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2页)

“军中不比朝堂,若是你阿父在,或许会比现在好些。”皱着眉头叹了一句,赵政端坐在席位之上,对这小孩儿更不放心了。

于是,原本是来告别的赵政,因为燕执一不小心说错话,从而变成了单方面的叮嘱。

当然,燕执是被叮嘱的那个。

直到外面天色彻底黑了下来,蔫蔫儿的燕执保证了多次不会偷偷行动才将赵政送走,他倒是想偷偷离开,那也得走得了啊。

质子府中人数有定,忽然少了一个仆人或许还是晚发现会儿,但是要是他不见了,当天就能被人抓回来好吧。

看着自己的从未真正拿过刀剑的双手,燕执沉沉的叹了一口气,要是再大上四五岁该有多好。

再大个四五岁,等他长的比同龄人更高,再去参军就容易多了。

燕王不喜欢他,与其回燕国被拘着闲散无所事事,燕执表示,还不如隐姓埋名当个小兵去参军。

不过赵政说的都是猜测,姬丹让人打听了燕国的消息,只知道燕王的确割让了五座城池与赵国,却并没有说接质子回国。

要接质子回国的只有秦国。

秦国使臣的动作极其利落,秦相吕不韦为了事情万无一失更是亲自来了邯郸,只为能尽快将赵姬母子带回秦国。

计划赶不上变化,接回质子的国书刚送到赵王跟前,紧接着新的国书就又送到了。

安国君继位仅三天便薨逝,已经改名为子楚的异人即位,此时的赵政不再只是个不起眼的王孙,而是大秦正儿八经的长公子。

形势瞬间千变万化,秦使软硬皆施几乎是硬逼着赵王放人,想着新王登基后秦赵关系有所缓和,赵王廷议商量了一下便大度的放人离开了。

唯恐赵王反悔,一得到准话吕不韦便带人朝着秦国而去,只留下使臣在这儿周旋。

原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质子府中不会再有什么变故,但是不过平静了小半年,燕国使臣跟着也到了邯郸。

解决了赵军围城的事情,将渠奉燕王之命前来赵国与赵国签订盟约,并送上了上千镒(一镒合二十两)黄金欲请质子回国。

听到消息的燕执没什么反应,他还太小,这时候跑出去流落街头没命的几率很大,他还不想这么快就去见阎王,听从安排才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在燕执想好要乖乖和姬丹一起离开,在燕国生活几年长大一点便和燕王请命去军队时,变故又生。

事情的发展到底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将渠确实是来接质子归燕,然而这个质子只有太子丹,不包括他公子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