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利(第2/8页)

财富和头衔并没有冲昏他的头脑;他不会冒这个险,他天生不会玩资产阶级绅士的把戏,或是为了贵族的利益展示他的虚荣。他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他人积攒财富。而这是最不容易被别人原谅的。

“他是个吝啬鬼。朝臣们称他是‘Le Ladre’(卑鄙的家伙),并不是因为他不经常邀请这些人吃饭,而是因为他的宴席不够丰盛。吕利说他不希望像有些人那样,每次招待一位贵族,都举行一次婚庆般的宴会,而客人们只要一转身,就要挨主人的骂,他的吝啬中包含着一种善意的幽默。”

实质上吕利并不吝啬。他知道如何花钱,尤其当向朝廷进贡时,会对自己有利,当他希望为自己寻找欢乐时,他出手更加大方、他过着非常惬意的生活,勒塞夫认为“他像放荡不羁的法国人那样喜欢美酒和佳肴,但他也像意大利人一样贪得无厌”。他同洛林骑士结伴寻欢作乐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从这种公开的放纵行径中,他的一些崇拜者为他作品中的疏忽找到解释(如果不是借口),而且这种放纵可能还造成了他的过早辞世。

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他有时变成一个爱家的男人。他把生活分成两部分,直至过世,他仍然知道如何同妻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他妻子和岳父朗贝尔他非常尊重,把在圣安妮大街上的私宅中的一套房间交给朗贝尔使用,并帮助他在普多买到一栋乡村别墅。他非常信任他妻子的才智,把自己的钱交由她保管,在遗嘱中,他把他的著作——歌剧的绝对控制和管理权留给他妻子,而不是交给他的儿子或助手。

濒临死亡时,聪明的吕利找到了安静地结束生命的方法。如您所知,1686年底,在国王久病康复之日,吕利在圣奥诺雷大街的斐扬派教堂指挥感恩赞。他那根用来打拍子的木棍重重击在他的脚面上。小脚趾上形成一种脓肿,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伤口变成坏疽,并于1687年3月22日导致了他的死亡,时年五十四岁。只要还有康复的希望,吕利都保持他那种顽皮的精神头,这点可以从一些有关他的、或真实或虚构的轶事传闻中看出来。其中一个故事把他描述成一个企图愚弄上天的人。故事说的是吕利的忏悔神父同意宽免他的罪过,条件是把他的新歌剧《阿希勒与波丽埃克塞娜》所有写好的部分都投入火炉中。吕利凭借其教徒的虔诚,屈从了这一判决,把乐谱交给了神父,神父随之烧掉了这部魔鬼般的手稿。吕利看上去好多了。一位来看望他的亲王得知此事后说:

“什么!巴普蒂斯特!”他惊呼,“你把自己的歌剧扔进火里!仁慈的上帝啊!你真的愚蠢到相信那个冉森教徒的鬼话,并烧掉自己的歌剧的地步吗?”

“冷静些,先生,冷静些,”吕利低声说,“我知道我在干什么——我另有副本的。”这件事过后不久,他的病又复发了。

“这一次,死亡不可避免这一想法使他真正懊悔;世上可能说到并做到的最善良的事情,他都说了而且做了;因为意大利人,与在其他事情上一样,是忏悔细节的大师。吕利表现出的悔悟后的欣喜符合他的国家的标准。他摆出一副谦卑的样子,并且做出令人肃然起敬的赎罪举动……”

圣父教堂中吕利的豪华墓志铭这样写到:

“上帝赐予他比所有他的国人都高的音乐天赋,为了回报他谱写的举世无双的赞美上帝的圣歌,上帝又赋予他真正的基督徒的忍耐,忍耐致他死亡的疾病带给他的剧痛……他顺从、虔诚地接受了圣事。”

音乐家吕利

骗子,恶棍,吝啬鬼,贪吃鬼,放荡之徒,下贱小人——不管他的同伴喜欢称呼他什么,吕利仍然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和法国音乐大师,尽管他有这些缺点。

