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应对(第2/2页)

被选中的三家人原本颇有怨怼,只是也知道事情无法改变,做好了吞下这个哑巴亏的准备,没想到温鹏竟愿意补偿他们银钱,一时间喜出望外,哪里还有不服气的,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一定卖力干活,与大家一起保护陈家村,而温鹏的人气也再次高涨。

有了目标有了动力,大家在烈日下挥舞着锄头,陈红袖也再次发现自己怀孕了。

温止听到的时候先是一愣。因为她的原因,温鹏比记忆中忙出许多倍去,回到家也常常累的倒头就睡,红袖中招的可能性也小了很多,没想到却还是像记忆中一样,在这个时候怀了孩子。

虽然已经生了四个孩子,再次怀孕仍旧让红袖欣喜不已,温鹏也特意请了赤脚大夫给她把脉,按大夫的说法,红袖已经坐胎满了三个月,无论是她还是孩子都十分健康。村里人也听说了红袖有孕的事情,纷纷一把小菜一枚鸡蛋的过来贺喜,如今温家可是陈家村的贵人,大家都说正是温鹏和温李氏积德行善,才让红袖能够有福气一个接一个的生儿子。

王县令一直关注着陈家村的动态,在听说其他村庄都因干旱死气沉沉,而陈家村的劳力们却兴致高涨的劳作时,不免露出欣慰的笑容。两年的干旱已经被证实,因他积极上报早做准备,在庆江府的一干县令中拔得头筹,受到了布政使大人的夸奖。虽然免不了和同僚扯皮,又有来自庆江府知府的冷脸,身为世家子的王县令却是不怕的,有道是不遭人妒是庸才,他只需要干实事,出成绩,京城自然有人替他解除后顾之忧。

王县令高傲,也是个爱憎分明的,知道自己能够如此出彩,陈家村尤其是温鹏的功劳不小。听说了温鹏儿子温学文的传闻后,他便有了想法:只要温学文能考上童生试,他便会想办法提携,无论这孩子是不是真正的天才,都至少帮他取得秀才功名,算做是他给温鹏的恩典。

温鹏还不知道自己儿子尚未进学就已经得到县太爷的保驾护航,随着天气渐热,大地龟裂,为了防止大家中暑,温鹏建议陈望将修建水渠的时间改到清晨和傍晚。

每天空闲时间多了,温鹏待在家里无所事事,温止便提出教他认字和算数。

温鹏连忙摆手:“我都多大年纪了,哪里能学得会。”

温止正色道:“爹爹此言差矣,以前您不过和村里人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不识字也就罢了,可现在您是能和县衙里通书信的人,总不好还当自己是个泥腿子。别的不说,等以后弟弟们考上功名,您总不好让人笑话弟弟的爹是个目不识丁的吧。”

这话说的温鹏十分意动,温止接着道:“便是算数也要学起来的。弟弟们进学赶考都要花钱,咱们家的家业肯定是越来越大,总不能被人随意糊弄吧,您不得把这些管起来?”

这件事就说到温鹏的心坎里了。虽然他将竹纸的方子交上去后便说只要分红不管事情,心里却不免琢磨自己的银钱有没有被昧下,可就算是将账本捧在他面前,奈何他看不懂啊,只能是里正说多少便拿多少,整个一糊涂账。

温鹏是个能下狠心的,听温止这么一说,立刻答应下来,跟着刚满一周岁没多久的三儿子学礼一起苦读,学文和学书每次看到都憋笑不已。

而最让温鹏沮丧的是,自己的聪明劲儿似乎还比不上这个虚岁两岁的小子,好在温止十分耐心,安慰道大家聪明本是随了他,只不过弟弟们有慧果开智罢了,若是和普通人相比,温鹏的学习速度已经是极快的了。

其实有温止常年给家里的水缸加料,便是没有慧果,温家人也比旁人身体更结实头脑更发达,只是温鹏没有过系统的学习,年纪又大些,不如温止训练过的孩子们专注有技巧。温鹏也是个有韧劲儿的,虽然觉得比不过儿子有些丢人,但更多的是激起了他的好胜心,不过小半年的时间,居然把常用字学的差不多,账本也能看懂了。

“可惜爹爹年纪到底大了些,学做文章恐怕就难了。”温止遗憾道。

温鹏倒是十分想得开:“能认字算数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写文章的事情还是留给学文他们吧,我就拼着这把老骨头好好养活他们,等他们出人头地后,我也好享一享老太爷的福。”

温止便笑:“弟弟们肯定会孝顺您的。”

这倒不是温止随口说好话。生怕弟弟们长歪,温止一直教育他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不仅要求他们在空闲时帮着温鹏干活,还经常带他们到村里溜达,与他们说温鹏如何艰苦的起家。温李氏心疼孩子,温鹏却是十分赞成,还劝她道:“孩子们光会读书有什么用?还是要懂事!读书出来便嫌弃爹娘的人不是没有,阿止这就是让他们明白事理,不至于以后觉得自己人的几个字便眼高手低不将咱们放在眼里。”

这话说的十分有理,而温止也在私下对温鹏说:“我听陈先生说过,科举的时候是要考策论的,就是说怎么解决问题。咱们家没底蕴,弟弟们没法在书本里找到答案,唯一的办法就是平时多看多听多想。所以您得多多带着他们往外走,长见识,便是无法写出高屋建瓴的文章,至少能从老百姓的角度上做些见解,总不能一问三不知的当个睁眼瞎吧。”

温鹏便是听了温止这话,但凡自己知道的,便是田间地头的事儿都愿意告诉孩子们,还常常问他们可有什么想法。孩子们正是天马行空的年纪,习惯了万事问一个为什么,解决问题亦不落窠臼,倒是在后来为他们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十月十三,温止的第四个弟弟出生,依旧取名温学勤。随着天渐渐冷,雨水开始淅沥沥的落下,持续了两年的旱情总算是有了缓解,农户们松了口气,欢笑着迎接这天降的甘霖。