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3/3页)

顾永伯无奈道,“我也不懂朝政。”

他还带来了一本书,“听我大哥说你现在在考科举,希望能帮到你。”

陆时秋接过来,这一看就是读书人写的心得,“这是?”

“虽然不一定能用得上,但是这应该是你最需要的东西了。”

顾中丞的读书笔记,虽然是手抄本,可这种私密的东西,向来不外传的。

顾永伯送这份礼可以说是很有诚意了。

最主要的是顾中丞可是女皇的亲儿子,他母亲喜欢好什么,还有比顾中丞更了解的吗?

这些恐怕就连四乙都比不上。毕竟四乙只会一股脑给她推荐各种资料,哪样有用,还得他自己来分辨。

陆时秋很高兴,谢了又谢。

接着两人便聊起正事,“你带来的盒子,我仔细看过了。说实话,我没想过陆兄弟居然有如此技艺。京城售卖的妆奁多数都是素色,唯一有亮色的就是掐丝珐琅。只是大户人家都不喜这种俗艳的颜色。反倒是商贾之家定的比较多。而你做出来的螺钿漆盒却很符合大户人家的审美。我很看好。”

他没有藏着掖着,直截了当说出自己的想法,末了便道,“陆兄弟有意和我合作。不知怎么个合作法?”

陆时秋仔细想过。

第一种,就是只让顾家给他撑腰,给对方分成就行。

第二种,就是方子提供给顾家,由顾家负责一切,他万事不管,只等着收钱就好。

第一种,陆时秋行不通。他没有渠道,也没有足够多的金钱和人力把成品送到京城。

所以只能选第二种。

陆时秋把自己的打算说了。

顾永伯点了下头,“你打算要几成利呢?”

陆时秋张了张手,有些紧张,“我的想法是分三成。”

顾永伯抬眼看来,显然没想到对方只要了三成,说实话他的底线就是三成。

他需要投入大量金钱和人力,还得要找个得力的管事。

三成已经是他能给最多的利润了。

顾永伯笑了起来,“行。我应了。”

陆时秋也松了一口气。说实话,他万事不管,只给个方子,对方能给自己这么多分成,已经算是非常厚道了。

“不过我需要跟你说明一点。”顾永伯继续道。

陆时秋摆出洗耳恭听的架势来,“顾大哥请讲。”

“如果做成成品,路途遥远,运送极为不易。我的想法就是你来找人,把所需要的贝壳磨好,而后装车运至京城。我从牙行买些小丫头专门制作这个。这样能减轻运费。也能让方子保存下来。”

这就相当于,陆时秋这边只负责第一步,至于剩下六个步骤都由顾永伯来完成。

这法子节省人力物力,陆时秋没有理由反对,点头答应。

两人签下契约,贝壳由陆时秋提供,每半年结一次账。

两人达成合作,陆时秋特地留顾永伯在家吃饭。

顾永伯答应了,陆时秋还请了顾永旦和顾老头以及袁举人一起过来。

木氏整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席间五人聊得很是愉快。

顾永伯在这边待了两天,带了些特产,马不停蹄赶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