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第4/4页)

等温氏收拾出来后,好奇的凑过去看情况的宁氏,当场就吐了。

妈呀,太可怕了,明明是蛋的样子,里头却是已经长成了小鸡仔。更可怕的是,温氏还一副味道相当好的模样,吃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的。

宁氏吐开了,朱母瞧了眼倒是想起来了:“活珠子啊!这是好东西,吃了补脑子的,能变聪明。”

温氏忙点头:“对对,就是这样的,我原先在娘家时,遇到好东西都是堂哥还有弟弟们吃的,都轮不到好。眼下好了,我吃个痛快!对了,你们吃不吃啊?”

“不不不!”宁氏吓得赶紧开溜,时隔一年光景,她再度找到了对温氏那久违的惧怕感,深深觉得这人太可怕了。跟她同样想法的还有田氏和牛氏,王香芹虽然不吃这玩意儿,不过她依稀记得,上辈子好像听说过类似的地方小吃。只不过,听说跟亲眼见到还是两回事儿,尽管她不至于跟宁氏一样恶心吐了,还是感到相当得不适,而且忍不住一脸懵逼。

见其他人不吃,朱母就指挥家里的男丁分着吃:“补脑子的,会变聪明的。猪毛、灶台你俩多吃一点儿。”

灶台伸长脖子看了一眼,随后火速的转身逃窜:“娘啊娘啊娘!娘救救我啊!娘!!”

猪毛也想跑,却被温氏死死的拽住,强迫他吃了一口。还真别说,这玩意儿滋味是真的不错,这要是闭上眼睛不去看,光吃还真是一种享受。反正也反抗不了,猪毛索性自暴自弃的开吃了。最可怕的还不是吃活珠子,而是必须硬着头皮听他娘说为了他付出了多少,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将来,让他千万要好好念书,以后考上功名当个大官,光宗耀祖,带他娘过上好日子云云。

不得不说,养鸡的回报率就是快,哪怕有一部分蛋未被孵化,但因为本身的基数很大,在短时间内,温氏的鸡数目就突破了四百。虽说其中有三百是小鸡仔,不过鸡仔长大是很快的,一般三个月就能出栏。况且,在这期间,原先那百来只母鸡依旧在不停的下蛋、孵化,更别提温氏一直有在刻意攒受精鸡蛋,进行人工孵化。

只不过,这回她选择了在养鸡场孵化,特地让大郎在那头砌了个硕大的土炕,又在外头搭了个两眼的土灶,还在空的房舍里堆放了不少的柴禾、稻草。

温氏想的简单,哪怕朱母说了必须要上交一半,可朱母是没空亲自盯着的,倒是可以让大郎帮着盯,然而大郎也不是全天待在鸡舍这边的。温氏偶尔藏些鸡蛋,或者给自己烤个鸡蛋、蒸个鸡蛋羹啥的,压根就没人知道。全家都忙得很,谁有空死死盯着她不放呢?

这么一来,温氏的伙食质量急速上升,她还私底下塞了猪毛不少煮鸡蛋,为了以防灶台发现告密,她也塞给了灶台,叮嘱他不许告诉任何人。俩孩子到底年岁小,有的吃就忘了别的,事实上就算朱母知道了这事儿也不会说什么的,给孩子加个餐,本来也不叫个事儿。

就这样,温氏的养鸡场规模日渐扩大,当然还是不能跟王香芹那头比。

比起数量,那绝对是鸡群的数量多,可别忘了,王香芹那头母猪的妊娠概率极高,产后护理也极为周到,因此身体恢复得很快,并且在彻底恢复后不久,就又可以配种妊娠了。至于初生仔猪更是达到了百分百的存活率,在王香芹的特殊初生食谱的照料下,小猪崽们一个个活泼健康。且在这些初生的仔猪里头,王香芹运气极好的,小母猪占了多数。

就像温氏那头不需要太多公鸡一样,王香芹这边也不需要养太多的公猪,不过考虑到配种问题,尤其第一代进化种猪其实是来自于完全不同的村庄的,血缘越远繁殖的仔猪体质就越好。因此,这一批公种猪,起码在最近几年里,王香芹绝对不会杀掉。至于第二代,一旦公猪远远的超过了该有的数量时,那就不得不杀了,因为多留下是毫无意义的。

幸好,今年诞生的这一批仔猪里,母猪占了三分之二。这么一来,对于养猪场接下来的发展就有着很大的助力了。

还有就是,今年的天气特别好,春天来得早,夏天却晚得很。整个气候就让人感觉到格外得舒坦,偶尔还会下一阵雨,不大不小,对庄稼也好,人本身的感觉也罢,甚至对于牲畜们来说,这样的温度以及湿度,都是极好的。

一直在离秋收还有半个月时,天气才骤然炎热了起来。不过这也是正常的,秋收前后本来就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王香芹怕她的猪们中暑,提前做好了防暑的准备,她还特地去提醒了温氏,千万要注意清理消毒工作,盛夏高热天气里,是最容易爆发各种疫病的。

“行行,我知道了,你怎么老是说这些啊?你说不腻我还听腻味了呢。”温氏很是敷衍的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她如今已经是七个多月身孕了,不过她这胎养得确实好,伙食好心情好,加上平日里为了养鸡场也没少劳作,因此整个人看着就健康,气色特别得好。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王香芹,转身就回了自己那屋,挑出了前些时候才拜托田氏做好的新衣裳,仔细的打扮好了,还特地挽了个新的发髻,插上了一根细细的铜簪子。等一切都妥当了,她才抚着肚子出了门,正好碰上坐在檐下做绣活的田氏,田氏问她去哪儿,她仰着头得意非凡的道:“我去赶集,坐长房那头的牛车去赶南山集,晌午不回家吃了。”

田氏极少出门,压根就不知道南山集在哪儿,只目送温氏离开。

可回头她仔细琢磨了一番,越琢磨越觉得这南山集听得格外得耳熟。待吃午饭时,她一个没忍住,问了王香芹。

王香芹也觉得耳熟,仔细回忆了一番后,不大确定的开口道:“南山集?南山村?是不是南山村附近的集市?”

“南山村?可咱们家没亲戚住那头吧?”

“是没亲戚。”王香芹隐隐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我只记得二嫂特别信的那个算命先生,好像就是南山村的,是叫什么……”

“刘神仙!天呐,大嫂不会又去找人家麻烦,砸算命摊子吧?”田氏吓呆了。

王香芹想了下温氏的为人,她觉得这个可能性真的蛮高的,毕竟温氏好像一直很在意去年刘神仙批的那个命。

这算什么呢?事业有成之后的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