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给泽莉娅,玫瑰与魔法。

[1] 阿伊姆达、巴巴拉奥均为约鲁巴宗教中的圣职头衔。

[2]伊曼努埃尔·阿拉乌茹,生于1940年,是巴伊亚著名画家、雕刻家。

[3]阿谢为约鲁巴语,意为诚心所愿。

[1]卡里贝,生于阿根廷,是一位画家、雕刻家、历史学家与记者,后半生在巴伊亚萨尔瓦多度过,是若热·亚马多的挚友。

引子

[1]卡波埃拉也称巴西战舞,是一种将格斗术与舞蹈结合起来的武术形式。

[2]以上是卡波埃拉音乐的不同曲调。

[3]阿佛谢,狂欢节期间坎东布雷的节日游行队伍。

[4]圣主邦芬,基督教信仰中耶稣升天时的形象。由于萨尔瓦多的圣主邦芬教堂为黑人提供庇护,因此也受到黑人爱戴,每年的“邦芬清洗节”是萨尔瓦多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5]上文中的雷神桑构、女河神奥顺和女海神耶曼娅均为奥里沙。

[6]即坎东布雷教的神父。

[7]科图,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贝宁共和国。

[8]埃舒,最具有争议性的奥里沙,是天使与魔鬼,善良与邪恶的统一体。

[9]奥舒马累,运动与周期之神,其代表物是一条巨蟒。

[10]拿构、瑞日分别指非洲古国科图、荷达美的两个民族。

[11]耶沙,古代某个约鲁巴部落的聚居地,位于今天的尼日利亚。

[12]雅格贝、舍类与阿古果是巴西三种不同种类的摇筒。

[13]三王节是天主教重要节日,许多国家都会在1月6日这天举行相关的庆祝活动。但是巴西的三王节游行一般开始于12月底,到来年的1月6日结束,并于1月5日达到高潮。游行过程中,人们走上街头,唱歌跳舞,有乐器伴奏。

[14]费卡,护身符,其实是一种手势——手握拳,拇指从食指与中指间穿过,表示“邪魔勿近”。

[15]巴兰甘丹,一种辟邪装饰——一个金属环上套了水果、鱼、费卡等形状的装饰物。

关于诗人兼社会学学士佛斯托·佩纳如何完成了一项委托研究

[1] 此处指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哥伦比亚市。

[2]圣殿,特指用于坎东布雷宗教活动的地方。

关于美国专家詹姆斯·莱文森到达巴西,引起轰动

[1]塞尔吉奥·米莱特(1898—1966),巴西著名作家、画家、文学艺术评论家、社会学家、翻译家。

[2]食人主义,巴西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运动中的重要部分,意指将欧洲文化遗产吞下吸收,再以巴西特色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

关于“奥茹欧巴”佩德罗·阿尔杉茹之死及他在金塔斯陵园的葬礼

[1]“欣欣”与“莫凯卡”均为巴伊亚特色美食,在棕榈油中加洋葱、大蒜、辣椒、椰奶等调料煨烧而成。

[2]雷孔加夫,包括城市萨尔瓦多在内的巴伊亚沿海地区。

[3]阿玛拉圣餐,献给雷神桑构等的仪式食品,主料包括秋葵、洋葱、虾茸、盐、棕榈油、橄榄油,有多种做法。

[4]阿亚,一种坎东布雷宗教乐器,形似金属铃铛,用于召唤奥里沙或促使“圣女”“圣子”进入“癫狂”状态。

[5]卡鲁鲁,坎东布雷仪式中的特色菜肴,一般配以阿巴拉、阿卡拉耶一同使用。后两者为原材料相同的两款面食,前者为煮制,后者为炸制。

[6]卡斯特罗·阿尔维斯(1847—1871),巴西诗人,著名的废奴主义者。后面引用的这首诗题目为《运奴船》。

[7]贡萨尔维斯·迪阿斯(1823—1864),巴西诗人、记者、剧作家、人种志学者。后面引用的这首诗题目为《印第安人之歌》。

[8]奥冈,坎东布雷宗教中的男性神职人员。

[9]奥巴,坎东布雷宗教中的高级头衔。

[10]在葡语中,罗萨和玫瑰是一个词(rosa)。

关于我们的诗人兼研究员:诗歌化身的绿帽子情人

[1]詹纳·奥古斯都(1924—2003),巴西著名画家,也是葡语版《奇迹之篷》的插画作者。

[2]原文为“subilatório”,葡语里没有这个词,是亚马多随便造出来的。

[3]指鲁伊·巴尔博萨(1849—1923),巴西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主张废除奴隶制。在政治、外交、哲学、文学、演讲、翻译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关于上等知识分子、以文雅著称的名人,一般而言极其博学

[1] 莱伯伦与伊帕内玛均为里约热内卢著名海滩。

[2]拉巴图特(1776—1849),法国雇佣军,参加了巴西独立战争。

[3]玛丽亚·济黛莉娅(1792—1853),巴西独立战争中的女战斗英雄。

[4]若安娜·安洁莉卡(1761—1822),巴伊亚修女,在守卫拉帕修道院时被葡萄牙士兵杀害。

[5]玛希埃拉,巴西特有的一种白兰地。1885年由若泽·玛希埃拉发明并由此得名。至今其配方做法仍是商业机密。

[6]奥舒熙与伊耶莎分属约鲁巴团体中的两个不同民族。“奥巴·阿雷”是坎东布雷宗教中的一个荣誉头衔,也即雷神桑构的十二个“奥巴”之一。

[7]瓦塔帕为巴伊亚特色食品,由软面包、玉米粉、生姜、辣椒、椰奶、棕榈油、西红柿等制成。

[8]伊佛是巴伊亚特色食品,将绿叶蔬菜煮好拍散,放在棕榈油里加蒜、洋葱、香菜、辣椒搅拌而成。

[9]洛古,又称伊洛古,原本是非洲的一种树,当地人民将它当作圣树,巴西非洲后裔将它视为奥里沙,但它极少出现,很少受到祭拜。

[10]玛土萨拉,《圣经》中记载的最长寿的老人。

关于狂欢节、街头争端与女人们的梦幻剧,除了混血女人和黑皮肤女人,还有一位瑞典姑娘(她其实是冰岛人)

[1]宗比,殖民时期巴西最大的逃奴堡领袖,也是非洲后裔反抗奴隶制的代表人物。

[2]老多明古斯·若热,出生在巴西的葡萄牙人,以领兵镇压逃奴堡闻名。

[3]希科,弗朗西斯科的简称。

[4]阿舒贡,坎东布雷教最重要的神职人员。

[5]伊娅络里沙,简称伊娅,是“坎东布雷圣母”的约鲁巴语称呼。

[6]武尔坎努斯,罗马神话中的火神。

[7]欧忒耳佩,希腊神话中司抒情诗的缪斯。

[8]巴图科,一种音乐舞蹈形式。

[9]即大不列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