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例外◎

“我如果那时候拒绝你呢?”

于戡看着谭幼瑾笑:“我当时还真没考虑这个可能。”

“你的自信程度有点儿超乎我想象。”谭幼瑾打量他的脸, 前些天他还说每个人的审美不同,他甚至不确信他在她眼里好看,那时候她还勉强信了。

“有的人,你见她一眼, 就知道你们的交情不止那么一点儿。咱俩呢, 我觉得, 至少得有百八十年的交情。”于戡确实有过自恋的时段,但他在节目录完半年后再回来找她真没多少自信, 只是凭着一股冲动:“凡事我做之前一般不会考虑失败了怎么办, 反正失败了也死不了,到时候再想怎么办也不晚。”

跟于戡恰好相反, 她做事之前一般会考虑备选方案。

以往于戡提到类似永远的字眼,谭幼瑾总是沉默着让这个字眼滑过去, 这次她笑道:“你对我的寿命比我自己都自信。”虽然于戡想得很长远,但谭幼瑾不觉得于戡能想象出她年老时什么样。她也想象不出于戡老了是什么样, 他的性格做派太配他现在这个年龄, 她连他中年的样子都完全想象不出。因为想不出, 所以很想留在身边看一看。

谭幼瑾坚持要把这版剪辑重看一遍, 看完月亮已经是八月十六的了。她更加确信于戡即使不拍这片子也不会改变他要来找她, 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固然主角是个和他完全不同的人, 也不影响他从中得出他想要的结论。他以前片子里的中年人总是有一股和年龄经历不相称的决绝。这次因为有日记帮忙, 他如实拍出了一个和他不一样的人,但是他不赞同。

主角躲在角落里看别人的背影, 谭幼瑾不看于戡:“他和你不一样。你有没有想过他换一条路选也会后悔?”

于戡显然不同意:“虽然有人会因为好奇美化未经选择的路, 但这不代表选哪条路未来都会后悔。就算都后悔, 后悔程度还有不同。”

“当一个人认定最大的不幸是被骗被辜负而不是没人陪伴时, 他就会选择他现在的人生。即使事过境迁,看到别人选择另一条路过得更好,让他羡慕,也不意味着他选了会好。”

于戡直视着谭幼瑾的眼睛:“如果怕被骗,那应该提高自己看人的能力。而不是遇到谁,就预设自己会被辜负。”

于戡没留给谭幼瑾反驳的空当,继续说: “感情这东西,和别的不一样,不是有十分爱,给出了三分,得到了七分,就是占了便宜。总是有保留的爱,有保留的付出,剩下的那部分留着不用干什么呢?攒着等老了发霉还是直接死了清零?这个还不比钱,钱没花完死了可以让人继承。”

谭幼瑾几乎怀疑于戡在影射自己,即使现在,她也做不到毫无保留地爱他,理智要求她留着一两分。谭幼瑾会以同样的注视:“那你觉得你自己看人的眼光怎么样?”

“我视力5.2,看人的眼光很好,而且会一直好下去。我现在觉得好的人,过二三十年、三四十年依然会觉得好。”

于戡逼近谭幼瑾的脸:“怎么你不信?”

“我当然信,不过你能想象得出我十年后什么样吗?”她绝不怀疑于戡现在的真诚,这就够了,但十年后的事谁能说得准呢?她不觉得于戡能想象出来她十年后什么样,而她也想象不出于戡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中年人,他的行为他的话好像只能配一张二十来岁青年人的脸。至于更老,她觉得离她太远。

“我想象不出来,但我太想知道是什么样了,我不光想知道你十年后什么样,还想知道你二十年三十年后什么样,我很好奇你那几根金色的头发会不会和其他头发一起变白,所以我要留在你身边一直看下去。我觉得你应该对我也有好奇心,想多看一看吧。”

大概考虑到谭幼瑾近来视力退化,为了让她看清楚,于戡的脸离她越来越近,“你也好好看看我,抛开那些你从别人身上吸取来的经验教训,单纯地看看你眼前这个人。”他不只是一个20+的男人,一个和30+女人谈恋爱的年轻男人,一个按照概率很可能会和她走不到最后的人。

两个人离得很近,近到谭幼瑾能在于戡眼睛里看到自己的像。她突然明白为什么热恋着的人总以为自己是例外,因为爱是去标签化的,剥离这些通用的标签,露出一个具体的人,每个具体的人都是不完全一样的,哪怕是些微的差异,都会觉得自己的感情和别人不一样。

谭幼瑾伸手去压平于戡的头发:“我还真很好奇一个中年男人顶着一头蓬乱的头发会是什么样。”突然她脑子里出来了一个想象,想着想着就笑了,“ 不过也许等你到中年,就不用烦恼这个问题了。”头发蓬松的问题大概只属于青年男人,毕竟按规律一般男人的发量会随着年龄递增而递减。

一个头发繁密的男青年在畅想自己的未来时,会想到更成功的事业,也可能会想到增加的家庭成员,但绝不会去想自己会不会掉发。

谭幼瑾帮他想了。她顺手扯过一张纸,在纸上画一个她想象的没有头发的于戡,画完给他看。

“这……这就是你想象中未来的我?”于戡拿过那张纸盯着看,又看了谭幼瑾一眼,“既然你想象力这么丰富,你觉得那时候我身边的你会变成长什么样?”

想象即暗示,暗示多了就会当真。谭幼瑾一般不太放纵自己去想象。

于戡没给谭幼瑾把纸翻面,顺过谭幼瑾手里的笔,也画了起来。他画的是两个人,不过不是正面,而是背影,一男一女,两人拉着手,男的头发明显比谭幼瑾画的多很多。他特意标了比例尺,笑着说:“我的应该比你准确,如果你把图上的人按比例还原的话,应该和你的身高臂长差不多。无论多少年以后,我能想象出的只有这场景。”

夜里,她做了一个梦,就是于戡描述的这场景。醒来很愉快。她想,果然想象就是最大的心理暗示。

因着谭幼瑾在节目里拒绝了于戡,节目观众对于戡的同情一直延续到了节目外,还很有一部分人对他由怜生喜,下了节目关注起他个人来。拿到通告费,于戡就没怎么再关注过这节目,直到有人拍到谭幼瑾和于戡在餐厅的照片,传到网上,他才意识自己竟然享受到了公众人物的待遇。

之前节目里的微表情派首先宣布了自己的胜利,甚至有的发之前的分析截图力证自己的先见之明。另外还滋生了一派考古派,考古出了于戡当年就在他的获奖短片里感谢过谭幼瑾,两个人的时间线一下从节目里拉到了四年多前,多了诸多可供利用的素材。当然也有人提出异议,有一部分人觉得于戡在借感情炒作,为了论证这一观点,特意去查询于戡最近有没有作品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