“国王的音乐”由乐监负责管理,并被分成三个部门:室内乐队,圣咏队,以及室外乐队。室外乐队完全由器乐师组成,在户外狩猎,游行以及节庆日时组成乐团。室内乐队里有各种乐器的演奏大师,由二十四把小提琴组成的乐队(又称大乐队),在国王的宴会,音乐会和宫廷舞会上演奏;还有“小提琴队”,陪同国王出游或出海。初期的圣咏队几乎只涉及声乐。

这些就是吕利可以支配的音乐手段。他把一直分离的部门合并,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戏剧的器乐和声乐手法被引进了凡尔赛宫的宗教音乐,而室内乐的娱乐性则被赋予了庄严、凯旋的色彩,这一切正符合国王的欣赏口味。这样,圣咏队和室内乐队自此以后就一直相辅相成。除此以外,吕利兼并了一个即将变得非常重要的全新的音乐领域——歌剧,从而极大扩充了他个人统治的音乐王国,通过确保在有生之年享有对歌剧的独有权,他使这一艺术成为个人的一种遗产;他死后,“歌剧会被传给他任何一个子女,此人会被任命,并且被承认是该职位的继承人。”德拉古式的〔1〕禁令巩固了他的权力。他有权在巴黎任何一处他认为对保持巴黎歌剧院的优势有好处的地方建立音乐学校,而且有权依个人喜好出版他的音乐作品和诗作。他利用了这些权力,保护自己不受任何竞争对手的伤害。没有人能够与他抗衡,他打垮所有潜在的竞争对手,并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实现了法国音乐艺术的管理统一和风格统一。在他到来之前,法国音乐界非常辉煌但却极度混乱。他是音乐界的勒布朗(Lebrun)〔2〕,但比后者更专制,因为他的统治在他死后仍然继续。

这位佛罗伦萨小农夫达到这样一个地位要具备多么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在艺术界的首次亮相是非常谦卑的。

当吕利十二三岁随吉兹骑士团到达法国时,他还只会唱歌,演奏吉他,一位方济各会修道士是他惟一的老师。成名以后,吕利仍然弹奏吉他:

“看到一把吉他,他就会漫不经心地拨弄它,自娱自乐,他比其他人从中获得更多的音乐灵感。他创作了一百首吉他小步舞曲和一百首库特兰舞曲,但并没有进行收集整理。”

在巴黎供职期间,他又发掘了自身的一种天分,常常拉小提琴自娱。诺让伯爵听到他的演奏,给了他许多指点。他很快成为那时最出色的小提琴家之一。

“他的演奏非常出色。继奥菲欧、安菲翁等一批绅士之后,还没有谁能像吕利那样在小提琴上奏出如此美妙的声音。但是在他成为歌剧之王以前,他已经把小提琴搁置好几年了。从国王任命他为乐监的那天起,他就如此彻底地忽视了小提琴,以至他的房中没有小提琴的踪影。似乎他希望把自己从乐器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似乎他宁愿完全抛弃小提琴,也不愿演奏哪怕是一小段乐曲;他拒绝为贵族和他那些放荡的朋友们演奏,既不是出于羞涩,也不是由于礼貌,而是因为他只希望人们记住他是一位伟大的音乐领袖。格拉蒙元帅是惟一知道如何让吕利演奏的人。他有一个男仆,名叫拉朗德,此人后来成为欧洲最出色的小提琴手之一。每次用餐后,元帅都请求吕利听此人演奏,并请他提些建议。拉朗德进来演奏,无疑尽了全力,但是吕利无法忍受听到他拉错某些音符。他从这个仆人手中接过小提琴做示范,而一旦开始,他就要连续演奏三个小时了。他渐入佳境,好久后才勉强停下来……”(勒塞夫·戴拉威维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