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梦的材料来源 一 近期的、细节性的材料(第2/3页)

那么,梦为什么总是关心那些毫无价值的琐事呢?或者说,既然梦是由白天让我兴奋的重要事情引发的,那为何我实际梦见的又是那些毫无价值的琐事呢?

很显然,我们要从“梦的伪装”理论入手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关于植物学著作的回忆实际上暗指了那次谈话的目的。这种伪装类似于前面“熏鲑鱼”的例子——熏鲑鱼代表着女友最喜爱的食物,也最容易代表晚宴和女友希望变胖的愿望。对于做梦的夫人来说,拒绝女友“变胖——勾引自己丈夫”的欲望显然是意识(理性)不允许的。为了逃避第二种力量(理性)的稽查和压制,那位夫人只能通过“买不到熏鲑鱼”来实现自己的欲望。这样,无关紧要的琐事就在梦中代替了重要的精神体验(欲望或者念头)。

《樱草科植物》这本书的出现,也是缘于同样的道理。它与谈话之间的共同点在于,两者发生在同一天。这种联系开始并不存在,但在事后的回想过程中,两个事件的印象交织在一起,最终建立了联系。比如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书——花——加德纳教授(他的名字意思为园丁)——女病人佛洛娜(名字原意为花神,我们的谈话中提到过她)——谈话”的线索链。花和加德纳教授等因素作为中间环节,在植物学专著与谈话之间建立了联系。这种联系进一步加强了两组概念的融合,使得前者变成了对后者的一种暗指或隐喻。

当然,这个线索似乎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有人会问,如果加德纳先生没有出现,二者之间岂不是没有联系了吗?实际上,任何两件事情之间都存在着无数的联系。如果这些线索没有出现,梦也能够在涌入心头的大量印象中选择其他的线索。

这种“无关紧要的琐事代替了重要的精神体验”的过程,看上去有些匪夷所思。这种情况发生的机制是什么呢?我认为,该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某种精神力的“移植作用”——能量从精神力较强的观念(我在谈话中的不愉快情绪)转移到了较弱的观念(植物学著作),从而帮助后者积累了足够的能量,进入到意识中。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基本上能够弄清楚梦中的“显露的内容”(无关紧要的琐事)与“隐藏的内容”(重要的精神体验或者梦的真正意义所在)之间的关系了。梦不是那些琐事的组合,它的背后实际隐藏着重要的意义。弄清楚了这个问题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分析梦,进而揭示出它们在生活中的精神来源,这对心理治疗有着莫大的积极意义。

总结来说,梦的材料来源有以下四种:

1.近期的一个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在梦中直接呈现。如我的大儿子乘坐希腊战车的梦。

2.近期的几个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在梦中组合成为一个整体。根据我的经验,如果某天我同时经历了两个或者更多能够引发梦的事件,梦必定会把它们组合成为一个整体。比如,某天我在火车上碰见了两位熟人。其中一位是医生,另一位则身世显赫。整个下午,他们只是分别与我交流,我则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我请求医生帮忙提携某位新入行的医生朋友。医生回答说,那位新医生相貌平凡,很难受到上流社会家庭的青睐。之后,我又与那位身世显赫的熟人聊起了他的姑姑——K夫人。当天晚上,我就做了这样一个梦:那位新入行的医生朋友端坐在一间奢华的客厅里,为K夫人致悼词。很显然,我的梦在白天的两组事件之间制造了某种联系,把它们结合在了一起。

3.近期的一个(或几个)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以某个同时发生的、无关紧要的事件在梦中表现出来。如熏鲑鱼和植物学著作的梦。

4.一个(或几个)有重要意义的内心体验(一个记忆或者一串念头),在梦中以某个近期的、无关紧要的事件表现出来。

四个不同的情况中的共同之处在于,总有一部分梦的内容与“梦日”中真实的经历类似。这部分内容可能是真实刺激物的某些观念,也可能是来自于某个无关紧要的琐事。但后者与真实刺激物之间,有着某些联系。

四种情况的差别则在于是否发生了“移植作用”。如果满足了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梦的内容与近期的某个事件经历有联系;第二,梦的刺激物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过程,梦就可以用一个近期的、无关紧要的事件元素代替一些重要的元素(一个记忆或者一串念头)。通过这种替代过程,那些近期的、无关紧要的印象(事件),都有可能进入梦中,成为梦的内容。

接下来,我将解答本章的另外一个难题——梦的刺激来源究竟是一个最近的、有意义的事件,还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关于重要精神事件的回忆线索)呢?答案应该偏向于后者。也就是说,梦的刺激最终来源于一种内部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中,梦用近期的一个事件代替了昨天在内心中闪现的一些观念。当然,这些近期事件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印象(事件)的这种新鲜性,对于梦的构成有着重要的价值。它是移植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

可能会有人刨根问底地追问,难道只有那些新鲜的无关紧要的印象才可以进入梦中吗?为什么早期生活经验中的一些元素也会出现在梦中呢?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通过分析神经症患者的实例,我认为那些早期的元素实际上来自于早期发生的移植作用。在我们年幼的时候,那些无关紧要的印象(事件)被赋予了重要的精神价值,然后储存在记忆中。它们随时可能被提取出来,成为梦的材料。

总结本节的论述,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近期的材料,还是看起来无关紧要的材料,实际上都是梦“有意识选择”的结果。这个发现可以进一步推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世界上不存在“天真无邪”的梦。每个梦都像是“披着羊皮的狼”,它的内容都被赋予了某种心理意义,只是有些比较明显,有些则采用了伪装。下面的这个例子可以证明我的观点。

一位少妇曾经报告了这样一个梦:“我梦见我很晚才来到菜市场,但那里已经买不到任何东西了。我当时是和我家的厨师一块去的,他胳膊上挽着菜篮子。肉贩子对我说:‘那再也买不到了。’并建议我购买另外一件东西。我拒绝了肉贩子的建议,走到女菜贩那边。她递给我一束黑色的、捆得长长的菜。我回答说:‘我不认识它,我不想买。’”

做梦的前一天,这位夫人确实很晚来到菜市场,结果一无所获。整个梦似乎可以概括成:“肉店关门了”。但是在我们的方言里,这句话意味着“男人的纽扣散开了(或者衣衫不整)”。做梦者为什么要刻意避开这句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