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战事安排(第2/2页)

相当于许了南安王府,不管从前是否有错漏,把外敌给退了,便既往不咎。

谢羽册道:“正因如此,唯有臣去,才能不使奸臣混淆圣听。”

换一个武将,根本弹压不住南安王府。

商铎蹙眉:“南安郡王与周琼身正也罢,若他有罪,见你去了,万一行狗急跳墙之事,只怕闽南之地再无力回天。”

谢羽册解释道:“臣从前为将,曾到过粤海战场,也算是兵务娴熟。”

“皇上与诸公不知,那里最难打发的不是海上贼寇,而是闽、广两地的前朝不法之徒。他们结党立会,密谋造反,且组织严密,轻易不露头的。”

“这次居然跟海寇勾结,闹出这样大的动作来,臣恐他们有更大的野心,做出颠覆朝廷的事情——皇上,如今二殿下可还在闽南。”

皇上沉吟良久,终于下旨,命谢羽册为闽粤总督,总统两地诸军,从往剿寇。

“京营中事,你交托一半给卫义,另一半,直接交给翎儿吧。”

谢羽册讶异:皇上这几年颇为倚重卫若兰之父卫义,此番他离京剿匪,本以为会将京营职权都转交给卫义,然皇上居然要给谢翎一半。

忙开口辞道:“圣上,翎儿到底年轻。”

皇上摇头道:“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他甄应嘉倒是活了几十岁,难道就有用?还不如早死了的干净。”

君臣商议已定。

商铎望着窗外白雪皑皑,红墙绿瓦,心中沉重:若说从前只是山雨欲来,如今却是狂风骤雨已至。

然而对许多人来说,闽地遥远偏僻,不过是个地名。

且天下之大,哪年不得有些天灾人祸。

于是除了国家中枢急速运转了起来,京中仍是一片风平浪静。

或许有重臣之家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但对于早已远离权力中心的荣国府来说,并不觉得闽地的海贼能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

顶多是听说甄应嘉打了败仗,被革职回京,唏嘘几句而已。

王夫人还在贾母跟前安慰道:“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咱们这等人家,一时的起伏有什么关系,过两年圣人气消了,还是照旧的恩赏。”

又说起贾政来:“正如从前那事,保宁侯府那位大公子,知道宝玉是个实心肠的孩子,还特意引着他在户部说了那些话。害了宝玉不说,更害得老爷也被革职。可过不了一年,老爷不照样官复原职,且还高升了。”

“可见老天有眼,都是有报应的——所以这位商大公子,二十多岁了也不娶妻室,保宁侯只拿着圣人日后赐婚做遮掩,谁知道内里有什么古怪。”

王夫人现在说起朝局朝臣来头头是道,不知道的以为她才是当朝太后呢。

贾母见她夸夸其谈就觉得烦闷。

自打凤姐儿跟着贾琏离京后,少了人在她身边奉承逗趣,这生活质量真的是一日千里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