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3/3页)

——警察一直都知道?知道,还放任不管?

“不,不是的,要有确凿的证据才——”

——为什么不逮捕他呢?

“我们正在调查。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还没到逮捕的程度。”

——可是。

对方咄咄逼人,似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可是他杀人之后好像还埋了什么东西,就在住宅区旁边的农田里。请你们去那边搜索,肯定能在那儿找到证据——

“明白了。我们会去调查的。那个,我也有一点疑问,可以问您吗?”

——嗯,请问。

对方的声音从听筒中传出来,听上去坦坦荡荡。

“您真的亲眼看见那个男人把孩子勒死了吗?”

——是啊,我不是说了好多遍吗?

“那您为什么没有当时马上报警呢?”

对方沉默了。

——那是因为……

对方尴尬地支吾道。

——因为我没太看清楚。想着要是认错了就不好了。

一下子又没那么干脆肯定了。坂口无奈地摇摇头。

这个人没有亲眼看见。多半是看了新闻,知道了行凶时间和抛尸地点,便无论如何也想把罪行扣到那个男人头上,于是打来电话的。

“这么说来,您并没有看清楚,对吧?”

——算是吧,或许。

之前穷追不舍的气势荡然无存,对方匆忙挂断了电话。

“辛苦了。”坂口慰问道,“真是吓了我一跳啊。”

“嗯,可是她是怎么知道那个人是蓼科的呢?”

“或许是听了附近的传言吧。如今啊,就算是未成年人,也能在网上搜到照片和真名。主妇的情报网可不能小觑呢。”

“得知本来就认为可疑的男人是强奸犯,一般人可能都会认定他就是本次案件的凶手。”

“所以明明没有亲眼看到,还是打来电话,诉说脑海内关联起来的信息。唉,这种报警电话挺多的,现在警署里的电话应该正铃铃铃响个不停呢。”

“我还很期待呢,以为是真正有用的信息。”

谷崎遗憾地收起笔记本,两人再次迈开步子向体育用品店走去。

二人走进第一家体育用品店,说明了来意,店主的脸色不太好。

“我这边肯定是想全力配合,但涉及个人信息啊,要是警察以我们店提供的客户名单去联络客人,会给客人添麻烦的。”

“我们并不是想让您提供所有客人的名单,只要购买过护具袋或高尔夫球袋等大袋子的客户就行了,希望您告知。”

“可是啊,我们店的客人中可没有可疑人员啊……”

店主虽然嘴里嘀嘀咕咕,但还是拿出了账簿。这位上了年纪的店主好像没有使用电脑管理客户信息。

“话说,护具袋和高尔夫球袋这种东西不是每天都能卖出去的。要查到多久以前呢?”

“这样啊,半年前左右吧。”

“半年?”

店主戴上老花镜,摊开了账簿。

翻了几页后,一直盯着订购单的谷崎“啊”了一声。

“看这个。”

那张账单上写着“田中真琴”。购买的商品是护具袋。订购日期是三周前。取货日是上周六——由纪夫被绑架并杀害的日子。

“可是田中君的护具袋感觉用了很久啊。”坂口说。

“是啊。咱们见到的那个装满了护具,看上去用了有一段时间了。也就是说,田中君还有一个护具袋。”

谷崎抚摸了一下账单,仿佛这张纸上藏着重要的答案一样。

“然后,这一天,田中君拿着刚到货的、空的新袋子……”

二人的头脑中有个想法正渐渐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