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王谢堂前飞凤凰(第2/2页)

“哦,怎么算出来的?”

宋九疑惑抬头,以往贵人听他讲这些,从不问这句,因为他们对计算过程不感兴趣。

见他奇怪,郗道茂笑道:“我也算过,最好的地方在山脚三里处,那里落差最大,水力最强。”

自己之前算出的理论最佳位置也在那里,宋九心中又惊又喜,遇到懂行的了。“不知娘子是如何算出的,在下请教。”

郗道茂把她算的稿纸取出递给宋九,宋九只看了两页,立刻放下拱手,也把自己的算术稿递给郗道茂,双方交换来看。宋九带着稿纸,原本只是充门面,表明自己不是那些泥腿工匠,凭经验直觉办事,让贵人觉得自己更专业。如今却真正派上用场,郗家娘子是个懂行的。

“娘子算得不错,若论水力最大,最合适的地方的确在三里处。可是现今的材料不能支撑这样大的水力,硬木会糟烂,铁会腐蚀,即便建起来,也需要长期维护,造价太大。娘子之前已经建过一次,想必也知道。”

“说来惭愧,上次还没撑到自然损耗,刚搭好架子,就被大雨蓄积的洪水冲垮。”

“工程难免这样,娘子至少积累了做工经验。”宋九继承了王怜花手下一脉相承的不会说话/耿直,解释道:“在下之所以勘察地形这么久,除了想全面感受慈江一年四季的变化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慈江与内陆江河不同,乃是有出海口的河流,连通万里无垠的大海。县志记载,如果连续晴二十到三十天,海水逆河而上可抵丈亭。若连续晴四十天,海水可抵上虞的通明。海水退潮时,水流满急。江水盐度较高,沿岸土地盐、渍化再次加重。这是沿海土地无法耕种最主要的原因,这与建造水纺车无关,先略过不提。重要的是,若连绵阴雨又逢海潮顶托,往往泛滥成灾。”

“若水纺车建得太低,不能抵御海水倒灌;若遇到阴雨天气,河水、海水一起猛涨,恐连山脚的作坊都保不住。”作坊搭建在河边,方便水力驱动纺车,到时候很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

“先生所虑周详,一切依照先生的意思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郗道茂自己也研究过,自然知道宋九的方案思虑周详,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不愧是少府出生,以他的方案来建造,这水纺车,至少能运转百年。

宋九又躬身行礼,主家贵人不一意孤行,知道尊重算出的结果,最好不过。

利用冬季枯水期,宋九带着他的团队,两月之内,为郗道茂建起了六座水纺车,许多部件都用精铁代替木头。宋九拍拍这些造价不菲的精铁,叹道:“百年之功矣!”

春日,第一批布帛从水纺车作坊里运出。随着宋九的归程,一同送到王怜花手中。

图恩仰头看着这些高大的水纺车,阶梯而上,宛如梯田。不,还有更好的比喻——梯级水电站。高大的水纺车是本乡本土最具代表性的事务,又充满了机械美感,令人着迷 走入内部,巨大的水纺车一次能带动三十只纱锭,白色的纱锭飞快旋转,犹如飞轮。纺纱成线,织布也用水力驱动,布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织造出一大截,而且没有长度限制。布匹布匹,一匹布有多长是有定数的,如今水纺车出产的布帛,虽然按照规定裁剪大小,可能不能与做不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水纺车纺纱织布,完全可以实现定制化。

批量生产、定制化,它一下子突破了两大难题。

伴随着水纺车的诞生,郗道茂的庄园也全部完工,是时候搬出郗家老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