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头戴橙色尖帽的人(第3/3页)

“不,那是高抬我了。我不具备那般非同寻常的能力。能称为概念观念的,是上等隐喻的事。”

“头戴橙色尖帽那样的?”

长面人现出悲凄的神色:“请别奚落我,我也并非不受伤害的。”

我略一迟疑,归终决定解开捆绑长面人手脚的带子。捆得相当紧,解开费了些时间。听他说话,不像多么坏的家伙。虽说不晓得秋川真理惠的下落,但毕竟主动提供此外信息。即使还其手脚以自由,也不至于妨碍或损害我。再说也不能就这么捆着把他留在这里。若是被谁发现,事情难免愈发麻烦。他仍瘫坐在地板上,用小手喀哧喀哧搓着带有捆绑痕迹的手腕。之后手摸额头。看样子鼓了肿包。

“谢谢!这样就能够返回原来的世界。”

“先走无妨!”我指着房间角落的洞口说,“你可以先返回原来的世界。我随后去。”

“那么恕不客气,先行告辞。只是,最后请把这盖子盖好。不然可能有谁踩空掉下去。或者有人感兴趣进到里面亦未可知。那就成了我的责任。”

“明白,盖子保证最后盖好。”

长面人一溜小跑赶到洞口那里,脚伸到里面,只把脸的上半部分露在外面。大眼珠子贼溜溜闪着吓人的光亮,一如《刺杀骑士团长》画中的长面人。

“那么,多保重!”长面人对我说,“但愿找见那个什么什么人 。是叫小径的吧?”

“不是小径。”说罢,后背倏然变凉,感觉喉咙深处干得像粘在一起似的,一时难以顺利发声。“不是小径,是秋川真理惠。关于小径你可知道什么?”

“不不,我什么也不知道。”长面人慌慌张张地说,“只不过那个名字刚才忽然闪出我这个笨拙的比喻性脑袋罢了。纯属错误,敬请饶恕!”

长面人随即消失在洞中,一如风吹烟散。

我手拿塑料手电筒当场怔怔站了好一会儿。小径?妹妹的名字为什么此刻出现在这里?莫非小径也和这一系列事件有什么关联不成?可我没有余地就此深入思考。我把脚踏入洞中,打开手电筒。脚下很黑,似乎一直是徐缓的下坡路。说奇妙也够奇妙的。这是因为,这个房间在这座建筑物的三楼,地板下该是二楼才对。然而,即使用手电筒探照,也无法看到通道的前头。我全身下到洞中,伸手把方形盖子盖得严严实实。于是周围完全暗了下来。

在这无限黑暗之中,无法准确把握自身的五感,就好像肉体信息与意识信息之间的联系被彻底割断一样。这是十分奇妙的感觉。觉得自己早已不是自己了。然而我必须前进。

杀了我才能找到秋川真理惠 。

骑士团长这样说道。他付出牺牲,我接受考验。反正有进无退。我把手电筒的光亮作为唯一朋友,双脚迈进“隐喻通道”的黑暗中。


(1) 原文是“人さまさま”,是法国哲学家让·德·拉布吕耶尔(Jean de La Bruyère)的代表作《Les Caractères ou Les Moeurs de ce siècle 》的日语译名,中文译为《品格论》或《人品论》。这是一部描写17世纪法国宫廷人士,深刻洞察人生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