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真相将带给人何等深的孤独(第2/3页)

“可是秋川真理惠真那么容易答应当绘画模特吗?”

“这事就请交给我好了!只要你同意画她的肖像画,其余若干实务性问题我找门路解决。”

我再次陷入沉思。此人想必会把那里存在的“若干实务性问题”“找门路”顺利解决。原本就是擅长做那种事情的人。但是,自己如此深入地介入那个问题——恐怕是极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是合适的吗?那里会不会含有比免色向我挑明的更多的计划或谋略呢?

“说一下我个人的坦率意见你不介意吗?也许多余,反正是想作为常识性见解请你听一下。”

“当然不介意。有什么请只管说!”

“我在想,在将这肖像画计划付诸实施之前,是不是最好先设法调查一下秋川真理惠是否真是 你自己的孩子。假如结果证实她不是你的孩子,那么就没必要特意找这样的麻烦。调查或许不容易,但总会有什么好办法可想。这个办法你必定找得出。即使我画了她的肖像画,即使那幅画挂在你的肖像画旁边,也并不等于问题朝解决方向行进。”

免色稍停了一下回答:“秋川真理惠是我的骨血还是不是,想在医学上准确查明是可以查明的。难免多少费些麻烦,但想做并非做不到。可我不想做那样的事。”

“为什么?”

“因为秋川真理惠是不是我的孩子,这并非重要因素。”

我闭嘴注视免色的脸。他一摇头,丰厚的白发便随风摇曳一样摇曳。而后他以温和的语声说道,简直就像对脑袋好使的大型犬教以简单的动词变化。

“不是说怎么都无所谓,当然。只是我不想把真相弄个水落石出。秋川有可能是我的骨血,也可能不是。可问题是,假使判明她是我的孩子,我到底怎么做才好呢?我能自报姓名说我是你真正的父亲吗?能要求真理惠的抚养权吗?不,那种事根本无从谈起。”

免色再次轻轻摇头,在膝头互搓双手,活像寒夜在火炉前烘烤身子。良久继续说道:“秋川真理惠眼下在父亲和姑母家平稳地生活。虽然母亲去世了,但家庭——尽管父亲多少存在问题——仍似乎得以较为健全地运营着。至少她和姑母亲近,她有她的生活。而这种时候我突如其来地说自己是真理惠真正的父亲,这已得到医学证明——这么说事情就能圆满收场吗?真相反倒只能带来混乱,其结果恐怕谁都幸福不了。当然也包括我。”

“就是说,与其挑明真相,莫如就这样原封不动。”

免色在膝头摊开双手。“简单说来是这么回事。得出这个结论花了不少时间。但现在我的心情已经不再摇摆,我想在心里抱着‘秋川真理惠说不定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这一可能性度过往下的人生。我将拉开一定距离守护她的成长。此即足矣。纵使知道她是我的亲生女儿,我也不至于变得幸福。失落感只会变得更为痛切,如此而已。而且,假如知道她不是我的亲生女儿,我的失望会在另一种意义上加深。或者心灵受挫也有可能。总之无论怎样都不会有理想结果产生。我说的意思可明白了?”

“你说的我大致可以理解,作为逻辑。不过如果我处于你的立场,我想我还是想知道真相。逻辑另当别论,希望得知真实情况是人之常情。”

免色微微一笑。“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若是到我这个年龄,你也肯定会明白这种心情——真相有时候将给人带来何等深的孤独!”

“而你所希求的,不是得知独一无二的真相,而是把她的肖像画挂在墙上天天看着反复思考那里存在的可能性——果真仅仅这样就可以的?”

免色点头:“是那样的。较之无可摇撼的真相,我更想选择有摇撼余地的可能性。选择委身于那种摇撼。你认为这不自然吧?”

我还是觉得不自然。至少不认为自然,尽管不能说不健康。但那归终是免色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我看一眼坐在施坦威上面的骑士团长。骑士团长和我四目相对。他把两手的食指朝上伸着左右拉开。意思似乎是“回答推后好了!”。接着,他用右手食指指着左手腕的手表。当然,骑士团长没戴什么手表,他指的是戴手表的那个部位。那当然意味着“差不多该告辞了”。那是骑士团长的建议,也是警告。我决定从之。

“对这项提议的回答,请稍微等等好吗?毕竟是不无微妙的问题,我也需要冷静思考的时间。”

免色往上举起放在膝头的双手。“当然,理所当然。请慢慢充分考虑。完全没有催促的意思。我求你的事怕是过多了。”

我站起身,感谢他招待的晚餐。

“对了,有件事想告诉你却忘了。”免色忽然想起似的说,“雨田具彦的事。以前你提起他去奥地利留过学吧,说欧洲即将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急忙从维也纳撤回……”

“嗯,记得,是那么说来着。”

“于是我多少搜集了一点资料——我也对那段原委略有兴致——毕竟很久以前的事,事情的真相弄不清楚。不过当时好像就有传闻,作为一种丑闻。”

“丑闻?”

“嗯,是的。雨田先生在维也纳卷入一场暗杀未遂事件,那甚至有发展成为政治问题的趋向,柏林的日本大使馆出面让他秘密回国——据说这是传闻的一部分。Anschluss发生后不久的事。Anschluss知道的吧?”

“一九三八年进行的德国主导吞并奥地利,是吧?”

“是的。奥地利被希特勒并入德国。政治上这个那个折腾一番,最后纳粹几乎强行控制了奥地利全境,奥地利这个国家消亡了。一九三八年三月的事。那里当然发生了无数混乱,有不少人在兵荒马乱中被杀害了。或被暗杀,或被伪装自杀遇害,或被送进集中营。雨田具彦留学维也纳就是在那种剧烈动荡期间。传闻说,维也纳时代的雨田具彦有个深深相恋的奥地利恋人,由于这个关系他也卷入事件之中。大概是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地下抵抗组织制订了暗杀纳粹高官的计划。那无论对德国政府还是对日本政府都不是开心事。大约一年半之前刚刚缔结了日德反共产国际协定,日本和纳粹德国的联系日益强化。因此,两国都有力图避免发生妨碍这一友好关系事件的情由。况且,雨田具彦虽然年轻,但在日本国内已是有一定知名度的画家,加之他的父亲是大地主,是具有政治话语权的地方权势人物——不可能将这样的人偷偷干掉。”

“结果雨田具彦被遣返日本了?”

“是的。较之遣返,也许说救出更为接近。估计是由于上头的‘政治考量’而得以九死一生的吧!如果因为重大嫌疑而被盖世太保抓走,纵然没有明确证据也性命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