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半夜骤雨(第3/3页)

然而次日清晨居然是个十月小阳春的天气,雨后的晴空一片湛蓝,从潮湿的泥土地和长着青苔的木板屋顶上升腾起一丝丝的水汽。这回是濑川一丝从对面看到南巢正在梅花树根旁和点景石旁栽种中国水仙球,于是隔着篱笆打招呼:

“先生,先生,您还是那么用心啊!”南巢用粘满泥土的手摘下头上的旧帽子,朝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好久无缘相见了,什么时候过来的?我一点儿也不知道。”

“昨天出来玩玩顺便住下的,还没到府上向您问候呢。”

“难得见面,过来聊聊吧。内人也不时提到你。没关系的,两个人一起来吧……”南巢稍稍压低嗓门,“其实,昨天晚上真是让我大为感动呀,很动听的三弦琴啊!”

“您都听到了?那我得老老实实地告诉您。”

“务必让我拜见她一下。”

这时从走廊那头传来“大哥,你在哪儿呀”的喊声。

“先生,回头再慢慢和您聊,说起来我也正想征求一下您的意见呢!”濑川说着离开篱笆围墙,“什么事?我在这儿呢。”一边说一边朝喊声的方向走去。


(1) 即泷泽马琴(1767—1848),江户时代后期的通俗小说家。

(2) 尾崎红叶(1867—1903)、川上眉山(1869—1908)都是文学结社砚友社的同人。砚友社是一八八五年(明治十八年)以红叶为首成立的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社团,机关杂志为《我乐多文库》。

(3) 北村透谷(1864—1894)、户川秋骨(1870—1939)、马场孤蝶(1869—1940)均为《文学界》杂志的同人,是明治二十年代日本第一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

(4) 坪内逍遥(1859—1935)、水谷不倒(1858—1943)是东京专门学校(现为早稻田大学)文学科杂志《早稻田文学》(明治二十四年创刊)的同人,该杂志的创作强调客观,是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和私小说的据点。

(5) 即近松门左卫门(1653—1724),江户时代中期的净瑠璃、歌舞伎剧本的作家。

(6) 即井原西鹤(1642—1693),江户时代前期的通俗小说家,作有《好色一代女》和《好色一代男》等代表作。

(7) 即山东京传(1761—1861)、式亭三马(1778—1822),均为江户时代后期的通俗小说家。

(8) 即柳亭种彦(1783—1842),江户时代后期的有代表性的通俗小说家。

(9) 即宫薗调,日本净瑠璃的流派名,由京都宫古路薗八首次演唱,日本宝历、明和(1751—1772)年间流行,曲调哀艳。代表曲目有《鸟部山》、《夕雾》和《桂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