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古代严父(二)(第2/3页)

祁盛面色平静的听着他们忽悠,感觉快要认不出这东西了!

这不就是辣椒嘛,如今虽然开着可怜的几朵小白花看不出美感,但等到果实成熟,绝对能令人胃口大开!

祁盛没想到此行还有如此收获,他怎么就忘了,如今辣椒也没有传过来!

作为美食榜上不可缺少的一味调味品,北方百姓即使不如川蜀等地更能接受辣椒,但如今怎么说也是稀罕物,等到种植开来,前期还能为余平县带来一些额外的收入。

祁盛面露嫌弃:“你说得倒是稀奇,不过既然珍惜稀有,那么种植起来绝对困难,可能还没等我见到你们说的红色果实,就已经死在了我手上!再说,我也没见过你这东西,谁知道会不会真的能长出漂亮的果实!”

两人这一天也听过不是类似祁盛的话,心里不仅有些失落,他们还是从一队刚刚被土匪洗劫过的商队中得到,两人用带着的几块干粮救了他们,可惜商队已没有了值钱的东西,最后把这两盆“花”送给他们

当时商队的一个异族人还说这“花”结出的果实名叫辣椒,味道独特,拿出去卖给乡绅大户绝对能值一些钱!

两人对于完不认识的东西自然充满了怀疑,对于那个异族人的话也不敢信,光是看还好,要是吃的东西,万一吃出什么毛病来,他们俩也难逃责任。

所以虽然听说过这“花”的果实能吃,他们也不敢说出来,只是忽悠来问价的人这是珍奇的花品。

可惜辣椒叶子长相普通,开出的小花更是寡淡,实在让人欣赏不来,也没听说过什么花是欣赏果实的!

祁盛看两人沉默不语,有些无奈,怪不得到现在还没卖出去!就这买卖的口才,让别人怎么掏钱买!

祁盛摆弄了两下叶子,开始追问:“那你们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

两人比较实在,把商队的经历说了,祁盛感慨,还真是造化弄人,如果没有这场抢劫,没准辣椒这种植物再过不久就会传入大盛朝。

祁盛又追问多次,才让这两人把那异族人的话说了出来。

祁盛假装问道:“这辣椒真能吃?”

两人中个高的那个有些紧张道:“那人确实是这么说,但我们也没见过,不敢打包票,这位老爷,您要是感兴趣买回去当个稀奇的玩意儿看看便罢,至于吃,谁知道那异族人是不是记恨我朝人抢了他们的东西!”

祁盛又细细看了两眼,继续问道:“那异族人有没有说怎么个吃法?”

高个子本不想说,旁边杵着的稍矮的等不及了,不顾高个子的拉扯,说道:“回老爷,那人说这辣椒直接炒菜吃即可,好像还能晾干了保存,平时炒菜时放一点,那人说了,这次商队本来也带了晾好的辣椒,可惜都被土匪一股脑的抢走了,只留下这几盆没什么颜色的花。您要是实在感兴趣,不如买回去看个新鲜!”

祁盛不理两人的小动作,他们能在集市坚持这么久都不说出果实可以食用,足以说明两人不是过分贪财之人,如今不过是实在熬不下去了,再加上他的追问才说了实情。

祁盛本就是想通过他们的嘴让他身边的人知道辣椒的使用方式,如今看情况差不多了,直接以每盆二十两的价格买走。

两人用几块面饼居然换来了四十两银子,自然喜不自胜,多次叮嘱祁盛不要随便食用后欣喜的收拾行李准备离开。

祁盛把两盆辣椒分派给身边的手下抱着,心满意足的决定打道回府。

此刻跟着祁盛的六名衙役懵逼极了,快马加鞭赶来徐州府就买了这么两盆“花”?衙役们还从来不知道他们县太爷还有收集珍惜花品的爱好,可这“花”明显看不出美感啊。带着一头雾水,两个衙役小心的抱起两个花盆。

因为有两盆正在生长的辣椒,他们一行放慢了速度,直到第三天午时才回到祁府。

祁盛小心的检查了下辣椒,发现它们虽然有些奄了,但生命力还算旺盛。

先把辣椒交给菜园里的张嬷嬷照管,叮嘱了她几句侍养事项才放心回房梳洗。

**

“老爷,这次怎么离家这么多天?”王氏一边服侍着祁盛用饭一边问道。

祁盛咽下嘴里的饭,回道:“咱们余平县太穷,我就去徐州府打探了一番,看有没有能增加收成的方法。”

王氏又为祁盛布了些菜,才停下说:“徐州府的确繁华,又是运河途径之地,说来咱济州府也在运河边上,可惜余平县在济州位置太过偏僻,老爷可是找到可行的方法了?”

王氏本就读过书,又跟了他这些年,也有一些见识,百姓靠天吃饭,在运河边上的城市靠水吃饭,他们这土地不够肥沃,离运河又比较远,即使没有天灾,也只能成为赋税一般的小县。

祁盛点点头:“是有一些,不过还在摸索中。”现在东西还没有着落,祁盛也没有多说。

王氏只以为老爷还没找到可行的方法,也不再多问,只疑惑道:“老爷怎么突然想起这个了?”

夫妻二人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祁盛是个什么性子的人她也清楚,当初分配到余平县这样的穷僻小县,王氏是察觉出他的不满,前几年这人也只能认命的减轻赋税让百姓过活,但也相应的让上面看不到他的政绩,如今忽然要寻找新的增税方法,这是不甘一直待在这了?

祁盛看了王氏一眼,想了想说道:“我如今正值壮年,也该再加把力了,要是能再往上升升,以后也能多给孩子们一些倚仗,再说这余平县如今也恢复的差不多了,现在思考下变通,即使恢复正常的赋税百姓的日子也不会难过。”

王氏心里惊讶,老爷以前只把期望放在儿子身上,如今这样?“老爷,文儿身子好了以后,这些日子更加用功读书,章先生前几天还夸他文章有了进步,您要去看看吗?”

祁盛点头:“是得看看去。”

等祁盛用完餐离开后,王氏看着自家老爷转身离开的背影,摇摇头,难道她刚才多想了?老爷并没有对儿子失望?

等到祁盛来到书房,就见祁修文已经准备好前几日刚作的文章恭候在此,。

祁盛接过大儿子双手奉上的文章仔细看了下,心里差不多也有了数,儿子行文确实够漂亮。

“章先生怎么说?”

祁修文躬身回道:“回父亲,先生他……他说我辞文华丽,就是……就是内容有些平淡。”

祁修文有些紧张,这篇文章先生确实夸他有了进步,不过在根本上却没有改变多少,他自幼都被父亲严格看管着读书,不通俗世,不触庶务,如今文章作的越来越像纸上谈兵。

祁盛点头:“嗯,章先生之前也这么说过,你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