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尼克学生时代诗作(第3/3页)

酝酿了一篇思路明晰的作品,

一篇乐观而又老到的论文,

以谐趣的笔触阐示微妙的智慧。

一个热望征服高原的学生,

在档案室和图书馆里挖宝,

写出第一本至玄至妙的书,

这才露出一些天才的特性。

一个孩子,手拿水碗和麦管,

坐在那里吹出一个一个的泡泡。

个个皆像赞美诗一般赞美,发光:

他将他的灵魂吹成了薄膜的念珠。

老人、学生、小孩三者,

悉皆出自宇宙的虚幻泡沫,

悉皆创造幻影,无分轩轾。

但永恒之光却因在他们身上

看到它的影像而更欣然炽燃。

《护教大全》浸淫之后

生命似乎曾经一度较近真理,

世界曾有秩序,理智曾较清晰,

智慧与知识尚未分为两截。

古人面面俱到,活得较有定力,

那时的柏拉图,中国的圣哲,

曾经述说过他们的灼热真际。

每当我们进入阿奎那圣殿,

拜读那优美的《护教大全》,便有

一个新的世界迎上前来,甜美而又纯熟,

一个真理的世界,澄明而又清净。

那时的一切似皆清明,自然亦充满心灵,

人离神还归于神,就像神所设计的一般。

法律在一种伟大的仪式范围之内

形成一个整体,一个仍未破裂的圆。

然而,作为后代的我们,

似乎注定了要怀疑,要被讽刺所困,

要在荒野流浪,要不断扰攘,

要被蛊惑,要为一种更好的生活渴想。

然而,我们的子孙的子孙,若像我们

遭遇这样的苦境,他们将会赞美我们,

称我们是福慧双全的人,非常幸运。

我们将在他们的眼中以圣化的样子显现,

因为,从我们生活的刺耳噪音,

他们将只听到褪色的谐韵,

一种苦境常常述说的圣传,

久已冷掉的斗争的回声。

而对我们中那些最无自信,

最会疑问的人,所有这些,

也许会在永恒上面留下他们的印痕,

而青年人则将转向它们,犹如赴宴一般。

这些人将被列为福人,

这样的时代或将来临:

忏悔自己怀疑自己的人,

从未烦恼或不知畏惧的人,

活得光荣而又愉快的人,

像孩童一般过着单纯快乐生活的人。

因为我们本身也有这样一份永恒心灵,

因为它历劫以来一直在呼唤它的兄弟:

你我均将成为过去,但它将不灭永生。

阶段

正如花会凋谢,正如青春消逝,

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亦复如是,

每一种美德,真理的体会,也是,

都有开花的时节,但不会永远如此。

因为,生命会在每一个阶段召唤我们:

心啊,预备告别过去,重新开始,

心啊,勇敢地,绝无反悔地预备,

预备寻找旧关系无法提供的新境地。

每一个开端里面皆含一种魔术的力量

为了守护我们并帮助我们生活下去。

让我们沉着地向遥远的地方前进,

而不要让乡情绊住我们的脚跟。

宇宙精神不但无意拘系我们,

而且要使我们逐渐向广阔的太空提升。

如果我们接受一个自造的家庭处境,

家庭的习惯便会使我们养成惰性。

我们必须预备离乡背井,

否则便要受到终身监禁。

即使是在我们死亡的时辰,

亦可促使我们加速走向更新的环境,

而生命亦可召唤我们走向更新的赛程。

心啊,就是这般:要不断告别,辞行。

玻璃珠戏

我们以恭谨之心重演

宇宙的谐韵,大师的和弦,

在清净无染的灵交中唤起

至圣的时刻和心境。

我们走进这幅圣像,

它的妙处在于能将

无限与森罗万象含容其间,

给混沌以形态,于生活以马缰。

这种模式像水晶的是群一般歌唱,

我们摆弄珠子就是服务大全的模样,

既不可弄出珠窝,亦不能搞错方向,

总要运行在宇宙灵魂的轨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