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墓碑·年兽·灭门(第4/5页)

“我们刚认识几个月,还不够了解彼此。”杜原老实地回答,“按原来的计划,她还应该在印尼待段时间的。”

“看来她为你改变了计划。怎么样,想过同她结婚吗?”

“应该不会吧。怎么会?”杜原笑着脱口而出,但不知怎么的,在本能地矢口否认的同时,他的心里突然升起隐隐的刺痛。

“哦,也好。其实这也是一种幸运。”冷淮释然地叹了口气,“你不会明白我现在每次回到家里的心情。一方面我比以前更迫切地想和家里人待在一起,特别是女儿,她就在北京读大学,只在周末回家。但有时候我却又害怕见到她们。”

杜原呆呆地想了想,仿佛悟出点儿什么,面色变得有些发白,“这么说……我们的世界要发生某种变化了?”

“我已经说得够明白了。”

“会是多大的变化?”杜原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声音突然有些颤抖。

“这可不好说,因为……人类历史上没有可参照的标准。”冷淮的语气里带着酒意,他的眼神有些迷离,“不过有一点倒是很明确——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还没有经历过这种程度的变化。”

“什么意思?”杜原突然觉得背心发凉,喝下去的酒正在变成冷汗冒出来。虽然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但杜原至少知道,人类在历史上可是经历过许多次无比惨痛的苦难,但听冷淮的意思,那些苦难似乎根本就排不上号。

“我认识的一位生物学界专家曾经提出过一个理论:可以用对物种的影响程度来定义地质事件的规模。生物学界现在基本还遵循林奈当年制定的‘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法。如果某个事件影响到了‘种’这一级,比如说导致了某些物种的灭绝,那么就算得上小型事件,可称为四类灭绝;如果显著影响到‘属’或者是‘科’,则是中等规模事件,称为三类灭绝;而对更上层的分类发生影响的事件则极其罕见。”

杜原若有所思,“按这个理论,白垩纪恐龙灭绝事件应该算是几类呢?”

冷淮微微摇头,“你提的这个问题不够严谨。其实,严格地说,在白垩纪那次事件中,恐龙并不能算是灭绝了,现代的鸟类就是恐龙的直系后裔。要是恐龙真的全部灭绝了,今晚我们就吃不到桂花鸭了。此外,现代鳄鱼也是恐鳄的后代,龟类则是杯龙的后代。所以综合来说,那一次算是三类灭绝事件。”

“那次事件距今六千五百万年,看来三类灭绝事件已经足够罕见了,几千万年才发生了一次。”杜原带点儿幸庆地评点道,“平均来说,一个物种的存续期大约是三百万至五百万年左右,之后要么消亡,要么演化为新的物种,所以物种遭逢三类灭绝的情况的确非常罕见。不过,恐龙最后遭遇灭顶之灾恰恰是因为它们生存得太过于成功了。”

“我不大明白你的意思。”杜原觉得自己的头一阵阵发晕,也不知道是因为酒精还是因为冷淮的话。

“尽管学界将恐龙分成若干个‘目’,但一般人们提到恐龙时,常常将其视作一个大的物种。作为物种整体的恐龙成功地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一亿五千万年,地球上能达到这个标准的生物屈指可数,尤其是像恐龙这种算是比较大型的生物。试想一下,如果恐龙像其他那些普通大型物种一样只存在了几百万年,又怎么会碰到白垩纪那次概率为几千万年一遇的小行星撞击灾变?”

杜原的表情有些发蒙,怔怔地望着对方却说不出话。按冷淮的说法,恐龙遭到厄运只因为它过于幸运,这都是他妈的什么妖怪逻辑啊?但仔细想想,这套逻辑竟然还无懈可击!

“我知道你想到了什么。是的,这是个不可解的悖论,正如江哲心所说的那句话:在宇宙的宏大尺度上,命运之神更像是一个内心阴鸷的促狭鬼。”冷淮叹口气,“江哲心比我们所有人都更早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你要有心理准备,探寻这样一个人的内心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的世界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杜原突然想到了什么,有些迟疑地问:“发生过二类灭绝吗?”

冷淮慢慢点头,“的确发生过‘目’和‘纲’级别灭绝的二类事件。”

杜原突然感到口有些发干,“那刚才你……你们说的某种变化,会是几类灭绝?”

冷淮没有直接回答,“要知道,所有的哺乳动物,从仓鼠到人类,都只占据了一个纲。而所有的昆虫,从南极蠓到《诗经》里提到的蜉蝣,也都属于同一个纲,即昆虫纲。”冷淮斜睨着杜原,幽幽发问,“你有没有想过,假如,我是说假如,某一天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蟑螂和蟋蟀,所有的蝗虫、跳蚤,哦,还有苍蝇、蚊子以及蚂蚁,总之,就是所有的昆虫纲动物……全部灭绝?”

“这绝对不可能。”杜原摆头,速度快得他自己都觉得像是抽搐。

冷淮语调平静,“你看,我只是让你想象一下,但即使在想象中,你都接受不了这种事情的发生。那些被我们称作虫子的家伙的确无比顽强,能够耐受其他物种无法耐受的各种极端环境。自从诞生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至少三亿五千万年,无数曾经与之共存过的物种早已灭绝。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就算有朝一日某种极端事件导致拥有尖端科技的人类灭亡,蟑螂、蚂蚁等昆虫也能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像白垩纪灾变能够轻易地灭绝恐龙,但对昆虫却没有造成多大影响。”冷淮脸上露出惨淡的笑容,“刚才你问我有没有发生过二类灭绝,很不幸,类似于昆虫纲灭绝这种规模的事件的确曾经发生过,所以答案是肯定的。不仅如此,实际上,按照此前提到的分类方法,我们这颗星球上还曾经发生过所谓的……一类灭绝。”

“这绝不可能!”杜原几乎是本能地大叫出声,甚至从石凳上跳起来后退了两步。在路灯的映照下,他面如死灰。

冷淮似乎并不打算给杜原喘息的机会,自顾自地往下说:“比‘纲’更高的分类是‘门’,拿动物界来说,现在我们一般将其分为三十八个‘门’,但地质考古上有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在地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门’类的数量至少是现在的三倍以上,这还不包括那些至今尚未被人类发现过化石遗留的‘门’。显然,由于地壳运动造成了化石永久灭失,那些消失了的‘门’类的总数肯定比人类现在所知的还多。实际上,你已经见过了其中的一个。”

“我见过吗?什么时候?”杜原努力回想着,但他实在没有什么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