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3页)

陆婆子是太突然了。陆老头却是一副了然。他就说吧,柳媒婆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她来肯定有事。

他侧头看了一眼老婆子。总是这么傻不愣登的。一点心眼都没有。真是愁人。

陆婆子想到刚刚自己附和柳媒婆的话,有些唏嘘,“这个……这个……我也估不了主。”

看了一眼陆老头,意思是“咱家他做主”。

柳媒婆笑了笑,开始说起张家的条件,“陆老哥,你也知道张里正只有这一个闺女。拿她当眼珠子疼的。他亲口跟我说,会给闺女陪嫁十亩良田,一头牛和五十两银子。”

陆婆子眼珠都快亮成星星了。十亩良田?那他们家岂不是也有田了?

她家给小五置办五十两嫁妆,在附近都是数一数二的。没想到张莫斗比他们家还阔气。可真舍得啊。

陆老头抽了口旱烟,十分不解,“他能给出这份嫁妆,啥样人家嫁不着啊,他为啥看上我家老四呢?”

他知道自家条件不咋地。属于不会饿死,但手头很是拮据的人家。在农民里更是属于比不上足,比下有余。

以张莫斗的人脉,绝对可以给女儿找个好人家。

柳媒婆见他问得这么认真,也没有刚才嬉皮笑脸的意思,把话原原本本说了一遍,“他跟我说他只信任你老哥。还知道老四是个好孩子。相信他俩能过好。”

陆老头沉吟良久,“这事太突然了。这样吧,你先回他,说我们一家要好好商量。明儿就给他回信。”

柳媒婆笑眯眯应下。

陆老头冲陆婆子使了个眼色,陆婆子拿了些铜板给她。

柳媒婆明白他们的意思,推辞几句,笑着接了过来,“放心吧,我指定会好好说。”

等柳媒婆走了,陆老头把陆时冬叫进屋来,“上次问你,你说对张丫头印象不深。那你应该知道张里正吧?”

张里正?陆时冬当然认识。

跟他爹一样是里正,每年都会来他们家两趟,问他们村要不要粮食。

张里正家人口少,种的粮食也吃不了。收上来的粮食都是卖给张家村和红树村。

陆时冬点头,“认识。怎么了?”

陆婆子笑眯眯道,“他托柳媒婆来说亲。想把他闺女说给你。”

陆时冬有些懵,张里正的闺女?他沉默良久。

陆老头抽了抽旱烟,“我原想让你读两年书再成亲,可是做人也要活泛一点。送上门来的好亲,咱们总不能往外推不是?”

陆时冬动了动手指,头低了下去。

“你先生的女儿已经定亲了。你俩不可能了,你得死心。”陆老头语重心常道。

陆婆子也跟着一块劝,“老四啊,你瞅瞅咱们村,谁家不都是父母做主啊。别家不说,你就说你二哥吧,他成亲前连你二嫂长啥样都不知道。不也过得挺好吗?老四,日子是自己过的。你也见过那姑娘一面,估计长得也不丑。你还有啥不放心的?”

陆时冬仔细回忆了下,已经记不得对方长啥样了。只对她的两只酒窝很有印象,笑得很甜,笑声也很爽朗,他抿了抿唇,低低道,“爹娘,你们做主吧。”

陆婆子乐了,“好咧。老四,你专心读书。成亲的事,爹娘肯定给你办得妥妥的。”

陆老头也有了笑模样。

第二日,陆老头就给柳媒婆答复。

在陆时秋到达县城的时候,两家人正式见面,在媒人的见证下,写下定亲文书。

当天下午,张又新协带着妻子一同前来致谢。

首先是谢岳父岳母一家带着他妻子和姨娘一起奔逃。二是谢他们帮忙收粮食。

是的,陆老头最终还是帮张家收了粮食。

主要是他们从岛上下来,别人还没回来。

陆老头组织村里有限的几户人家帮忙收割稻子,赶在稻穗腐朽在地里前,抢收完毕。

也得亏这段时间没有下雨,要不然他们的粮食肯定会烂在地里。

张又新在府城考完试,得知盐俭县出了事,本想赶回来,可雁山那条必经之路封了,根本进不来。他只能干等着。

听说月国胜了,张又新马不停蹄赶了回来。

家人平安,粮食收完,张又新携同妻子,带着重礼亲自上门致谢。

陆老头请他落座,“你是我女婿,不用这么客套。”

张又新拱手称是。

陆老头问起他考试情况,张又新很遗憾地摇头,“这次没有通过。”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我两个嫡兄都中了举。嫡母特地给他们请了大儒,留我在府城进学。我思虑再三还是答应了。这次回来打算接妻子和姨娘一起去府城。”

陆老头下意识坐直身体,陆婆子忍不住泼口而出,“她会这么好心?”

不是自己的孩子,谁能掏心掏肺?这怎么看都像是一个陷阱。

张又新似乎开朗了许多,“其实我嫡母人很好的。”

陆婆子一副看傻子的表情。人好?人好能把你和你姨娘赶在老家。女婿该不会是读书读傻了吧?

陆婆子不好说得太直白,担心张又新生气,只好冲旁边一声不吭的女儿使了个眼色,“小五,娘最近眼睛花了,你跟我进屋帮我认认针吧。”

陆时暖跟进去帮忙。

两人进了屋,陆时暖熟门熟路拿柜子上的簸箕,陆婆子叹了口气,瞅瞅她闺女这实诚劲儿,到了府城,人生地不熟,闺女可咋整哟。

陆婆子只要想想就心口疼。

她一把夺过女儿手里的簸箕扔到床上,拉着女儿坐下,小声问,“你真的要进府城?”

陆时暖这才明白,娘是故意叫她进来说私房话的。

陆时暖感动的同时也有些伤感。去府城就意味着她以后不方便回娘家,她轻轻叹了口气,无奈道,“相公和姨娘都去,我肯定要跟去的。”

陆婆子握住女儿的手,眼泪也快下来了,“娘舍不得你。”可是也知道不可能不去。她张了张嘴,小声道,“我看女婿有点傻。居然说他嫡母好。不是自己肚皮出来的,怎么可能会真心对他好。你可不要犯傻,人家说啥你都信。要留个心眼,知道不?”

陆时暖想到姨娘提起嫡母,就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她也跟着点头。

陆婆子放了心,又不忘叮嘱道,“不过她毕竟是你嫡母,你把礼做足了,千万不能让她挑出错来。”

陆时暖搂着陆婆子,很是舍不得,声音有点哑,“娘,你也要保重。等到了县城,我会让相公写信回来的。你们别担心我。”

只有嫁了人,才会知道娘家和婆家有很大不同。婆婆再好,也比不上自己的亲娘。

陆婆子搂着闺女,轻声安抚,“到了府城,早点要个孩子。生个男娃。哪怕将来姑爷真的中了举,你在张家也算占稳脚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