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小鱼儿与花无缺(九)(第2/2页)

不过两日,听闻十三皇子向皇上请辞,说是如今年近十八,虽受父王爱护,然身为男儿,却仍不宜居于后宫。请陛下准许出宫另建府邸居住。

宜安有些不舍,“皇兄,你会常来看看宜安吗?”姜晨为她带好狐狸面具,温温和和应答,“会的。”

宜安出生时其母血崩而亡,众人都以此女不详,克死母亲。即便是原主,也如此认为。因此二者虽为同胞兄妹,却不常来往。皇帝有多喜爱那个妃子,就有多厌恶这个女儿。但是原主,倒是因为母亲早逝,多得怜爱。只可惜宜安只有原主这一个亲人,对原主一向亲近,只不过,是单方面的亲近而已。

他回来几番举动,都令人摸不着头脑。导致他的宫殿,变得异常热闹。是他们都想看看,回来的十三皇子,究竟意欲何为。

慕容淑。

慕容淑得宠多年,自然不会是单纯的女子。刘喜能猜到的,她也能。何况姜晨头上的伤,的确十分醒目。渝州的大夫,定然是他。

“十三殿下。”她问。

姜晨却未答话。

慕容淑:“本宫多谢十三殿下当日相救之恩。”

“不必。”

“十三殿下既能相救,自当宽仁为怀,当日相见,本宫看得出来,殿下不是。。之人,也不打哑谜了。刘喜此人,狼子野心,目无王法欺上瞒下,十三殿下万不可被他利用了。”

“……”

“本宫并非是想让殿下为难。只是这刘喜乃是阴险小人,即便只为殿下自己担忧,请也务必不要与刘喜同流合污。”

“……”

“淑妃娘娘安心。你们的恩怨如何,于我无干。”

“如此说来,方御史那边,殿下也不会插手?”

姜晨看着殿门前来来往往搬着物件的人,想了想,似乎没想起来,“方御史是哪位。天照并无印象。”

慕容淑点点头,“既然殿下已经这样说了。本宫再无话可说。殿下愿置身事外,本宫已然感激不尽。”

感激不尽之余,便是宜安的生活得了照拂。这致使刘喜恼怒异常。原本还站在他这一方的十三皇子突然中立,如何让人不恼。

转眼十月,天寒地冻。

姜晨在宫中对着碳火盆发呆之时,听闻惊变。说是八皇子得了急病骤然发病而死。又闻慕容联同朝中多位大臣联名上书,言说方御史为朝中重臣,弹劾十三皇子之事是有人恶意陷害。这陷害之人,则直指刘喜。

刘喜:“皇上,十三皇子在外吃了那么大的苦头,失踪良久,还没有了记忆,差点就找不回来了。皇上差点失去了十三殿下之时,这方大刚,还在言辞凿凿污蔑十三殿下清誉!如今证据确凿,慕容一家还出面为他开脱,这实在让奴才不得不怀疑,方御史污蔑十三殿下,根本就是有人指使!如今他们狗急跳墙,怕被奴才审问,问出些他不该说的话来!”

一侧随侍的慕容淑脸色难看,当即站起来,“刘喜!休要血口喷人!”

皇帝一慌,连忙站起来扶住她,安慰道,“爱妃。爱妃莫要动怒,伤了肚中孩儿便不好了。”又冲着刘喜,“你这狗奴才!不知道爱妃肚里还怀着龙子吗?说什么不好说这个!”

刘喜脸色一黑,鉴于说话的是当今天下最具权势之人,不得不压下怒力,“奴才……”

皇帝不待他开口,对慕容淑道,“爱妃啊,这刘喜一向对朕忠心耿取,惹得爱妃不悦,不过这次,爱妃大人有大量,就不要与一个奴才计较了吧。”

这件事口口相传到姜晨耳中时,只能说,登上帝位,并平安多年的人,又怎会只是沉迷美色的草包。刘喜不过是一个宦官,离开他效忠的皇权,便一事不可成。而史上后妃干政外戚弄权之事,并非个例。

相较于宠妃,自然刘喜更可信。因他只能为皇室服务,皇帝对他部分作为,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否则,东厂和锦衣卫中,又怎会安插那么多宦官担任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