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3页)

除非你能想出其他的沟通途径——方式完全不同,功能却完全相同——立刻取而代之。但即使如此,又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为何要把原来的线路切断呢?这样,神岂不像个小丑,前一刻先把你手里的一碗汤鞭打在地,下一刻,又送给你另一碗完全相同的汤?即使大自然都不是这样的一个小丑。她从不会两次都弹奏同样的曲调。

有人说:“根本没有死亡”,或说:“死亡算不了什么!”对这种人,我忍无可忍。死亡就摆在这里,而且,实际存有的事都不容漠视,任何发生之事有始就必有终,死亡和事情的结局又都是无法撤销、无法挽回的。为何不说一个生命的诞生也算不了什么呢?我抬头仰望夜空,有什么比这更确定的呢?——即使我被容许到处寻索,在这么广袤的时空里,我仍然找不见她的容颜、听不见她的声音、触摸不到她的抚慰,她死了。她已经死了!死,这个字难道那么难懂?

我所有她的照片都不尽如意。我甚至无法在想象中清晰地看见她的面容。可是,今天早上,茫茫人海中,我看见一面容古怪的陌生人,晚上,当我闭起眼睛,那古怪面容竟栩栩如生浮现脑海。毋庸置疑,理由非常简单,我们曾在各种不同的景况中看过熟悉之人的面容,那么多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不同的表情——或醒、或睡、或笑、或哭、或食、或言、或思——所有的印象蜂拥而至,涌入记忆,然而又重重叠叠,朦朦胧胧。不过,她的声音犹仍在耳。那记忆犹新的声音——无论何时,都能把我重新变成一个抽噎哭泣的小男孩。【欢迎加入罗友书社,微信:15535237487,得到APP,喜马拉雅,樊登读书会海量精彩好书分享】

乔伊的侧脸像。她是路易斯的“奇迹”,他们的结合是当时文学界的浪漫佳话之一。

[1] 引文见《马太福音》27章46节: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译注

[2] 引文见《马太福音》26章42节:耶稣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译注

[3] 踏车是旧时一种惩罚囚犯的刑具。——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