而下。

木门在撞击下发出了嘶哑的吼叫,终是在不甘的慨叹后轰然倒地,它终究无法再继续为城外的汉家男儿挡住敌人。

匈奴在付出百余人精英兵士的代价之后终于得以鱼贯而出,迎接他们的却是早已列阵以逸待劳的大汉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